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锦骠,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正如时蓉华教授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1989
本研究调查了退休老年人生活的心理适应情况,有70%的老年人能适应退休生活,30%则适应不良。调查研究表明:(1)适应退休生活与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有一定的关系;(2)老年人刚...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上海青少年研究 年份:1983
应广大青少年实际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的需求,本刊从这一期起,特开辟“学科知识介绍”一栏,拟陆续介绍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资研究青少年问题和指导青少年实际工作的借鉴与参...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教育科研情况交流 年份:1982
一、怎样选择研究课题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必须要有意义。所谓有意义,是指必须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或者在理论上有重大分歧的而在实践上有指导意义的。例如,小学应用题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教育科研情况交流 年份:1983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重要性进行任何一项教育科学研究(不管是实验研究,还是调查研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很重要。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再一步步地执行,...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1987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学生,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与深入,他们对于社会日益关心,不仅涉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扩展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1986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十分注意研究的一个有趣的题目。在街头,许多人向上望,不知望什么,你经过时,不期而然地便也朝上望了。一个懦怯的战士,在全军勇猛攻击时,也英勇地冲上去了。......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1985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于是,接踵而来的将会是社会的新的流行,即在较短的时期内,相当多的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到处可见,从......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上海青少年研究 年份:1985
【正】 学生在学校里是生活在以具体的班级活动为基础的环境里的,学校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态度。在教育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十...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2
为了便于研究青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培养问题,我想就道德品质的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分别谈谈自己的认识。道德认识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2
所谓不良品德,是指一些人背离道德要求,在行为上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犯了重大错误,或是弄虚作假,欺骗别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使他人痛苦等等。任何学校都有少数品德不良的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2
人们生活中处处有竞赛。在学校里开展竞赛,是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一种特殊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想要获得自尊与自我成就的需要更为强烈,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克...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 来源:大众医学 年份:2000
1.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会很快衰老 ;抑郁、焦虑等心情,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健......
[期刊论文] 作者:章毓光,, 来源:家庭教育 年份:2000
1989年,华东师大时蓉华教授做了这么个实验:一部分是采用单因子轮组实验法,比较两组儿童在竞赛与不竞赛两种不同条件下,解答应用题的成绩;另一部分采用重复练习法,比较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王伟,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1985
本研究采用态度测量法,让不同年龄的学生(8、11、14、17、20岁)320人对八项道德品质作自我评价,也评价他人,以探讨其自我评价的倾向性。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优良的道德品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万云英,,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62
識字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儿童掌握了字詞就为以后的閱讀写作开辟了道路,通过閱讀写作一步步巩固并扩展了字詞,达到字詞的音形义用四会的目的。因此識字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任国华, 来源:老年学杂志 年份:1988
社会大变革的1980年代,上一代与下一代人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日益明显。微观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概率的增长正逐渐扩展为一种宏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繆小春;时蓉华, 来源:心理科学 年份:1966
一在我们了解小学词汇教学和小学生掌握词汇情况的时候,发现小学生对虚词中的连词是比较难于掌握的,有人分析过小学五六年级学生167人的作文938篇,计算各类词的错误次数和出现次数的相对比例,其中连词是6.10%,占第一位。根据小学教师的反映,这类词亦比较难教。......
[期刊论文] 作者:时蓉华,朱德发, 来源:老年学杂志 年份:1985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心理学界对于老人的心理特点作了不少研究,其中较多的是认识能力方面的研究,对于个性心理方面则研究得较少。由干个性心理问题的复杂性,研究方法上尚缺...
[期刊论文] 作者:陈欣银,时蓉华,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1987
本实验对学校情境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榜样的模仿和对同伴团体的从众都比较普遍;在小学高年级,榜样的作用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