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郝小江,野出学,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1993
方圣鼎等曾从其种子中分...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4
在寻找植物性肿瘤抑制剂中,曾报导长梗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var.drupacea(Sieb.&Zucc.)Koidzumi]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对小白鼠淋巴白血病L-1210及P-388白血病有抑制...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 来源: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年份:1985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成份最早可追溯于1820年从植物秋水仙中分得的秋水仙碱,尽管嗣后筛选了一系列类似物,但由于治疗指数狭窄,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1937年美国成立国立肿...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张瑞,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89
从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中分得10种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光谱分析及化学反应鉴定为7-脱甲氧娃儿藤碱(Ⅰ),表赤杨醇(Ⅱ),β-谷甾醇(Ⅲ),三十烷酸(Ⅳ),蔗...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杰,方圣鼎,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陈嬿,方圣鼎,,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2
薄层层析是一种简易,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目前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生化、染料、橡胶、石油化工等许多领域中。薄层层析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因为它对多数化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嬿,方圣鼎,,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81
七十年代以来,在色谱领域里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又发展了高效薄层色谱。由于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的出现,使高效薄层方法在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方面应用更为广泛。高效薄层色...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 朱任宏,,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2004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为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植物,产于我国西南各省.其果实用作驱蛔虫药,效果良好.李时珍称“此药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蔡国琴,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陈仁通,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5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21世纪植物药的开拓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其中综述了植物药的过去和现状,提出了植物药的创新途径并讨论了它的生物筛选、萃取和分离方法.利用我国中医药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明,方圣鼎,, 来源: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年份:1993
从竹柏[Podocarpus nagi(Thunb.)Zoll. et Mor. ex Zoll.]种子中分离到两种新化合物:表赛络文C(1)和竹柏内酯甙B(2),并用波谱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化合物1显示较强的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明,方圣鼎,, 来源: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年份:1991
前已报道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zleuryi Hickle) 中分得11种成分并测定了结构。本文报道另一个微量新的双黄酮成分(Ⅰ)的结构。长叶竹柏枝叶的醋...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卢远军,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从药用地不容(Stephania officinarum Lo et Yang)的块根中分得8种生物碱,根据其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为异紫堇定碱(Ⅰ),1-四氢巴马汀碱(Ⅱ)、青风藤碱(Ⅲ)、克...
[期刊论文] 作者:蒋建勤,方圣鼎,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从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et Arn)Plan ch.]茎叶中分得11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甙(Ⅰ)、金丝桃甙(Ⅱ),槲...
[期刊论文] 作者:糜竞芳,方圣鼎,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报道了四个二萜双内酯和五个娃儿藤碱的圆二色谱、扇形图和反八区律,其中6和8为新化合物。文中提出的反八区律图首先应用于二萜双内酯的构型测定,我们应用有关的规则,所...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仁通,方圣鼎,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安熙强,方圣鼎,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方圣鼎,王怀女,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仁通,方圣鼎,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86
紫杉植物长叶榧(Torreya jackii)茎的粗提物,经动物实验表明具有降压、舒张血管等作用,为了寻找活性成分,曾从中分得β-谷甾醇、(一)扁柏脂素、豆甾-3-烯-4-酮、普路维托内酯...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明,方圣鼎,,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1989
从罗汉松科植物竹柏(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1.)种子中分得七种成分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化学反应鉴定为竹柏内酯A(1)、1-去氧-2β:3β-环氧竹柏内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