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英年摘,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作者对PUVA治疗引起色素再生的4例白癜风患者损害部的黑素细胞进行了酶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英年摘,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Weber-Cockayne型限局性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患,有高的外显率和比较恒定的表现度,常见于早期婴儿,主要发生在温暖季节.水疱发生在掌跖、足侧缘、手及手指,有时发生在甲周围.水疱愈后不留瘢痕及其他后遗症.常需要相当强的外伤才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杨雪琴摘,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作者用口服芳香性维甲酸Ro10-9359,每日1mg/kg治疗5例银屑病患者,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他们在治疗后1周、2周和3周时皮肤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芳香性维甲酸不仅对银屑病表皮有作用,而且对真皮成份也有明显影响。本文观察结果:治疗1周后,在真皮的形态学改变上与2~3......
[期刊论文] 作者:杨雪琴摘,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近年来一些文献中提到cGMP则涉及细胞的增生和分化.Hadden等人报告细胞分裂剂如刀豆素A和植物血凝素可引起淋巴细胞系统cGMP明显增加.此后有很多关于胸腺淋巴母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cGMP刺激DNA合成的报导.银屑病、实验皮肤肿瘤、结肠腺癌、实验性肝癌、肾皮质肿......
[期刊论文] 作者:杨雪琴摘,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银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已有一些文献报告,在体内IgG和补体C3与病变角层结合,也见到IgM和IgA存在于损害部位.银屑病人血清已发现有循环IgG和IgM类抗角层细胞间抗原的抗体,也见于正常人.此抗体可以固定补体.在泛发性角层下水疱形成的患者和红皮病患者,此抗体随病情......
[期刊论文] 作者:桥本隆节译,陈其洁节译,徐参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在消化道粘膜、乳腺及其他外分泌腺中IgA含量比IgM和IgG高,它是在局部抗原刺激下由粘膜下的浆细胞产生,并选择性地分泌的,是局部免疫的主要免疫球蛋白。血清中IgA约90%是单体,但分泌液中大部分分泌型IgA以二聚体存在。由粘膜下固有层的浆细胞合成的IgA以二聚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