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伯,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3
光电子谱是研究固体电子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利用有确定光子能量的辐射入射到固体,使其中电子被激发而发射出表面,然后在真空中分析发射出来的电子的能谱。由于光子能量是...
[学位论文] 作者:徐亚伯,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9
本文属于历史战略研究,主要探讨德国近代海军战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教益。德国近代海军战略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从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到19世纪9...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伯,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86
光电子谱(简写为PS)是研究表面电子性质的主要方法。另外还有一些实验方法,如离子中和谱(INS),场发射电子谱(FES)等虽然也能得到一些表面电子状态的信息,但它们至今只起到补...
[期刊论文] 作者:张训生,徐亚伯,,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88
材料科学是三大前沿学科之一。它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所以,它一直得到人们的垂青。在材料研究中,人们用光学显微镜,继而用电子...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伯,钱海杰,等, 来源: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年份:2000
测量了K3C60单晶薄膜[111]方向的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谱。首次观察到K3C60能带色散。通过对能带色散关系的分析,确立了K3C60低温下的一维无序取向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谭明秋,徐亚伯,陶向明,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6
用DVM-X.方法计算了中性Co_6Te_8团簇的分子轨道.对于具有O_h点群对称性的结构,分子轨道的结果表明该团簇的基态是顺磁性的,与实验结果不相容;如果考虑到Jahn-Teller效应,用D...
[期刊论文] 作者:朱立,鲍世宁,徐亚伯,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0
本工作用HREELS和LEED对CO在室温Fe(110)面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HREELS的结果表明,在CO暴露量小于2L时,只有分子态的CO直立吸附于表面顶位。在暴露量大于2L时,出现了一个新的能...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伯,陈晓华,李海洋, 来源:半导体学报 年份:1987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仪,首次发现在 Si(001)-(2×1)面上存在着金属性表面态,该态位于能量为~0.1eV(E_F以下)Γ对称点附近,而且存在范围很窄.在(001)的邻面上未发现这种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年,徐波,徐亚伯,,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尚学府,李振华,徐亚伯,王淼,,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份:2009
本文以建立的悬浮纳米碳管头部模型替代整根纳米碳管,来研究影响阴阳极板间单根纳米碳管顶端的场强变化的不同参数。运用模拟电荷和镜像电荷导出单根纳米碳管尖端场增强因子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年,徐亚伯,鲍世宁,,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年,徐亚伯,鲍世宁,,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00
[会议论文] 作者:鲍世宁,黄清龙,徐亚伯,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表面与界面物理学术会议 年份:1988
[期刊论文] 作者:徐熔,季红,徐亚伯,杨清建, 来源:低温物理学报 年份:1992
本文计算了高温超导体在20K 和液氮温度时费米面附近的光电子谱形,给出了能隙与谱参数及仪器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能隙不等于费米能级到峰位或谱线斜率最大处的距离,而...
[期刊论文] 作者:谭明秋,陶向明,徐亚伯,陶向明,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1995
利用一维介观系统的随机矩阵本征值分布函数的严格表达式,对闪粒噪声功率谱和无序NS结的普适电导涨落进行了计算,得出的严格结果如下:VarGf=(1/2)×46/2835和Va...
[期刊论文] 作者:朱立,张训生,李海洋,徐亚伯,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0
一、引言GaP是与GaAs相类似的Ⅲ-Ⅴ族半导体化合物。它在集成电路,发光器件,阴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aAs表面吸附已有了大量的研究。而对GaP表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报导...
[期刊论文] 作者:范朝阳,鲍世宁,李海洋,徐亚伯,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1995
通过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和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KUPS)等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CO在1ML Fe/Cu(110)表面的吸附性质.在该双金属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态——明显倾斜的低...
[期刊论文] 作者:章定生,季红,蔡连珍,徐亚伯,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1990
一引言国产俄歇谱仪以往由于电子枪束流不够稳定,无法用作半定量的表面分析。为此,我们在国产谱仪中对靶流或束流进行采样、放大、通过电子枪控栅极反馈,实现了性能较高的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淼,尚学府,李振华,王新庆,徐亚伯,,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06
采用悬浮球模型,结合对称的镜像电荷层方法,对静电场中纳米碳管阵列的场增强因子进行了计算,并在考虑极板间距的情况下,对其计算结果做了修正.结果表明:纳米碳管阵列的间距对...
[期刊论文] 作者:毛祖遂,张训生,鲍世宁,徐亚伯,,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 年份:1985
本文介绍了一台表面分析仪的超高真空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由涡轮分子泵与钛升华泵组合抽气,真空室中最高真空度可达2.6×10~(-10)托,钛升华泵停止升华和停加液氮8小时后,仍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