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0
一 前言:从“传统学术转型”观察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转型”(Constructing Modern Knowledge in China,1600-19T9)是一个庞大且具重要意义的课题。欲探讨这个近代史上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人文中国学报 年份:2015
'中國近代知識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討這個東西方學術交會衝擊與裂變的議題,至少得從兩個大方向進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學式知識如何在中國建構,包括體制與...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2
昌龙英年辞世,我心伤悲。捡拾遗作,得诗词若干。吟颂忆往,四十年携手奋斗,历历在目。抄录数篇于此,供师友吟赏。昔龚自珍词有“怨去吹萧,狂来说剑”句,友人洪子骏叹二者实难...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岭南学报 年份:2015
本研究從清乾嘉間幾場重要的學術辯論,觀察傳統學術的知識分化現象。主要説明兩點:一、清代的學術界已經出現各種專業知識獨立的聲音和努力,辭章、義理、考據之爭,表面是爭正...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3
一 前言rn“中國近代知識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討這個東西方學術交會衝擊與裂變的議題,至少得從兩個大方向進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學式知識如何在中國建構,包括體制...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0
一 前言:從“傳統學術轉型”觀察清代學術思想史rn“中國近代知識轉型”(Constructing Modern Knowledge in China, 1600-1949)是一個龐大且具重要意義的課题.欲探討這個近代...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8
戴震義理思想在其身後有怎樣的發展?一直是清代學術思想史的重要課題.事實上,從相當程度上説,也唯有此一課題得到解答,才可能看出清代思想的真面貌.本文以晚清黄式三爲主綫,分...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6
本論文集收錄論文9篇,是臺灣中研院支持的大型主題研究計劃“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1600-1949”(Constructing Modern 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2
昌龍英年辭世,我心傷悲.撿拾遺作,得詩詞若干.吟頌憶往,四十年携手奮鬥,歷歷在目.抄錄數篇於此,供師友吟賞.昔龔自珍詞有“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句,友人洪子駿嘆二者實難得兼,...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清代新義理學主要奠基并發展於徽州學者,從戴震、程瑶田、到淩廷堪,形成一個以追求客觀物則为目標的基軸。要分析这一成因,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徽州的地理和學...
[会议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后代史家的正统观大多依循朱熹的看法,尤其民俗思想的正统观在元明间最居重要地位。元相脱脱分修辽金宋三史,各系年号,杨维桢即上书反对,强调宋是正统所在道统所系。明儒方孝......
[期刊论文] 作者:張壽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4
一前言“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讨这个东西方学术交会冲击与裂变的议题,至少得从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包括体制与...
[期刊论文] 作者:路新生,,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4
2013年年底,我赴臺灣中研院文哲所、近代史所開會并訪學,有機會再次與張壽安教授晤面,承她送我兩部周昌龍先生的著作:《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超越西潮:胡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