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5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张礼恒一、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台湾学者问世的较有影响的著作有:窦宗一的《李鸿章年(日)谱》、李守孔的《李鸿章传》、雷禄庆的《李鸿章年...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6
从对常胜军的制约看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张礼恒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这样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尤其是"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对外国侵略势力,由仇恨已转变为亲近与依靠,中外反动势力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论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前的远东国际局势张礼恒巨文岛事件是19世纪80年代远东国际危机的焦点,当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英、俄、德、美、日、中等纷纷介于其间。...
[期刊论文] 作者:陶水木, 来源:档案与史学 年份:2004
关于近代上海慈善事业的研究,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已取得一些成果,[1]大陆也有张礼恒、盛懿学等学者作过探讨,[2]这些成果主要侧重对清末和国民政府初期上海慈善事业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张礼恒教授所著《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1626—1894年间的中朝关系》,2012年7月由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万字。全书共分六章,以传统与现代性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8
1876年2月签订的《江华条约》,是由朝鲜王朝独立完成的。清政府礼部事前的咨文、李鸿章所谓的“劝函”,清政府事后获悉缔约的信息来源、获悉订约后的表现,均证明《江华条约》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朝鲜在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签订后,就开始了挑战宗藩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先是依靠日本,继而援引俄国,后又依附美国,最终制造了危及中朝宗藩体制的"朴定阳案"...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15
伍廷芳长期身处东西两种文化之中,对东西方文化优劣的认识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度与广度。历史进化论是其文明观的逻辑主线。科学性多于情绪性、开放性多于封闭性、兼容性多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结日本”是何如璋、黄遵宪在《朝鲜策略》中为朝鲜开具的救时良策,前承“亲中国”,后续“联美国”,达致“图自强”,形成一个完整的外交构想。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在《朝鲜...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9
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2
辛亥革命时期 ,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至疏远的过程。伍廷芳这位仕清近 30年的封建高官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期间加入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行列 ,是偶然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6
1885年4月,李鸿章在中日天津谈判中同意从朝鲜撤兵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既有驻朝将士思乡心切、急欲回国的现实因素,又有基于"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前提下的对日妥协的考量,更有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从中西文明观的形成、内涵及评判标准等方面,对伍廷芳、辜鸿铭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与辜鸿铭相比,伍廷芳是在一种健康的心态下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的,历史进化论是其文明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2
袁世凯作为驻朝商务委员,在1887—1891年期间,秉承清政府的旨意,全力处理“朴定阳事件”及由此引起的中朝两国的外交纠纷。但随着对朝交涉的失利与对时局认识的深入,从1890年,袁世......
[会议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13
何启、胡礼垣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他们提出了一个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社会改革方案,而民权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改良思想的核心。...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0
洋务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作为中国近代首次大规模的近代化运动,它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史上却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的成功与失败向后世昭示出:中国近代化运...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4
鱼允中是朝鲜近代著名稳健开化派政治家,盛赞日本在电信、邮政、铁路交通、海外贸易、陆海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几乎全盘肯定明治维新;提出了关税自主权、重视商权、...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201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欧美国家对朝鲜的染指、侵略,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两种国际关系准则博弈的大幕由此拉开。欧美国家先是用比附的方式,将中朝关系等同于国际公法下的宗...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1998
伍廷芳(1842~1922)是晚清、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曾先后担任过清朝驻美公使、辛亥南北和谈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兼国务总理、西南护法军政府外交...
[期刊论文] 作者:张礼恒, 来源:民国档案 年份:1996
慈善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衡量社会文明进化的尺度。本文试结合上海城市社会的演进,探讨民国时期(1930年前)广泛存在于上海的慈善事业,以期拓展民国史的研究。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