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悠然,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9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儿童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
[期刊论文] 作者:袁晨灵,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儿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较高,这些感染可导致死亡率上升、住院时间过长、医疗费用增加、以及患儿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该文根据国内外指南和新的研究,对SBS综合征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肖芳菲,王怡仲,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0
牛奶蛋白过敏为婴幼儿最常发生的一种食物过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开展合适的动物实验是牛奶蛋白过敏研究的关键,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建立非常符合人体生理致敏过程的牛奶蛋白过敏动物模型。理想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牛奶蛋白过敏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露,王怡仲,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7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人类医学史上已有超过1 700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肠道菌群研究的发展,FMT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成人临床试验表明,FMT可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RCDI)、炎症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心悦,王怡仲,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8
肠道菌群是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其参与多种人体代谢并与很多疾病有着重要联系。肠道菌群参与构成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之一。胆汁酸是消化道内重要的消化液,由肝脏产生,通过胆道系统进入小肠,参与食物消化吸收。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胆汁酸有着密切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荣,王怡仲(审校者),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2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是社区和医院较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假膜性肠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CDI现有诊断依赖于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CD)相关毒素或毒素编码基因的鉴定,这些传统的细菌学......
[期刊论文] 作者:董芳,肖芳菲,王怡仲,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0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肠道内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其中普拉梭菌显著减少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并且普拉梭菌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调控,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普......
[期刊论文] 作者:牟娅妮,张婷(审校者),王怡仲(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19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病,但目前病因仍未明确。在一项历时超过11年的队列研究中,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的暴露可能会增加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该文主要从肠道菌群方面进行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与抗生素的关系。抗生素的使用对肠道菌群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江冰心,肖芳菲,王怡仲(审校者),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2型婴儿肝功能衰竭综合征(infantile liver failure syndrome-2,ILFS2)是一种罕见的由神经母细胞瘤扩增序列(neuroblastoma amplified sequence,NBAS)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与发热/感染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
[期刊论文] 作者:郑璐,王怡仲(审校者),李小露(审校者),张婷(审校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2021
抗肿瘤坏死因子-α(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α,anti-TNF-α)制剂已广泛用于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治疗。抗TNF-α治疗可有效诱导和维持IBD患儿的病情缓解,促进肠道黏膜愈合,预防长期的终末期器官损伤和生长发育滞后。但由于抗TNF-......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