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周晓红,, 来源:中国乳品工业 年份:1997
人乳早期乳汁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牛乳的对比分析AComparisonforProteinandAminoAcidinHumanMilkwithBovineMilk张兰威(东北农业大学150030)周晓红...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周晓红,肖玲,张颖,郭明若,PSKindstedt, 来源:营养学报 年份:1997
人乳营养成分及其变化TheNutrientCompositionanditsChangesinHumanMilk张兰威*周晓红1肖玲张颖郭明若PSKindstedt2(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哈尔滨150030...
[学位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 年份:2002
为了提高我国酸奶的品质和生产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差距,本课题对酸奶菌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大量菌珠进行选育,并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考虑系统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中国乳品工业 年份:2002
根据发达国家食品生产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入世形势和发展需要,论述了安全性乳与乳制品的重要性,评价及其不安全因素的来源,提出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1993
理论上无菌包装很简单,不含有害菌的产品包装在无菌包装材料中,在包装过程中没有微生物污染。而实际上无菌包装是相对无菌的加工过程。在无菌产品生产时,人们很重视产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0
真空包装的纯菌发酵酸菜,在贮藏和流通期间常发生胀袋现象,经研究确定胀袋是由于微生物作用产气所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蔬菜发酵不彻底残糖过多,使得酵母代谢产生CO2所致;酸菜不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肉类工业 年份:1991
我国在干肠的生产中,仍采用的是自然发酵法,此加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而利用片球菌作发酵剂,可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本文阐述了使用发酵剂的必要性,着重说明了用于发酵肠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年份:2003
1 世界奶业发展趋势及科技动态1.1 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原料奶质量包括乳的新鲜度和乳总干物质的含量.保持乳的新鲜度在发达国家已经不是问题,这些国家把提高原料奶质量的主要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1994
淀粉可以同很多具有不同分子量及宫能团的分子形成包含复合物,这些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有的是非极性分子,如脂肪族醇类,低给脂肪族酮、环状醇、酚、苯、环状或脂肪族碳水化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江西食品工业 年份:2002
近十几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乳品业的技术创新开辟了新途径,生物技术在乳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肉类工业 年份:1997
1 前言 NaCl是肉制品加工的一种必需配料,它对产品的保水力、色泽、脂肪粘合和风味都有作用,另外还可降低水分活性,延长产品货架期然而饮食高钠又与心血管病发生有正相...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农产食品科技 年份:2011
“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发展乳业是国策,它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乳业跨越式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要。按照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效益、分布来大致划分新......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2002国民健康与奶业发展科技论坛 年份:2002
民以食为天,食以乳为先.牛乳中含有犊牛早期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成分.对人类来说,无论男女老幼牛乳都是最佳的天然食物,尤其是其中乳蛋白和乳钙对于改善我国人民现有的不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8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突破成篇格局是作文教学走向开放的前提。 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一直是写成篇的命题作文,这种一刀切的训练格局应当突破与淡化。这是因为成篇作文必须讲究"章法",而过分注重结构形式的训练,往往容易束缚思想,忽视了从内容入手。学生要按章法去硬做作文,使本来很自然的......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兰威, 来源:2015中国国际肿瘤营养学论坛、第三届全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肿瘤营养高峰论坛 年份:2015
报告内容◎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作用◎肠道益生菌生理功能作用机制或途径◎益生菌来源及其产品开发◎我们团队有关益生菌研究简介1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作用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简述◆约有500余种类、约10万亿个细菌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其中可培养的有40......
[期刊论文] 作者:王芳, 张兰威,, 来源:乳业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7
由于近年来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成膜机制、功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近年来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研究情...
[期刊论文] 作者:冯镇, 张兰威,, 来源:中国乳品工业 年份:2009
为了确定嗜热链球菌St-1最适生长pH值,研究了在不同pH值条件下培养嗜热链球菌St-1,对其活菌数、发酵活力及菌体形态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体系的pH值恒定在6.0时,其活菌数和......
[期刊论文] 作者:周艳, 张兰威,,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份:2004
以嗜酸乳酸杆菌PB1(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亚硝基胍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获得一株CLA高产菌株U-N-f34,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生产共轭亚油...
[期刊论文] 作者:郭清泉, 张兰威,, 来源:食品与机械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