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严迅奇,廖维武,孙凌波(译),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以下引自廖维武与严迅奇的对话。严迅奇是许李严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和创始人,访谈内容是关于香港的公共建筑与竞赛的有关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阿岚,陈缘, 来源:设计家 年份:2008
秉着"独立创新,不完全接受既有现状"的"AA"精神,旅英学习、工作20多年后,廖维武选择回香港教学研究,探寻这个熟悉的城市中被人忽略的新鲜与活力。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香港的...
[期刊论文] 作者:Kyong Park,梁井宇,,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2008
香港处境梁井宇:还记得我们几周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廖维武一起去看的香港旧启德机场空地么?七位大陆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由他发起,进行针对香港现存的七块城市空地的假想都市设...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07
国际非牟利机构女青年会(YWCA)的儿童及青少年中心,位于一座购物中心的上部。我们的工程是对现有中心内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设计,共涉及8000平方英尺(7432m^2)的面积。新的设计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4
本期杂志记载了香港近10年的建筑历史。不只因为这是一个对建筑批判性的评估(很少在香港本地媒体批判性地讨论建筑),及1997年回归后10年来的都市发展,亦预示着在这个年代中香...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叶扬,,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1
2011年4月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暗示与明示:2010阿卡汗建筑奖研讨会"(由世界建筑杂志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阿卡汗建筑奖委员会共同举办)。其...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 乔婧,, 来源:建筑创作 年份:2012
OMA事务所由雷姆·库哈斯以及他的合伙人在1975年共同创建,它代表了某种特定的都市建筑实践,它既有批判色彩又丰富多产,既有全球性又非一般化,既是智慧的又是可实施的。...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乔婧, 来源:建筑创作 年份:2012
OMA事务所由雷姆·库哈斯以及他的合伙人在1975年共同创建,它代表了某种特定的都市建筑实践,它既有批判色彩又丰富多产,既有全球性又非一般化,既是智慧的又是可实施的。...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Laurence Liauw,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本期杂志记载了香港近10年的建筑历史,不只因为这是一个对建筑批判性的评估(很少在香港本地媒体批判性地讨论建筑),及1997年回归后10年来的都市发展,亦预示着在这个年代中香港...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Laurence Liauw,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机场核心计划投资200亿美元的机场核心计划于1998年完成,为香港社会基础设施网络和经济带来巨大利益。一个包括公路,铁路和海运的完整运输网络,是赤鳃角香港国际机场成功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Laurence Liauw,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香港的建筑设计竞赛的数量相比大多数其他地区,甚至他们10年前的数量也是十分稀少的。即使有竞赛,时常也是以争论不休为结果或者根本不予建成。然而,在过去10年中也有一些成功......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姜梅,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10
试图对北京后奥林匹克公园中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进行再阐述,其前提是对奥林匹克城市肌理和景观在中国如何产生的质疑--以一种高速化、图像化、符号化、普遍化、政治化和装饰...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 徐知兰,,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4
香港的建筑设计竞赛的数量相比大多数其他地区,甚至他们10年前的数量也是十分稀少的。即使有竞赛,时常也是以争论不休为结果或者根本不予建成。然而,在过去10年中也有一...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姜梅(译),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10
试图对北京后奥林匹克公园中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进行再阐述,其前提是对奥林匹克城市肌理和景观在中国如何产生的质疑——以一种高速化、图像化、符号化、普遍化、政治化和装...
[期刊论文] 作者:萧竞聪, 廖维武,,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已经见证了香港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市区重建局与香港住房协会、房屋委员会和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的共同推行之下,许多街区和(文物)建筑面临潜在的清...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叶扬(译),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1
2011年4月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暗示与明示:2010阿卡汗建筑奖研讨会"(由世界建筑杂志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阿卡汗建筑奖委员会共同举办)。其...
[期刊论文] 作者:叶长安, 廖维武, 项琳斐,,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1.香港公共空间的存亡与中环的女佣自殖民地时期开始,位于中环的占地0.5hm2、设计不太起眼的皇后像广场就是香港的中心。工作日的早晨,乘坐地铁和巴士的白领穿过这个公共...
[期刊论文] 作者:廖维武,黄龋威,亲启昌,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0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它已然成为“老北京”向“新北京”剧烈转变的催化剂,同时,给后奥运时代中国城市未来的规划留下了许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拥有大量昂贵......
[期刊论文] 作者:叶长安,廖维武,项琳斐(译),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1.香港公共空间的存亡与中环的女佣自殖民地时期开始,位于中环的占地0.5hm^2,设计不太起眼的皇后像广场就是香港的中心。工作日的早晨,乘坐地铁和巴士的白领穿过这个公共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萧竞聪/Siu King Chung,廖维武/Laurenc,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7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已经见证了香港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市区重建局与香港住房协会,房屋委员会和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的共同推行之下,许多街区和(文物)建筑面临潜在的清拆或“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