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香环,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2014
愈伤组织形成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阶段.钙调素含量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变化,但钙调素是否参与愈伤组织形成仍不清楚.为此,本文分析了一个钙调素基因CAM5的组织表达模式...
[学位论文] 作者:崔香环,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2005
本文以蚕豆叶片表皮为材料,分离出1个蚕豆类水孔蛋白基因VfPIP1,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的特性、表达模式及定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构建了一个植物超表达载体,转化了拟南芥,对VfPIP1在转基......
[学位论文] 作者:崔香环,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01
茉莉酸类物质不仅是许多高等植物体内产生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各部位,并在植物体内执行着多种生理功能,如抑制幼苗生长、根生长、种子萌发等;促进叶片衰老、气孔关...
[学位论文] 作者:崔香环,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01
茉莉酸类物质不仅是许多高等植物体内产生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各部位,并在植物体内执行着多种生理功能,如抑制幼苗生长、根生长、种子萌发等;促进叶片衰老、气孔关闭、叶绿素降解等过程.通常在多种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茉莉酸......
[期刊论文] 作者:柳爱莲,崔香环,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综述了茉莉酸类物质影响植物生理的研究进展,指出茉莉酸类物质作为一种新的内源信号分子与抗病、抗非生物协迫因子和气孔运动的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极为广泛......
[期刊论文] 作者:柳爱莲,崔香环,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综述了茉莉酸类物质影响植物生理的研究进展 ,指出茉莉酸类物质作为一种新的内源信号分子参与抗病、抗非生物协迫因子和气孔运动的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极为广泛的生理作用 .......
[期刊论文] 作者:崔香环,王学臣,,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7
水孔蛋白的抑制剂HgCl2可明显抑制壳梭孢菌素(FC)和微丝骨架的解聚剂细胞松弛素D(CD)对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膨胀的诱导作用,而对微丝骨架的稳定剂鬼笔环肽(phalloidin)的抑制作用影响不明显。这表明水孔蛋白可能介导了FC和微丝骨架对气孔运动的调节。......
[期刊论文] 作者:董发才,崔香环,等, 来源: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年份:2002
以拟南芥叶片下表皮为材料,分别用表皮生物分析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研究茉莉酸甲酯(JA-Me)促进气孔关闭过程中胞质Ca^2+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孔关闭的关系,结果表明,1......
[期刊论文] 作者:崔香环,李欢庆,郝福顺,,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分胁迫能够显著提高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欢庆,崔香环,徐建震,, 来源:学园 年份:2011
本文分别从能量学和载体蛋白转运性质两个角度对“协同转运”进行了辨析,以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该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郝福顺,崔香环,孙立荣,,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研究了重金属镍对小麦根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镍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及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含量,而......
[期刊论文] 作者:崔香环,郝福顺,赵瑞光,,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研究分析了水杨酸(SA)对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引起节节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EG能够显著提高节节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期刊论文] 作者:郝福顺,孙立荣,崔香环,,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7
研究钙离子(Ca~(2+))在重金属铜诱导的小麦根质膜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中作用的结果表明,Ca~(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NADPH氧化酶活性,且这种增加效应可完全为Ca~(2+)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四乙酸(EGTA)所抑制.用Ca~(2+)通道阻断剂氯化镧和异搏定以及EGT......
[期刊论文] 作者:杜喜玲,李珊,崔香环,祝建, 来源: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年份:2016
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建立和完善实验课考核评价模式也是实验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探讨了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完善,将实验报告结合课堂测...
[会议论文] 作者:杜喜玲,葛翠华,崔香环,祝建, 来源:第十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植物细胞经历脱分化可以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胚性细胞.植物脱分化是愈伤组织形成的必经过程,但是植物脱分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深入和全面了解植物细胞脱分化过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珊,崔香环,邢丽波,桂馨,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22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教学采用微信平台和开放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微信平台主要用于开展相关理论内容和实验仪器操作的学习、研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瓶颈问题及实验结果讨论等.开放课堂主要用于研究型实验方案的实施、结果观察记录及教师对实验数......
[期刊论文] 作者:杜喜玲, 崔香环, 冷晔, 张敬, 祝建,, 来源: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年份:2018
将大型科研仪器电子显微镜应用于本科生教学中,对显微及亚显微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式,采取本科生开放时间电子显微镜预约机制,建立了一套......
[期刊论文] 作者:葛翠华,祝建,刘海亮,崔香环,杜喜玲,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3
应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脱分化过程的全基因组表达情况,分析拟南芥叶柄细胞在脱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1)脱分化叶柄有4 222个基因表现出2倍或以上的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郝福顺,崔香环,赵世领,孙立荣,,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7
用20%聚乙二醇(PEG 6000)研究了渗透胁迫对黑麦(Secale cereale L.)幼苗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主要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
[期刊论文] 作者:崔香环,苗雨晨,董发才,宋纯鹏,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拟南芥叶片的下表皮 ,发现 10 -5mol/L的茉莉酸酯是诱导气孔关闭的最适浓度 ,而且还进一步证明了在茉莉酸甲酯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 ,H2 O2 和Ca2 +有可能是诱导气孔关闭转导链之中的中间环节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