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临川文化研究所黄建荣主编,尧新瑜、张发祥、邵维加、饶新华、涂木水、徐国华、章军华、廖以厚(以姓氏笔划为序)为副主编的《临川近现代文化史》,不久前由江...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本文从流坑董氏家族教育的科举性和家族性两方面探讨了其教育的特殊性及表现,具体包括教育内容、阶段、方法、师资、资源、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流坑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经济伦理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两难选择.理论上,经济全球化要求伦理全球化,然而,现实中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经济伦理多...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06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
[学位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 年份:2004
道德教育有效性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对之进行了本体论、知识论与教学论的思考。其中,德性......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3
陆九渊心学是一种复杂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古今学者对其评价不一,其中,贬多于褒。对蕴藏于其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主体精神更多为世人误解或遮蔽,实际上,象山从道德本体、道德主...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3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科是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法规政策是教师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广大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主体。教育学科优先发展、政府和教育行...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7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基础教育课程功能可以分解为普及与选拔、个体与社会、适应与超越三重基本矛盾性结构。当下,这三重功能结构和功能关系处于错位、扭曲和失谐的状态。要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2003
教育学和范式都是比较复杂的概念.米亚拉雷把教育学分为"复数的教育科学"和"单数的教育科学".所谓"复数的教育学"指"在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背景下研究教育事实和教...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2007
20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修身课”、“公民课”和“德育课”三种课程范式的转换,这三种道德课程范式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中国国情和时代特色。其中,清末民...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理解的情感性在解释学中的价值经历了一个从被否定、被遮蔽到逐渐彰显的过程.其对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实际上,理解与情感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它是理解的一种内...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心理危机已经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认知、释放、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理解他人既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尤其是在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紧张甚至冲突的现象愈加严重,彰显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2006
教育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复杂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关涉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教育改革。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初步完成了“理念更新”、“课程重构”,正在向“教学改革”推进,这为......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道德教育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复杂性学科却仍然处于未成熟状态。根本出路在于超越二元论、线性因果论等简单思维范式的禁锢.对道德学科中“伦理”与“道德”、理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隐士情结是汤显祖心理结构的基本内核,它不仅弥漫于汤显祖诗文的字里行间,更辐射于“临川四梦”之中。对汤显祖隐士情结的来源、表现、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心理分析,并阐述了隐士......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美德教育、规范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渐渐地形成一种紧张、激荡、碰撞和整合的复杂而失范态势,对道德教育理论如何做出整合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发展.一国道...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伦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两难选择.从理论上说,经济全球化要求伦理全球化;然而,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尧新瑜,,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2006
文章在对理解自我的概念、内涵与特性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将理解自我提升为道德教育的自律机制,它包括自爱与克己两个向度。个体只有通过理解自我,才能自觉自愿地为自己立法,从而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