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王洪瑞,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根根裁木系统的负载阶段性变化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在设计中利用对象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差来实现对对象参数闭环辨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变动负载下的系统准确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景明,宋维公,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分析了液压厚度控制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与频率特性测试仪所测结果做了比较,得出了实用的被控对象结构图,为厚度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宋维公, 来源:电气传动 年份:1990
本文针对晶闸管直流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根据直流机启动时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直流机机电时间常数的辨识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已在实际控制系统中...
[期刊论文] 作者:薛安克,宋维公, 来源:电气传动 年份:1990
本文给出了一种扰动情况下线性调节器的设计方法。主导思想是,在最优控制律中附加干扰成份,以抵消扰动信号的影响,使系统保持希望的平衡态,并在规定的性能指标下为最优。文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景明,宋维公, 来源:冶金自动化 年份:1998
分析了HCW轧机内辊缝内环时弯辊力变化对带材厚度的影响;针对西南精密带钢厂HCW650mm轧机的实际影响情况,回归了在线补偿数学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工作辊轴移和弯......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薛安克,, 来源:电气传动 年份:1987
本文根据LQ问题加权阵选择的逆方法,推导出二阶系统两个主要动态参数ζ、ω_n与加权阵Q、最优反馈阵K以及被控对象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际工程设计中,只要动态指标ζ、ω_n和系...
[会议论文] 作者:宋维公,郑颖楠,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控制理论及应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年会 年份:1986
该文在离散状态观测器的应用方面做了探讨。在原有理论基础上,针对微机参与控制的离散系统,提出了一种一拍逼近的离散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仿真结果。结论指出:该方法对那......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孙跃红,,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采用了相关分析预估法对带材轧制系统中的纯时滞进行处理。通过模拟实验表明,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受轧制速度变化的影响,计算量小。它较好地克服了时滞,对带材轧制过程来...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薛安克,,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支承辊弯曲实现带钢轧机板形板厚综合调节的新颖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横向厚差的精度要求来确定支承辊弯辊力的跟随系数,然后设计综合控制系统。依本设计方...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周淑贤, 来源:控制理论与应用 年份:1986
本文应用pade公式对四辊可逆冷轧机板形调节系统中的滞后因子进行一阶近似,并运用状态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干扰的状态方程,结合“内模原理”设计了鲁棒调节器,使板形控制系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侯增广,宋维公, 来源:机器人 年份:1995
本文根据并联机器人控制的特点,将离散变结构理论应用于并联机器人的轨迹控制,引进了离散趋近律的概念,给出了实用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算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并联机器人轨迹踪具有良......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李秋,宋维公,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针对我校开发研制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提出用一种新型柔性结构的模糊控制器(FlexibleStructuredFuzzyLogicController—FS—FLC)进行位置控制.该方法将参数化的集合运算符用于...
[期刊论文] 作者:臧瀛芝,宋维公,潘大生,,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本文分析了使用液压弯辊实现自动调节板带材板形的控制方案,提出了通过前馈调节来补偿轧制力和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张力差的控制方法以及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给出了保...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吕应权,宋维公, 来源:控制理论与应用 年份:1999
本文在多指手协调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混合阻抗控制方法.在不同方向引入位置或力控制的物体目标阻抗,根据多指手协调控制的动力学方程设计计算力矩控制器,并对BH-1手抓持物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郭唐禾,宋维公,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介绍了一种新的板形信号模式识别方法 .该方法基于待识别信号与标准样本之间的模糊距离 ,并将模糊距离作为 BP网络的输入 ,有效地解决了在板材宽度变化时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洪瑞,焦晓红,宋维公,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控制理论应用学术年会 年份:1991
该文基于用对角矩阵法解耦系统的思想,给出了加前馈补偿器近似解耦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在这里将近似解耦补偿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使系统近似解耦,另一部分是对角矩阵补偿......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瑞,吕应权,宋维公,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1997
通过对BH-1灵巧手结构的分析,建立了其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运动姿态进行了仿真研究。为深入地研究BH-1灵巧手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xtrous......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景明,王洪瑞,宋维公,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本文应用勒让德正交多项式对板材横向分段张力信号在线实时回归处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各阶系数直接反映了板形的控制信息,为板带材实现倾辊控制,弯辊控......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王洪瑞,方一鸣,,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根根裁木系统的负载阶段性变化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在设计中利用对象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差来实现对对象参数闭环辨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变动负载下的系统准确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宋维公,杨景明,王洪瑞,张宇,, 来源: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目前应用最广、价格最低的TP805微型机与TP801单板机构成的小型集散系统的级联方法。该方法具有联接简单、调试容易的特点。文中在给出了硬件联接方法的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