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76
九、做好试验总结试验收获,脱粒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得出结论,把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去。1.试验资料的整理:进行田间试验,对许多性状做观察记载,得到大量的试...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 来源:陕西农业科技 年份:1976
六、把试验管理好为使试验处理进行精确可靠的比较,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有两个基本要求:1.代表性、先进性:各项管理措施,如追肥、灌水、中耕等,必须及时细致.应根据当地大面积...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 来源:西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60
目前玉米种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多快好省地选育、繁殖和推广玉米杂交种,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杂交优势,更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今年二月间在全国玉米研究工作会议上,...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 来源:西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57
玉米为陕西关中地区的第二个重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特别在渭河流域灌溉区,它是广大人民的主要食粮,又是与冬作物进行轮作的主要夏季作物,因此对增加粮食生产和...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员海燕,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0
从株高平均、超亲优势、回归和配合力等方面,比较不同矮秆系的致矮力。并对控制玉米矮生性的基因类型及微效多基因矮秆系的基因效应和基因对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陈鹏印,,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4
玉米青枯病是我省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相当严重,且有扩大蔓延的趋势。1379年以来,我们对该病在杨陵地区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王主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4
鉴定出23个可保持 T 型不育性的自交系,2个 T 型恢复系。M 型不育性保持系的出现频率较低,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利用价值较小。在试验范围内 T 型恢复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耿庆汗,,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58
玉米以高产著称,其单株生产力主要决定于每株正常成熟的果穗数每个果穗的子粒数和子粒的大小等。因此果穗数多的多穗玉米和子粒数多的分枝玉米,就成为培育丰产玉米品种时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晚忱,宋玉墀, 来源:遗传 年份:1987
生育期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前人对玉米生育期基因效应所作的一些报道,结论不尽相同。在生育期的相关性方面研究较多,但偏重于同一生育阶段亲子间的相关和同一世代不...
[期刊论文] 作者:宋玉墀,员海燕,彭力行,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0
从株高平均、超亲优势、回归和配合力等方面,比较不同矮秆系的致矮力。并对控制玉米矮生性的基因类型及微效多基因矮秆系的基因效应和基因对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