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贾建琴,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贾建琴综述孙建方审校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以下简称CTX)是一种免疫抑制性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但过去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或小剂量静脉给药[1]...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从Kaposi肉瘤中检出一种新的疱疹病毒,命名为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又称人疱疹病毒8型。它可能参与了Kaposi肉瘤的发病机制。并与某些淋巴增生性疾病(body-cavity-based淋巴瘤和多中心Castleman病)有关。故认为它是一个新的DNA肿瘤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环孢素受体蛋白质家族在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除了介导环孢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外,还有其它多种生理功能。该文对环孢素受体的分类、分布及生理病理作用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环孢素受体在HIV-1感染、银屑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以及该药肾毒性、高血压等不良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安生编译,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在临床诊断病理学(包括皮肤病理学)中,分子诊断是一种新技术。本文扼要介绍原位杂交和PCR二项诊断性核酸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在皮肤感染疾病中检出病原体方面的应用,并对它们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复习了近几年银屑病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有关银屑病的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表皮DNA含量、胶原合成、银屑病相关抗原Pso p27、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神经纤维瘤蛋白及角蛋白K16、K17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林彤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超抗原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其产生,可指导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本文就超抗原类型,致病机理,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在治疗上的应用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和特异结合蛋白的复合体,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调节端粒酶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为抗肿瘤的研究开辟一......
[期刊论文] 作者:姜群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离子导入疗法可以通过电流促进可电离药物的透皮吸收,从而提高局部治疗药物浓度,因此在皮肤科治疗学中很有前景。本文综述了离子导入疗法的使用、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在皮肤科应用中的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本文简述了原位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分类和基本操作程序,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皮肤性病学及某些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即:外源性感染基因的检测、外源性导入基因的检测、内源性异常或变异基因的检测和内源性固有基因的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编译,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皮肤转移癌在组织病理学上可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某些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可帮助寻找原发肿瘤的部位和类型,此外,组织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运用对皮肤转移癌和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自身基因缺陷造成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关系极为密切。该文对调控淋巴细胞凋亡相关的自身基因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毅编译,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肥大细胞病(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特征是在不同组织中有肥大细胞增生和聚集,因释放的介质所产生的局部和系统作用不一而临床上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最常见,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则少见。从病史和皮肤活检即可诊断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本病预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近年来人们对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其生理作用是通过高亲和力受体的介导;受体的异常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和临床治疗耐受与抵抗有关;参与炎症过程的各种细胞和分子均是糖皮质激素作用的靶。通过这些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炎症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大量研究表明,皮肤肿瘤存在多种癌基因的异常和改变,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恶性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研究癌基因的变化对皮肤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和指导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毛囊黑素细胞在形态分布、抗原表达及功能作用上与表皮黑素细胞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受角朊细胞、激素和紫外线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白癜风皮损中表皮黑素细胞缺失,而毛囊黑素细胞成为其色素恢复的再生来源;相反,斑秃时毛囊黑素细胞受累,而表皮黑素细胞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综述,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9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银屑病中T细胞活化的研究新进展,包括银屑病中T细胞活化的部位、超抗原抑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起效应作用的活化T细胞亚群及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和局部调节等5个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编译,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反复发生广泛多样性血管病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特点之一.组织学上,血管病变可分为炎症性和血栓性.其发病机理与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抗心磷脂抗体生成等多种因素有关.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是血管病变发作性和变化分布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平编译,孙建方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酷似皮下脂膜炎的T细胞淋巴瘤是新近提出的一类周围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本文就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组织病理、免疫表型与电镜检查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曲才杰综述,孙建方审校,3,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血管淋巴样组织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外伤、雌性激素、免疫机制等有关,也可能是一种良性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其临床和组织学表现与木村病相似,二者的关系尚有争论.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物理疗法、局部或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化......
[期刊论文] 作者:黄莹雪(综述),李新宇,孙建方(审校),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12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多基因、多途径、多因素复杂调控的疾病,表皮屏障功能障碍及免疫调节失衡是AD的主要特征。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表皮屏障功能降低,环境中各种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