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王丹华,赖非,, 来源:艺术界 年份:2017
作为“新艺见”大师讲座系列之布鲁诺.拉图尔北京讲座的独家艺术媒体合作伙伴,《艺术界》藉由此次拉图尔访华,特别邀请了学者姜宇辉进行了笔访。As the exclusive media part...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4
关键词:事件;感觉;无器官的肉体作者简介:姜宇辉(1976—),男,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智能社会研究 年份:2023
<正>电子游戏作为日益火热的社会文化现象,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特别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理解游戏本身、人与游戏的关系等问题备受重视,但游戏因具备种种新特性而往往容易被误解。那么,如何廓清人们对于游戏的种种误解,让游戏健康发展,让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直......
[报纸论文] 作者:马文,, 来源: 年份:
嘉宾: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72小时:时间和空间$$马文:我所谓的剩余的时间就是72小时,用图象的方式展现,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时间有三维性...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6
艺术的论述虽然每每闪现于阿甘本繁茂的文本中,但似乎始终未成为一个贯穿性的主线。对于他来说,艺术总是通往更为根本性的政治与哲学问题的方便人口,而其本身并不足以构成集中研......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6
德里达的“文字学”对深入理解汉字有着启示性的作用。他视“文字”为“痕迹”,为“在场/不在场”之间的“游戏”,而“替补”与“间隔”构成了“痕迹”的双重运作。“替补”...
[报纸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 年份:
自Katherine Hayles的石破天惊的How We Became Posthuman 问世以来(1999 ),所谓的“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 ”流派至今已然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光。不失公允地说,即便说后...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4
文章深入分析了德勒兹的《感觉的逻辑》 ,阐明了感觉的逻辑就是“事件”本身的逻辑 ,进而分析了感觉的双重含义 :作为事实层面的感觉和作为可能性的感觉 ;并结合前者分析了传...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深入理解当代性这个概念必须从时间性入手,它从根本上体现为现代性时间运动中的断裂—连续的环节。尼采对记忆和遗忘的论述,扬·阿斯曼对文化记忆的阐发,都是对这个要点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思想-意象"是德勒兹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试图回答的是"思想"之真正起点的问题。以往的哲学家倾向于将"意象"从属于"概念",以作为后者的潜在"预设",而在德勒兹看来,"意象"是激...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本文首先围绕阿塔利《噪音》之中对当代音乐的重复网络的分析展开论述。虽然他对"囤积"之时间性悖论的提示颇有启示性,但其整体理论框架无法真正阐释重复音乐与主体性之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0
张曙光认为,意识哲学的吊诡已经使人陷入了一个空前的危机之中;中国学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梳理所"发现"的身体为现代人确立起一个重新理解生活世界的坐标,进而意识哲学应从属...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对阿甘本《剩余的时间》的解读,一般都围绕弥赛亚时间这个主题展开。但实际上,贯穿整个文本,语言是另一条潜在的、但却不可被忽视的线索。唯有基于语言与时间相互关联的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5
当代大地艺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已经成为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但其深刻丰富的哲学内涵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其中,由史密森的"非场所"概念所逐步衍生出的对场所空间异质...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梅洛-庞蒂对语言的思索似乎采取了两条相对独立的道路:一是从语言内在的维度出发,探索“意义”创生的机制以及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二是从“身体”与“世界”的存在论层次出...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4
后人类主义的晚近发展聚焦于断裂主题,尤其敞开了一个陌异和失控的未来。而疯狂机器正是这个主题的鲜明体现。但后人类主义之后的两个前沿理论动态——克苏鲁纪和加速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4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滴画影响深远,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远的本体内涵引发了众多评论与论辩。德勒兹在《意义的逻辑》中所着重论述的"事件"概念似乎为深刻理解他的作品提......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7
在《有限性之后》第二章中,梅亚苏首先回归近代理性主义传统中的本体论证明这一看似老旧的问题,并进一步试图从关系主义内部探寻可能的超越途径。然而,对相关思想史脉络的忽...
[期刊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外国文学 年份:2015
莱柯夫的隐喻理论影响深远,他将隐喻界定为“想象理性”的观点对理解诗歌尤其有着重要意义。但其内在困难亦十分明显。虽然他细致分析了诗歌隐喻的种种手法及其概念结构,但他...
[学位论文] 作者:姜宇辉,, 来源: 年份:2004
德勒兹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其思想风格多样,涉及领域广泛,概念和理论也往往独辟蹊径。因此,要从如此五光十色的思想聚合体中清理出一条线索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深入地评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