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评《说文注》得失探乾嘉学幽微———读《说文解字注研究》夏先培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语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是众多《说文解字》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5
语言理论建设的可喜收获──《汉语语法场导论》评介夏先培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经过几代学者近百年的辛勤探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毋庸讳言,无论是在方法伦上,还是...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5
铜官话介词“替”与《元曲选》宾白中几个介词的比较夏先培读《中国语文》1994年2期李崇兴同志《(元曲选)宾白中的介词“和”“与”“替”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很感兴趣,很受启发。但...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1994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夏先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它并非岳飞自我作故,而是用典,这一点似乎...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传书,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我的案头摆着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著作,这就是夏先培先生所著的《左传交际称谓研究》,此书最近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仅看书名,就觉得此书并非平庸之作。于是,我立即捧起仔...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古今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各人称代词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令学术界甚感兴趣而又十分头痛的问题。人们对此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种种说法,周生亚《论上古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2
汉乐府《上邪》中的"君"应理解为"他";"山无陵,江水为竭"是先后发生、存在因果联系的两种现象,指高山崩塌、长江因此断流("竭"意为"遏止",而非"干涸")。《上邪》的艺术特色是...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人称代词作为社会交际中的常用语词,与说话者、听话者及谈话涉及者各自的身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与说话者的态度、口气等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到人称代词在具体语言环...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先秦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可归结为六条,为避复而换用不同的代词是其中之一。它不能使人称代词产生新的形式,而只能使已有的不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并存。在格位限制渐趋消失,方...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6
以典写实──岳飞《满江红》词“饥餐”“渴饮”联补说拙文《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载《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同年第3期转载)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关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要注意:准确把握观察和分析的基点,即以汉语为基点,以古代汉语为基点,以语言事实为基点;充分注意语法因素和其他因素的联系;正确进行语料的鉴别;...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汉语称谓词语应成为汉语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代称谓更不容忽视。在研究古代称谓时,对人称代词的研究应语法语用并重,要重视对交际称谓的研究,分清"自称、对称、他...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作为词,"阳"的本义是"太阳;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阴天"."阴"、"阳"表示山水南北的意义,是先产生于"阳",然后连带影响到"阴"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原始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服”是先秦“说” (悦 )字的一个重要义项 ,但这一常用义至今未能得到应有的确认 ,从而常常导致误释。“说” (悦 )和“服”的区别在于 :“服”指一般意义上的服从 ,“说”...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庄子·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的“息” ,前哲时贤或释为“休息” ,或释为“气息 ,指风”。从对《庄子》内篇中“息”及与之相关的词的用法统计中可以看出 ,《庄子》内篇...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其中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历来被理解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先培,,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0 引言本文所说的称谓词“子”,指单用、且通常表对称的“子”。关于这种“子”的来源和词性,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就某一时代或某一专书中的“子”作全面描写的文章,目前似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