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楠迪,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8
摘要:生命科学是一个在多学科交叉和互动中发展着的动态的科学创新体系,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本文从生命科学发展的这两个特点出发,阐述了培养新型生命科学人才的思路。  关键词:生命科学;学科交叉;产学研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
[学位论文] 作者:周楠迪,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7
1、生物催化金纳米颗粒生长用于构建过氧化氢和胆固醇生物传感器 利用过氧化氢能催化金纳米颗粒(Au-NPs)生长这一现象来构建了过氧化氢(H2O2)和胆固醇传感器。首先利用Au-...
[学位论文] 作者:周楠迪, 来源:江南大学 年份:2001
以Streptoverticilliummobaraense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在下罐后,经板框压滤除去菌体,选用截留分子量10,000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将滤液浓缩2.5~3倍.按浓缩液质量的1﹪加入大豆...
[期刊论文] 作者:周楠迪,李寅, 来源:生物技术 年份:1997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从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热水抽提由于其提取收率高(90%),耗时短(10min)经济性强而明显优于其它提取方法,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GSH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树脂颗粒大......
[期刊论文] 作者:周楠迪,田亚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4
《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既需要学生掌握各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又需要学生能针对实际遇到的分离问题,合理组合并熟......
[期刊论文] 作者:周楠迪,陈坚,等, 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份:2000
本文主要论述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性质,功能及其在食品加工工业以及开发新型食品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薛璟珂;周楠迪;, 来源:201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和量子点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这三种抗生素残留同时高灵敏度检测的电化学方法.设计合成了三段互补DNA1序列(cDNA1s),分别与这三种抗...
[会议论文] 作者:王春帅,周楠迪, 来源:201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纳米模拟酶因为兼具酶和纳米材料双功能分子特性,近年来在不同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建立了利用核酸适配体和纳米模拟酶的卡那霉素比色分析方法.金纳米颗粒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性质可催化H2O2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显色反应.卡那霉素适配体ssDNA能非共价......
[期刊论文] 作者:陈磊,周楠迪,陈鹏程,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份:2022
为适应新工科特色的专业建设,《食品发酵技术》这门知识点多、交叉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扩展、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基于《食品发酵技术》课程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贯彻“成果导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茜璐,周楠迪,张冬梅,,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对(3+1)机制形成的"四联体并环结构"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计时库仑法和差分脉冲单扫描法对形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了四联...
[期刊论文] 作者:蒲小平,杨海麟,周楠迪,,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11
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条形码探针和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的新方法。用生物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和Au...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梅,朱志强,周楠迪,,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10
用乳过氧化物酶(LPO)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共修饰金电极,首次得到了乳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活性,并研究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黄浩,周楠迪,田亚平,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9
铜绿假单胞菌NJ-8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NJ-814)所产氨肽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克隆出该氨肽酶编码基因(lap),测序得知该基因长度为1461 bp,编码486个氨基酸。将lap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勋,周楠迪,田亚平,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9
以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作为指标,从实验室保藏菌株中筛选出一株产抑菌活性物质水平较高的菌株JN-814C,经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进一步研究该菌株产生与分泌细...
[期刊论文] 作者:史锋,周楠迪,田亚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以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
[期刊论文] 作者:周楠迪,曹亚,李根喜,, 来源:中国科学:化学 年份:20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氧化还原蛋白质电子传递与界面行为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基于作者所在实验室并参考其他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蛋白质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蛋白质热...
[期刊论文] 作者:顾莉莉,周楠迪,田亚平,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21
利用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球毛壳菌α-葡聚糖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实现异源表达.通过高拷贝筛选和摇瓶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重组α-葡聚糖酶的酶活力由初始的2.692 U/mL提高至47.915 U/mL.选择Hitrap Q HP和Hitrap SP HP的双步层析分离将发酵粗......
[期刊论文] 作者:游元丁,田亚平,周楠迪,,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15
建立了一种基于适配体和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卡那霉素适配体(Kanaaptamer)可以吸附在石墨烯(Gr)修饰的电极表面,从而阻碍电化学探针[Fe(CN)6]3-/4-与电极表面的......
[期刊论文] 作者:崔文璟,周楠迪,周哲敏, 来源:高教学刊 年份:2021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在工科院校生物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糖的分解代谢是这门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关键代谢过程、代谢酶的功能以及生物学意义.如何提高教学成效,文章以糖的分解代谢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茜璐, 朱微, 张冬梅, 周楠迪,, 来源:分析试验室 年份:2011
建立了一种非探针标记型磷酸化多肽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以N,N-二(羧甲基)-L-赖氨酸(Lys-NTA)和Fe3+修饰的金电极作为磷酸化多肽的捕获和传感界面,利用磷酸化多肽能够与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