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5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但是他对理性本身的看法却并不能为人们通常具有的理性观念所涵盖,而是具有相当独特的内涵。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斯宾诺莎抛弃了以......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欲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是在传统哲学史研究的语境下,这个概念却时常被忽视,而我们对斯宾诺莎的人类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理解之所以无法深入,在很大...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斯宾诺莎把他最成熟的作品称为《伦理学》,但此书不仅包含他的伦理学思想,同时也包含形而上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思想。然而以往人们很少关注伦理学与后面这些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肇始于笛卡尔的近代哲学以彰显主体性为其最突出的特征,但是为什么主体在近代时期特别是笛卡尔哲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笔者认为,马丁·路德所倡导之“因信称义”的宗教...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2016
在晚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史研究和史艺理论的批判作用下,一直在欧洲历史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修辞式的历史观念"逐步让位于作为严格知识和方法的历史观念。在此变革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肇始于笛卡尔的近代哲学以彰显主体性为其最突出的特征,但是为什么主体在近代时期特别是笛卡尔哲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笔者认为,马丁·路德所倡导之"因信称义"的宗...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惊奇时常被西方思想家视为哲学(甚至一般知识)的开端,这一点在近代早期欧洲哲学中亦有鲜明体现。然而,同为近代哲学的代表,斯宾诺莎却对惊奇做出了激烈批判并消除了以往人们为之赋予的认知价值。在他看来,人的根本认知动力并不是人心所感受到的惊奇,而是应当首先在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在《逻辑哲学论》中,“意义”是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本文将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关于意义与名称、意义与命题以及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9
由笛卡尔等人开启的近代欧洲哲学呈现为一种内在性哲学,内在的思维是其根本构建原则,而作为认知主体的自我在其中处于关键地位.然而,同为近代哲学之代表,斯宾诺莎却构建了一...
[学位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22
“预定论”是新教神学中的基本教义,也是新教神学家解决恩典、救赎等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个与新教颇具渊源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构建了一种与预定论多有相似之处的决定论理论.以这些相似性为契机,有研究者认为斯宾诺莎是在新教预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决定论思......
[期刊论文] 作者:吴树博,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9
“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纲领,宗教改革家据之确立了信仰的内在性原则,并将信仰视为基督徒称义和救赎的唯一途径,与信仰相对的事功却被极度弱化甚至否定了。作为一个与新教有密切关联的思想家,斯宾诺莎对信仰与事功多有探讨,他一方面同意新教的信仰内......
[期刊论文] 作者:加波尔·鲍罗斯,吴树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形而上学与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时的形而上学与新的机械论科学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从而与传统的基督宗教的形而上学产生了尖锐冲突,而爱在当...
[期刊论文] 作者:奥诺拉·奥尼尔,林晖,吴树博,, 来源:书城 年份:2014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康德的伦理学著作出版两个多世纪以来,广受赞誉与仿效。但是,对这些伦理学著作中存在着的某些内在不一致的指责也始终存在。奥诺拉·奥尼尔教授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