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吴周睿, 来源: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 年份:200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不仅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同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它可直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依靠大......
[期刊论文] 作者:吴周睿,张军, 来源:国际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7
microRNA是最近发现的一类单链小分子RNA。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最近的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内影响着基因的表达调控,在疾病发生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周睿,程黎明,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201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机体的运动、感觉功能常常发生障碍,伴随患者的往往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难以恢复正常功能,不仅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
[会议论文] 作者:吴周睿,程黎明, 来源:2013年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吴周睿,程黎明,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10
脊髓损伤(SCI)患者最终能完全恢复其神经功能的不足1%,而且大多数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近年来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发现,继发性损伤导致病灶周围出现炎症浸润、进展性缺血坏死和脱髓鞘现象对于神经元再生及功能恢复起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促进损伤神经元......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琛,吴周睿,程黎明,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18
脊髓损伤致残率极高,迄今为止仍是一个医学难题。近年来,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应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几乎没有激活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组织促进功能恢复的报道。确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
[期刊论文] 作者:管晓菲,吴周睿,程黎明,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14
脊髓损伤(SCI后相继经历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坏死、凋亡,轴突断裂、脱髓鞘,影响脊髓功能[1].现就目前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在SCI修复中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髓内ENSCs的分布与鉴定目前认为髓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
[期刊论文] 作者:赵泽明,范跃祖,吴周睿, 来源: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年份:2013
1 病例资料 张女士,53岁,因'中上腹部束带样胀痛一天'拟诊为'急性胰腺炎'2012年11月底,入我院普外科就诊,各项指标及参数均提示患者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会议论文] 作者:程黎明,赵梓汝,吴周睿,于研,胡笑,徐委,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急性脊髓损伤(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因其高发生率、高致残率、低康复率,迄今为止对其有效的治疗、康复仍是世界医学难题。目前缺少对脊髓损伤分子病理学机制的深入认识。另外,P2Y型嘌呤能受体激动剂被认为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建上具有较大潜力。本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周睿, 朱元贵, 程黎明, 孙毅, 戴建武, 曹河圻, 董, 来源: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2013
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经过了漫长的探索,目前仍未发现针对脊髓损伤后微环境修复与神经再生的有效治疗方案。为了推动我国脊髓损伤基础和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
[期刊论文] 作者:吴周睿,胡笑,徐委,孙晓晴,管晓菲,程黎明,, 来源: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年份:2012
目的 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调控人脐带间质干细胞骨生成的作用.方法 利用RNA干扰法获得两株DNMT3B基因低表达的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
[会议论文] 作者:胡笑, 徐委, 吴周睿, 赵梓汝, 陈雷, 孙毅, 颜桥,,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本实验探索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选用C57BL/6小鼠60只,体重(25±3.62)g,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溶剂组、低浓度组(1mg...
[期刊论文] 作者:于研, 贾永伟, 曾至立, 王建杰, 吴周睿, 吴洋春, 徐, 来源: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年份:2004
目的分析人体骨盆力学稳定性,为骨盆外科手术提供生物力学数据。方法选取6具尸体标本,保留第三腰椎至股骨中上1/3段,并固定于特制工作台上。尸体标本无结构不稳,剥离部分软组...
[期刊论文] 作者:于研,贾永伟,曾至立,王建杰,吴周睿,吴洋春,徐委,胡笑,程, 来源: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年份:2012
目的 分析人体骨盆力学稳定性,为骨盆外科手术提供生物力学数据.方法 选取6具尸体标本,保留第三腰椎至股骨中上1/3段,并固定于特制工作台上.尸体标本无结构不稳,剥离部分软组...
[期刊论文] 作者:曾至立,徐委,荚龙,于研,胡笑,吴周睿,贾永伟,王建杰,程黎明,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Spotlight管状微创工作通道下的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32例行Spotlight微创通道下的单节段MIS-TLIF手术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射线......
[期刊论文] 作者:于研,曾至立,李山珠,贾永伟,荚龙,王建杰,吴周睿,胡笑,徐委,Sujan Maharjan,程黎明,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13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联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治疗围绝经期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21例围绝经期胸腰椎骨折患者,联合伤椎置钉后路内固定及MIIG前路椎体增强的三维重建术式,比较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杰,曾至立,朱睿,黄润之,于研,第荣静,麻彬,谢宁,胡笑,徐委,任亦龙,吴周睿,朱融融,朱颜菁,程黎明,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1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与稳定性重建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21~87岁,平均(57±13)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接受颈前路减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