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由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于骏一副教授主编、夏卿及包善斐两位讲师参加编写的《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书,最近已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制专业的一门主...
[期刊论文] 作者:王龙山,包善斐,, 来源:汽车工艺 年份:1987
本文利用工艺链原理,对CA10发动机铝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了活塞销孔中心线对裙部中心线垂直度质量指标在各工序中的控制情况;研究了各工序间的相互关...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律永成,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85
本文通过对误差复映系数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输入误差和输出误差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复映系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2.在同一工序中,复映系数的均值并非是个常量,它...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乔思茂, 来源: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1990
本文针对目前尚难于有效而准确地用定量的方法来评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靠性的情况,较明确地提出了定性地分析工艺过程可靠性的主要程序,并结合计算实例简明地介绍了可靠性分...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杨辅伦,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95
在分析恒进给加工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稳定性。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时变进给切削比单调增大进给切削更能有效地抑制颤振。在一定的条件下,时变进......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池龙珠,张富,包善斐, 来源:机械制造 年份:1998
运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充分利用人的经验知识,对轻型车前轴的三个工艺方案进行了模糊优选,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同时也暧一理论在机构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池龙珠,张富,包善斐,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以单件最低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各约束边界的模糊性[1],运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模糊优化理论,对长春轻型车前轴主销孔的钻削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获得满意的结果.表明这一理论在机械......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宋克良,孙坤,,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79
本文概括论述了激光打孔的特点及打孔机理,着重分析了钕玻璃固体激光器及电源各主要参数的选择,并通过激光打孔试验与检测,对打孔精度与质量进行了分析。This article summ...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周晓凯,包善斐,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90
本文主要讨论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方案。在研究过渡切削过程各个动态切削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特征系数M 作为预报参数,M=H_1~2·σ_F~2/σ_α~2。当M 值超...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杨辅伦,包善斐,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88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工艺系统刚度主轴方位对切削过程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工艺系统刚度主轴方位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切削过程动态切削力的构成有关.动态...
[期刊论文] 作者:乔思茂,包善斐,于骏一,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从多点激振与单点激振的比较中,提出单点激振时激振点位置的选择依据和方法。In this pap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ulti-point excitation and single-point excit...
[期刊论文] 作者:杨辅伦,王红岩,包善斐,乔思茂,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1995
根据切削过程程切削面积的实际变化情况,建立了与进量有关的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定常进给加工系统和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了加工系统的极阴切削宽度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杨辅伦,洪莉,于骏一,包善斐,, 来源:机械工程师 年份:1993
本文讨论了耦合效应和滞后效应综合作用对切削过程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当切削过程存在耦合效应和滞后效应综合作用时,系统将在小刚度主轴方位位于α=β...
[期刊论文] 作者:杨辅伦,于骏一,包善斐,乔思茂, 来源:轴承 年份:1993
涂油机主要由传动装置、供油装置、涂油装置、滚针套提升装置和送料装置组成,用于万向节滚针轴承装配时的涂油,更换涂油套后还可适用于其他滚针套的涂油。...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张文国,于骏一,乔思茂,王文才,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2
自动化加工技术要求实现无颤振切削。鉴于目前反馈控制法的装置费用较高、抑振效果不太可靠及操作上的障碍等缺陷,预报控制法的研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现今所用预报参...
[期刊论文] 作者:包善斐,张文国,于骏一,乔思茂,郑德涛,,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92
本文提出一种预报切削颤振的新方法,它利用切削力在幅值域内的频数差作预报参数,可以在颤振孕育过程的初期进行预报,预报的及时性好,它对切削过程中力的随机波动不敏感,且切...
[期刊论文] 作者:孙堃,宋克良,包善斐,李维君,刘少奎, 来源:中国激光 年份:1981
目前,对于多脉冲激光打孔,往往都是采用平行平面腔而脉冲能量采用平均分配法.我们认为这对打孔的精度,表面质量及其重复性来讲是不太有利的.通过对谐振腔型的输出特性以及对脉冲能量的合理分配所进行的分析与实验表明,采用虚共心腔变能量打孔,孔的精度、表面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