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1
跨界识别和跨界同一是由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引发的重要逻辑哲学问题。基于对可能世界语义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普克有关可能世界的哲学理解,特别是其关于跨界识别和跨界同一...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 年份:2004
"指称的转移"最早由埃文斯明确提出,其目的是对克里普克有关指称行为如何发生这一问题的观点进行批判。它曾一度被认为是因果历史命名理论棘手的难题之一。尽管迄今都没有就...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在阐述克里普克的专名严格性论题的基础上,特别研讨了专名的严格性与同一语句必然性的关系,以及后天必然真理思想的合理性问题;结合学界对克里普克相关思想的新近研究,从专......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在梳理克里普克逻辑悖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阐明克里普克解悖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澄清学界存在的一些误视和错解,强调《真理论论纲》在当代逻辑悖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04
围绕"专名是否有含义"这一问题,言语行动理论代表人物塞尔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贴近专名日常使用的簇描述理论,由此区分了专名理论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后期基于意向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外语学刊 年份:2009
克里普克的语言哲学新颖独特,具有高度原创性,在当代西方哲学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他所提出的许多论题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学界长期受到关注和研讨。本文在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名称的摹状词理论坚持认为名称既有含义又有指称,而因果历史理论则坚持认为 专名和自然种类名称只有指称没有含义;亚里士多德的本质理论考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本 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面对当代哲学中以各种名义出现的对于传统认识论愈益强烈的敌意和冲击,迫切需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重构,而非解构。苏珊.哈克在批判性地考察基础论和融贯论的基础上,整合出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批判性思维在当今世界发达的教学与研究体系中已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国内亦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批判性思维是一门逻辑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基于道义悖论与"道德悖论"的比较分析,论证后者不能归于严格的逻辑悖论,而应视作一种"类悖论道德困境";结合逻辑悖论社会文化功能的探讨,指明开展类悖论道德困境研究的重要价...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克里普克就必然/偶然、先验/后验、分析/综合这几对范畴作了三重划分,提出了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理论。由于以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理论为分析工具,这两种新型真理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面对当代哲学中以各种名义出现的对于传统认识论愈益强烈的敌意和冲击,迫切需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重构,而非解构。苏珊.哈克在批判性地考察基础论和融贯论的基础上,整合出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5
克里普克在中就专名问题给出了较为完整且具说服力的论证,但随后他把这套专名的理论直接推广到自然种类名称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一是因为克里普克的这种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本质主义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哲学理论,但亚氏本质主义只适于刻画类事物的本质,对个体本质无能为力。分析哲学家克里普克借助其可能世界理论提出的新本质主义弥补了亚氏本质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名称问题上,名称的摹状词理论与因果历史理论之间的争议由来已久.在系统梳理两种理论基本观点及其论证的基础上,考察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着重从语义学与语用学互补的角度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本文从现代名称理论的历史及具体争议入手,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名称理论与本质主义的密切关系,阐明明确认识本质主义论争对于正确把握现代名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逻辑学研究 年份:2009
塞尔(John R.Searle)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日常语言分析学派和言语行动(speechact)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主要研究旨趣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社会哲学。塞尔著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罗素在《论指谓》中系统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后经逐步充实形成被称为“哲学范本”的摹状词理论。但克里普克却在纪念摹状词理论提出100周年之际提出,《论指谓》“好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叶涛, 来源:学海 年份:2010
克里普克把“信念之谜”当作“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但除了坚持名称的因果理论和批判描述理论,他并没有提供该谜题的正面解决方案。“信念之谜”所涉及的,不仅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