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冰,俞运彪,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 年份:1998
为了研究白癜风的细胞免疫变化,我们应用ELJSA技术检测了41例非节段型白癜风病人及30例正常人血清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同时了血清可溶性白介系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显示白癜风病人......
[期刊论文] 作者:瞿国伟,俞运彪,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5
本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NFα,同时用体外细胞毒试验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白血病原代细胞活性,并与带路临床化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NF水平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何慧英, 曹毅, 马丽俐, 俞运彪,,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9
我们对不同病期的斑秃患者进行了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本院脱发专科门诊,系无其它疾患的青壮年斑秃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组......
[期刊论文] 作者:许冰,瞿国伟,俞运彪,张丽娟,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6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异常[1],为了进一步了解患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变化,我们应用ELISA技术对不同病程CA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2(IL-2)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了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何慧英,马丽俐,曹毅,骆丰,俞运彪,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8
测定70例斑秃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结果示斑秃患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患者明显高表静止期。而单纯斑秃组与全,普秃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表明斑秃患者存在着免......
[期刊论文] 作者:瞿国伟,俞运彪,叶绣绵,范红心,任彤,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5
本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NFa,同时用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a)对白血病原代细胞毒活性,并与患者临床化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NF水平显......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伟来,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探讨8号染色体三体(8三体)在血液病尤其是髓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38例染色体核型为8三体的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结果 38例患者中32例为髓系疾病(骨髓增生异......
[期刊论文] 作者:薛志科,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6
i(17q)是由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后,两条17号染色体长臂在中心粒对接而形成.i(17q)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或慢粒慢性期将发展为急变期的一个重要标记染色体,但在慢粒慢性期也可以检出i(17q).i(17q)不仅可以在慢粒中被检出,在其他疾病,例如急性......
[期刊论文] 作者:薛志科,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6
17例慢粒均为1995年至2005年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男7例,女10例,男:女=1:1.43.年龄13~47岁,年龄分布:10~19岁2例,20~29岁7例,30~39岁4例,40~49岁4例.临床分期:慢性期4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5例.慢粒的诊断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和中性粒细胞碱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伟来,陈志妹,金洁,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3
[会议论文] 作者:徐伟来,陈志妹,金洁,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2年浙江省内科系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94年至2001提8月门诊或住院的78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结合临床分期及IP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伟来,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4
我们对我院17例单纯的8号染色体三体(8三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探讨单纯的8三体在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薛志科,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王云贵,,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 CML 的诊断、预后和发病机制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Ph 染色体是 CML 的标志性染色体,95%的 CML...
[期刊论文] 作者:乔崇年,汤德骥,梁毅,胡振波,俞运彪,郁知非,,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1990
自从Koehler和 Milstein发明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技术以来,单抗的研究和应用已得到迅速发展。在血液系统中,利用单抗研究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规律已获得成功,并在淋巴细...
[期刊论文] 作者:瞿国伟,梁毅,汤德骥,庞兴光,郎亚民,俞运彪,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4
作者在对浙江省1985年9月发现的4例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HIV)血友病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后认为,对无症状HIV感染患者进行适当的社会隔离,积极诊治,并应用中医中药,或......
[期刊论文] 作者:夏永明,陈志妹,王焕萍,楼基余,徐欢,俞运彪,金洁,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21号染色体三体(+21)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1-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21是继8号染色体三体后的第二常见染色体三体.然而,在多数患者中,+21往往与其他染色体异常同时存在,包括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
[期刊论文] 作者:王焕萍,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倪万茂,钱文斌,金洁,,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2007
目的研究11q23异常与恶性血液病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88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70例急性淋巴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冯懿正,周杏仁,方宝山,张翔龙,马志敏,瞿国伟,俞运彪,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王焕萍,陈志妹,楼基余,徐欢,俞运彪,倪万茂,钱文斌,金洁,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通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经格列卫药物治疗后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研究,探讨ABL-BCR的表达缺失与获得性格列卫耐药的关系.方法 应用R显带...
[期刊论文] 作者:王焕萍,倪万茂,陈志妹,楼基余,徐欢,俞运彪,钱文斌,金洁,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分析21三体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采用骨髓直接法和(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共发现25例患者存在21三体,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3例,占同期进行染色体检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