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作者简介:何泽棠(1975),男,汉族,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文研究。    摘 要: 盛唐诗人李颀一生主要为道家思想所支配,加上仕途的失意,使他的心态在盛唐诗坛尤显孤寂。...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宋代是史学与诗歌注释学兴盛的年代,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表现为“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宋人注宋诗是“以史证诗”方法运用的典型,这首先表现为采用了编年笺注体例,并...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在"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李壁《王荆公诗注》晚出而博采众家之长。"宋人注宋诗"的一大特点,是寓诗学批评、研究于注释之中。李壁本人擅长诗文创作,在注释中,除详引王诗的典......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5
所谓音乐诗,是以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文学题材,赋咏音乐,包括艺术地反映乐器、乐工、乐曲或传达听者感受等方面的诗歌作品。并非凡是包含了音乐内容、以音乐为...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乾嘉考史学者沈钦韩以经史考证见长,并将这一特点贯穿于诗歌注释中。在《王荆公诗集注》中,沈钦韩针对宋代李壁《王荆公诗注》的错漏作了详尽精确的补正:首先,沈钦韩拓展了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宋人注宋诗的各个注本继承了李善的《文选注》重视征引典故出处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典故注释。首先是注重典故的字面与意义的契合,由契合程度的不同,分析用典之法。其...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朓、何逊与阴...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清代的苏诗注集大成者王文诰撰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及《总案》,以熙宁变法、元祐党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凸显苏轼的立身行事,并补正了前代苏轼年谱的错漏。王文诰针...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宋代周紫芝所撰《竹坡诗话》论诗,包含了诗歌的基本创作原则、诗歌的创作技巧、作家作品论和文体论、诗人轶闻和创作轶事等方面。其中,“诗教”为核心的创作原则是周紫芝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临汉隐居诗话》重点体现了魏泰主“优柔感讽”“余味”的诗学理论,强调诗歌应温柔敦厚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并嚼之有余味。此外,魏泰认为诗歌立意应避免与古人重复并高于古人...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盛唐诗人李颀一生主要为道家思想所支配,加上仕途的失意,使他的心态在盛唐诗坛尤显孤寂。这种心态影响到诗歌里,使他的诗歌既保留了盛唐诗歌雄浑的特征,又包含了寂寞、峭独的风格......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9
宫体诗人在参与五言诗律化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七言诗的创作,对七言诗的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改造:促使七言古诗形制定型,确立了隔句用韵、起句入韵、自由换韵、平仄韵错用的体制,...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中注者众多,且距离苏轼生活的年代较近。这些注者根据苏诗与当代史实密切相关的特点,运用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相结合的诗歌阐释方......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作为现存最早的宋代诗歌注释,任渊的《后山诗注》继承了李善《文选注》重视典故语词出处的传统,而在释意与诗学批评方面有所创新。任渊将诗集目录、作者年谱、诗歌编年考证三...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宋代是史学与诗歌注释学兴盛的年代,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表现为“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南宋施宿的《注东坡诗》题注与《东坡年谱》,采纳了陆游的观点,运用“以史证诗...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在宋代注重历史解释的学术背景下,任渊《山谷内集诗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在当代史的视野下,运用"以史证诗"来解释黄庭坚诗。三家注都将《山谷集......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乾嘉时期的学者沈钦韩善于补注经、史,尤重于地理、职官典制、史事的考据,他的这一学术特点亦贯穿于诗歌注释中。《苏诗查注补正》作为沈的代表作,对苏诗查慎行注的地理、职官典......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南宋学者胡裤著有《增广笺注简斋诗集》,该书能发明陈与义诗之意,对陈与义诗中的典故语词,能详尽准确地指出与其意义契合之出处。由此可看出陈与义的诗法渊源,即陈与义对杜甫、韩......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针对查慎行《苏诗补注》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该书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归纳,得出结论:该书的《苏诗年表》,将苏轼的各年事迹与当年重大时事加以对照,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下凸显苏......
[期刊论文] 作者:何泽棠,,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天然禅师的五言古诗,惯于模拟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曹植、左思、陶潜等汉魏两晋诗作,在效仿原作题材的基础上,突破原作的立意,阐发了自己的委心任运、无待于物的人生观,从而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