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2000
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成功选育了一个既优质又高产的面包小麦新品种“烟2801”。Yanta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邵锡珍,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对10个小麦品系的粒叶比,产量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因素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但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不显著;粒叶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牟春生,于经川,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叶片性状和粒数叶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面积与产量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穗粒数/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0
选用不同株型、叶型的小麦品种(系)10个,研究了上三叶配置比例特点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和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系)的上三叶配置比例各不相同,旗叶、倒二叶、倒三......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刘照烨,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对1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的灌浆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灌浆速度、灌浆中期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初期速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平均灌浆速度、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构成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构成指数在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该值的提高可通过杂交选择来实现。各Ⅰ值与克草粒数、经济系数和籽粒产量均呈正相......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2007
烟2415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于1996年以烟849为母本,鲁麦21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一个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面条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明,于经川, 来源:农家顾问 年份:2000
近年来,我国小麦丰收,库存积压,但优质专用小麦则供不应求。因此,我国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的优质小麦和面粉。与此同时,主要小麦出口国为了抢占我国市场,在开发优质面包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刘兆晔,等,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2
利用10个小麦品种,对单茎库、源及其比值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库性状、源性状与子粒产量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单茎库源比值与产量均呈正相关趋势。穗......
[期刊论文] 作者:赵倩,姜鸿明,于经川,,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求针对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状况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将优质、高产、抗旱、广适作为育种目标,以优质、高产、多抗小麦品系烟1933为母本,以广适小麦品系陕82-29为父本,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辛庆国,,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株高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选育矮秆和半矮秆品种是现代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小麦品种过度矮化的不利影响和适度高化的有利作用。株高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丁晓义, 于经川, 刘伟, 刘洁, 王新语,,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9
选育小麦良种是促进粮食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科学的田间去杂是保证小麦品种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必要措施。文章对小麦田间杂株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去杂的重点、适...
[期刊论文] 作者:姜鸿明,刘守贞,于经川,邹德庆,,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本文对小麦不同熟相类型花后物质运转与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籽粒灌浆开始直至成熟,绿熟型和黄熟型叶片中的光合物质向籽粒中的输入率高,而灰白熟型和早衰型不但...
[期刊论文] 作者:冯烨宏,于经川,赵明,孙亮,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20
为给山东的强筋和中强筋小麦品种生产应用和科学选育提供参考,对1999-2018年山东省审定的强筋和中强筋品种的品质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品种中籽粒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吸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孙妮娜,李林志,,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5
分析讨论了骨干亲本鲁麦13、鲁麦14的特点及在山东的育种中的应用.鲁麦13、鲁麦14不仅是优良品种,而且是优良的亲本材料,被山东的16个育种单位广泛应用.截至2013年,鲁麦13、...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刘兆晔,高华强,韩启秀,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5
为了给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连续2年用20个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小麦粒数叶比、粒重叶比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在...
[期刊论文] 作者:赵明,于经川,孙妮娜,刘洁,刘伟,王新语,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20
烟1933、烟1934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7376/74(11)为母本、掖选1号为父本多亲本复合杂交创制而成的优质高产、抗倒耐肥抗病、粒多穗大、综合性状突出的两个小麦新种质。20...
[期刊论文] 作者:殷岩, 赵倩, 辛庆国, 严美玲, 于经川,,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9
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12年到2018年,烟农19被7个省份的34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用作亲本,共育成审定品种30个,其中国审品种7...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经川,刘兆晔,姜鸿明,刘维正,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穗幅宽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也达显著水平,以上三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兆晔,于经川,辛庆国,孙晓辉,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2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4-2005年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进行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2415的平均产量、增产点率、适应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