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06
本研究借用了劳动力市场阶层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利用专项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流动及其决定机制。本文的理论假说如下:第一,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07
本文利用上海市外劳及本地居民就业调查的有关数据,计量分析了外劳和本地居民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结构,以阐明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本文的构成如下:首先,概要...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本文利用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有关资料 ,重点分析了代际职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和特性 ,并通过对收入决定模型、职业地位实现模型的推导和分析 ,说明了有关变量对个人地位形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2007
文章利用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汇总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动态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规模与地区结构的变化特征,并依据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劳动经济研究 年份:2016
近年来,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明显趋紧,人口增加减速、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就业率下降可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1988年至2010年...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11
本文利用2003年、2009年上海就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通过对比外来人口、户籍居民的从业部门、职业流动的程度与类型、教育回报率、职业流动对...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05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的家庭属性、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属性对家庭现金收入、自营工商业的行为、就业选择(就业天数和非农就业)以及工资决定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趋于瓦解。但另一...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劳动经济研究 年份:2017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城乡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中党员身份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发现:第一,党员身份对农村居民选择非农就业的促进效益较强,也较为稳......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2004
文章依据计量人口学的有关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人口迁移率与年龄、学历和职业的关系进行了详实的描述,指出有关的迁移特征、与理论模型的异同点及其形成原因,并通...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当代日本中国研究 年份:2017
中兼和津次先生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曾担任著名的一桥大学、东京大学和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包括...
[会议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2010年“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本文有两个主题:一是利用农业普查的有关数据,概括描述我国农村人口、农户劳动力及其利用情况;二是使用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揭示目前中国中部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结构,进......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城乡规划 年份:2004
本文利用包括作者参与开发的大量微观数据,动态描述上海市外来人口及农民工的总体形象,特别是他们的变化过程。全文分4个部分:①概况描述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的人口变动及其...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本文利用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有关资料,重点分析了代际职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和特性,并通过对收入决定模型、职业地位实现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说明了有关变量对个人地位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而揭示了社会转型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代际间的职业流出率和流入率因......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1998
本文主要依据各种人口调查资料,对90年代以来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利用人口迁移模型对省际间人口迁移量的要因进行了计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长期迁往乡外、县外的人口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扩大;②在迁移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2023
把基于出生地、五年前常住地、户口登记地的人口迁移分别定义为“终身迁移”、“期间迁移”和“人户分离迁移”,在释明各自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中国近40年来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基本格局和变化趋势。主要结论是:2000年以来,终身迁移人口总量快速增加,但相对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周海旺;严善平,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近几年,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在有关中小学生的成长情况和教育环境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男女生学业上的“阴盛阳衰”似乎已成为普遍现象,意即中小学男女生在智力结构、个性特点、业余爱好和发展潜能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上海7所学校1500个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严善平;周海旺,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2013
文章利用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的微观数据,对中小学生的学力分布、学力差异和学力的形成机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本地学生的学力水平明显高于外地学生,但户籍本身并不是学力差距产生的直接原因。外地学生之所以学力较差,主要是因为其父亲的学历......
[期刊论文] 作者:周海旺,严善平,周安芝,,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近几年,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在有关中小学生的成长情况和教育环境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男女生学业上的"阴盛阳衰"似乎已成为普遍现象,意即中小学男女生在智力结构、个性特点、业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