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依据各种人口调查资料,对90年代以来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利用人口迁移模型对省际间人口迁移量的要因进行了计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长期迁往乡外、县外的人口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扩大;②在迁移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迁移人口的迁出地结构和流向都在发生变化;③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总迁移人口中迁往省(市区)外的比率却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④省际间人口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省际间的人口迁移量主要受迁移人口存量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只是迁移的前提条件而非决定因素,距离的远近和成长率水平或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异分别对省际人口迁移量有负面和正面影响,但并非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amily system in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we found tha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id have strong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the family system. The family system in some rural areas
Although the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has mad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t's effectiveness is not ducky. The governments,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individuals,the three sides related to this system have not taken the benefits from the pre
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下称养老基金)的严重不足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早在1998年全国养老基金就已出现赤字,收不抵支达53亿元,1999年收支缺口更猛增到150多亿元。虽然到1999年底全国尚有养老基金滚存积余462亿元,但由于基金的赤字缺口不断扩大,仅有的一点积累有可能应付不了几年就会告罄,全国性的支付危机将不可避免地迅速成熟,如果这种情景真的出现,无疑将是一场社会大“地震”。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此,现在采取紧急对策确已时不我待,政府和研究部门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混合经济的背景下,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工作转换作为市场转型过程的外显表现,既是一种十分突出的结构性变迁,同时又反映了市场化进程中分层秩序的变化。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本文对一个全国性城市样本的工作经历数据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市场渗入过程中跨体制职业流动的研究揭示了:(1) 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后果;(2)“单位制分割”的松动与延续;(3) 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变革的阶段性。
本文通过对四省八村的调查,认为土地的缺乏是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一个充分甚至必要的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是外出务工的必要条件;是农业收入的相对低下,使农民日益倾向于非农职业,自愿放弃农业、外出务工以挣得高于农业的收入。
本文对本世纪2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综述。从20年代以来的熊彼特,经济社会学法国学派到现在的经济社会学家TR伯恩斯、R斯韦德伯格、A马尔蒂利等,对他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尽管不可能对欧洲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进行全面地综述,但也反映了欧洲经济社会学的大体轮廓。文中指出目前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主题集中在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建立,现代资本主义与政治经济,市场与交换,货币与财政制度,企业家与创新,社会福利,政策制订,消费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