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万兴生,,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1986
性比是决定昆虫种群盛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考查、了解自然条件下的雌雄比例,明确其影响因子、变动规律以及调节机理,争取按照人类的需要予以调节、控制,不论对害虫防治或...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 万兴生,,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88
性比是决定昆虫种群盛衰的重要因子之一。考察了解自然条件下的性比,明确其影响因子、变动规律以及调节机理,争取按人类需要予以调节控制,不论对害虫防治或益虫利用来说...
[期刊论文] 作者:万兴生,胡萃,, 来源:昆虫天敌 年份:1987
蝶蛹金小蜂寄生被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严重感染的菜粉蝶蛹后,出蜂数、羽化率和性比分别由对照组的22.3头/蛹、99.8%和92.1%,下降至5.7头/蛹、51.6%和79.7%。由这些蛹育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万兴生,, 来源:昆虫天敌 年份:1986
经紫外扫描分析,在PbGV较敏感的250~270nm波长范围内,黑色素与黑染料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较强,其中前者的作用又比后者约强一倍。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在PbGV包涵体悬浮液中加入...
[期刊论文] 作者:万兴生,胡萃,,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1985
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对菜粉蝶(Artogeia rapae)幼虫的毒力很强,是菜粉蝶生物防治的有效作用物。多年来,对该病毒有许多研究,但对寄主感病后,在取食、生长及发育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万兴生,胡萃,李德葆,,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7
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和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的包涵体、病毒粒子和核衣壳在形态上相似。它们的包涵体在血清学上属同型,包涵体蛋白在电泳分析时均...
[期刊论文] 作者:朱俊庆,万兴生,胡萃,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89
茶斑蛾Eterusia aedea L.又称茶柄脉锦斑蛾,是我国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印...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赵典虞,万兴生,,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1985
菜粉蝶(Artogeia raPae)与大菜粉蝶(Pierisbrassicae)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如何安全、经济、有效地予以防治是蔬菜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一个课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赵典虞,万兴生,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5
试验表明:影响病毒产量最主要的因子是饲毒时寄主幼虫的虫龄,其次是病毒浓度。此外,病毒浓度与虫龄的组合和病毒浓度与饲毒持续时间的组合,也都有显著的影响。在4龄后期采用1...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万兴生,虞子法,俞伯良,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5
经菜粉蝶幼虫增殖的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其包涵体为卵圆至椭圆形颗粒,不易为电子束所透射;病毒粒子略呈杆状,稍弯曲,脂膜内外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核衣壳杆状,较直。病...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万兴生,叶恭银,沈志成,吴晓晶,朱俊庆,商建农,张爱兰,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7
影响木橑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CpNPV)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饲毒时宿主幼虫的虫龄,而饲毒浓度、饲毒持续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本试验中,虫龄与病毒浓度的最佳组合是六龄初期...
[期刊论文] 作者:胡萃,刘讯洪,丁林贤,万兴生,邬贵阳,楼曼庆,俞伯良,吕老虎,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田同试验结果表明: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防治甘蓝地上菜粉蝶幼虫的最低有效剂量在2.3×10~(10)~3.4×10~(10)颗粒体/亩之间;病毒的喷布应在寄主卵与低龄幼虫的高峰期进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