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 晰, 来源:中华儿女·青联刊 年份:2008
麟看来,那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而是他的心态,取决于他是否仍怀有对生命的激情。让麟感到庆幸的是:他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共青团和青联事业。在这里,他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麟行事颇为低调,平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对于与他很有缘分的《中华儿女》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信与王褒同样由南入北,二人的诗歌中都由现实的羁旅处境引发出了人生的“失路之感”,但史书对信与王褒的评价却并不相同,信可以说是成了“羁旅”的代名词,而王褒则被认为是...
[学位论文] 作者:郑颖,,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08
肩吾、信父子是梁朝著名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数量较多、质量较高,本文对二者现存的诗歌进行具体的分类与比较研究。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简述目前二者诗歌的...
[学位论文] 作者:张苏榕,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8
信的一生可以公元554年(梁元帝承圣三年)入北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信后期的情感、思想与行为充满了矛盾。信一直眷恋着故土,并因屈事魏周而忏悔,但信并没有因为这种...
[学位论文] 作者:张清, 来源:宁夏大学 年份:2008
信后期生命历程发生转折,他饱受罹乱,连遭变故;入北之后,流寓北方,终生未归。目前对信后期的研究多着眼于他的仕历、作品的考证以及思想、感情、风格意蕴的分析。本文在现有成...
[期刊论文] 作者:黄红珍,丁宜华,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08
岭自古便以多梅而闻名天下。岭寒梅不仅有着"南枝落,北枝开"的奇异现象,而且岭上的梅景更是异常壮观、秀色迷离、独具特色,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逾岭者驻足欣赏,题诗咏赞。...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娟,, 来源:作文世界(中学版) 年份:2008
信是中国文学史上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又是唐诗的先驱者。他的作品,以清新绮丽、悲壮老成、纵横恣肆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 letter is a masterpiece of Southern an...
[期刊论文] 作者:陈舒,,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08
肩吾,字子慎,南朝梁代南阳新野人。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宫体诗创作的领袖之一。肩吾文才出众,与梁武帝、简文帝、梁元帝多有唱和,深为当朝所赏接。不仅如此,他与其子信、徐摘...
[期刊论文] 作者:孙冬雪,,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08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麟...
[期刊论文] 作者:宜年,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08
20世纪80年代,台湾画家陈瑜女士曾赠送给长荣先生一幅中堂(见附图),画面构图、运笔、设色中规中矩,意境、气韵、神采直逼古人。福建师范大学名国画家、教授梦彦先生评价此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雄, 云,,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8
目的:介绍云切脉针灸治疗癌症的学术思想。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学。结论:云认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想核心是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抗癌,符合中医整体观和...
[期刊论文] 作者:宜年,,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08
家父长荣,历任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主任,福建中医学院院长、教授。1979至1981年间,承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之约,长荣先生曾经陆续撰写了20篇中医药知识小品由该...
[学位论文] 作者:何世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8
本论文运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从“接受”的角度研究信及其诗赋,主要探讨南北朝至宋代信诗赋的接受与研究,并对信诗赋接受的三个中心论题——“乡关之思”、“...
[期刊论文] 作者:敏洪,, 来源:商界(评论) 年份:2008
敏洪的新东方美国上市,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受到热捧,股价上涨强劲,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然而,他的工作与生活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湘文,,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8
1982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央党校文史资料室、北京人民出版社等先后派员来沪向我母亲了解先父颂华生前与瞿秋白、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交往。中央电视...
[期刊论文] 作者:鲍远航,,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仲雍《湘州记》,是较早的中国古代地记作品,殷芸《小说》、郦道元《水经注》等多引此书,可见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湘州记》的作者为穆之,字仲雍,为东晋或晋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健,安东,,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8
2007年12月21日,在江苏南通启秀中学,李南老师从教五十年庆祝活动暨李南教育教学思想与实践研讨活动隆重举行。李南是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
[期刊论文] 作者:卢忠胜,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2008
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南北赋风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由南入北后写下的文情并茂、高视六代、彪炳千秋的优秀作品。...赋中流露出强烈的功业意识和入世精神,从一个方面表明儒家思想文化对信辞赋创作的深刻影响,体现了信辞赋创作中的儒家文化取向。    ...忧时伤国的深重情怀与国破家亡的沉痛反思    信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对于江山社稷国运的兴衰有着深切地关注。从《哀江南赋》中可以明确感受到他...
[期刊论文] 作者:罗书华,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内容提要 信与颜之推是北朝散文学的重镇。信以创作见长,颜之推的理论有特点。信的散文写作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作以宫体文为主,后期作品由前期的轻美流丽一变而为沉重深情,境界幽深而阔大。...
[期刊论文] 作者:蒙丽静,赵晓洁,,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信42岁出使北朝后,便羁留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北朝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人评价“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东”。从他的心态变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