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不同容量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2018年5月至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低浓度高容量组(L)及高浓度低容量组(H)(每组50例),两组常规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L组:泵速5 ml/h的0.06%罗哌卡因;H组:泵速2 ml/h的0.15%罗哌卡因。镇痛泵参数恒定,不可自控。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情况(下肢肌力恢复时间、排气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H组比较,L组术后下肢肌力恢复时间、排气、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均P<0.05),术后4、8、12、24 h的VAS评分更低(均P<0.05)。两组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与高浓度低容量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相比,低浓度高容量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能提供更好镇痛效果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是更符合ERAS理念下的镇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