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MF/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来源 :塑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碳纳米管(CNT)作为核,密胺树脂(MF)作为壳,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化碳纳米管(CNT-MF),并将包覆后的碳纳米管作为填料添加到硅橡胶泡沫中,制备了CNT-MF/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探讨了核/壳质量比对微胶囊化碳纳米管的包覆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微胶囊化碳纳米管用量对硅橡胶泡沫泡孔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微胶囊化碳纳米管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大泡孔的存在和泡孔面积有利于材料介电性能的提高.当核/壳质量比为1∶10的微胶囊化碳纳米管添加量为15 phr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表现最佳,此时复合材料在1 kHz的介电常数为26.34,介电损耗仅为0.0136.
其他文献
将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和一种高效9,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D-bp)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引入到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环氧树脂,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有机-无机杂化环氧树脂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当磷含量仅为0.25%时,有机-无机杂化环氧树脂的阻燃级别能达到UL94 V-0级,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总热释放量(THR)和有效燃烧热(EHC)为515.7 kW/m2、157.2 MJ/m2和23.9 MJ/kg,
针对滑块盖板曲面分型面,三维空间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的结构难点,提出了斜抽芯方向与主开模方向一致的减少斜抽芯数量的方法,成功将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简化为4方位斜向侧向抽芯.设计了T型块内侧斜向抽芯机构、斜导柱外侧斜向抽芯机构.为配合二次抽芯,模具采用动模一侧二次分型.为完成二次分型,设计了顺序定距分型机构和推出机构随行机构.经试模,该模具工作可靠,满足实际要求.
第三单体的添加通常会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选取第三单体类型相同但含量不同的三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广角衍射分析(WAXD)、小角散射分析(SAXS)、偏光显微(POM)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晶行为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 表明,随第三单体含量的增加,ETFE主链上会引入更多短支链并使支化度提升,这使得材料的结晶行为受到明显抑制并使结晶度下降,进一步地会形成更多排列不规则的破碎片晶并使材料无法生长出规则球
在不添加吸收剂的条件下,使用1910 nm半导体激光器对同种聚碳酸酯(pC)透明塑料板材进行了激光透射焊接实验.分析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及线能量等参数对试件焊接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焊接效果理想的试件的工艺参数.结果 证明,最佳线能量为2.5 J/mm,此线能量下获得的试件形貌规整、拉断力大,焊接效果理想.保持最佳线能量不变,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得到的多组试件的焊接效果基本一致,在激光功率为30 W,焊接速度可达到12 mm/s且焊接效果较为理想.
讨论了聚乙烯醇(PVA)作为水溶性载体材料,在熔融沉积成型(FDM)三维打印中用于复杂的或镂空产品的支撑部分的应用.首先介绍了PVA材料在FDM打印挤出的难点,然后使用自主研制的PVA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优化PVA作为支撑材料的最佳打印参数等.实验采用双喷头FDM打印设备,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改变挤出温度、打印平台温度、水溶剂温度和浸泡时间4个参数,优化了PVA与ABS结合打印参数和溶解参数,得到PVA材料的最佳打印温度范围195~205℃,打印平台温
以可膨胀石墨/甲基膦酸二甲酯体系为基础,引入3种典型的聚磷酸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制备了聚磷酸盐/磷酸酯/可膨胀石墨三元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材料.探究了典型聚磷酸盐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提效作用,对燃烧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在3种聚磷酸盐提高极限氧指数和降低热释放作用的比较中,APP<PAPP<MPP;在抑烟性能方面,APP起到负面作用,而PAPP和MPP均能够降低烟和一氧化碳的释放.同时,3种聚磷酸盐的加入不会明显
采用聚磷酸铵(APP)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并进一步制备出聚磷酸铵改性氮化硼(BN@APP)/水性聚氨酯(WPU)复合材料.结果 表明,当BN@APP的添加量为0.75%时,BN@APP/WP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是未改性WPU拉伸强度的2.2倍,这是因为BN@APP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与基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随着BN@APP添加量的增大,BN@APP/WPU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焰蔓延指数逐渐降低,表明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能不断提升.当BN@APP的用量为1%时,BN@APP/WPU复合材料的热释放
等规聚丁烯-1 (iPB-1)是一种优异的管道材料,特别适合制备薄壁小口径受压管材,iPB-1树脂近年已逐步国产化,但耐长期静液压定级实验评估长期使用寿命时仍有不足.经考察并对比Basell公司进口和国产两种iPB-1管材料在模拟长期静液压实验的95℃热水和空气气氛常压热烘条件下氧化诱导时间和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国产iPB-1管材料短期耐水抽提性优于进口料但空气气氛下的耐热老化性略显偏弱,国产料改性后在95℃热水中4000h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优于进口料而杨氏模量偏低,有更突出的强度和韧性优势.
依据颜色互补原理,以聚乙烯醇(PVA)为基材,黄颜料为蓝光吸收剂,制备具有屏蔽蓝光特性的PVA基功能薄膜.通过调控黄颜料的种类和含量,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黄颜料对蓝光屏蔽性能和薄膜透光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晒黄的蓝光屏蔽性能最佳,且当其含量为0.5%时,蓝光屏蔽性能达到饱和状态.
采用碱性蚀刻液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蚀刻方法对遮光片内孔壁进行消光处理,实验设置预实验和正交试验法,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预实验对PET膜进行蚀刻,再对遮光片进行消光.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PET膜的透光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过蚀刻后的遮光片是否呈现出凹凸雾面状态.结果 表明,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蚀刻后的PET膜较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液蚀刻后PET膜透光率低,且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液蚀刻的PET膜透光率较原PET膜的透光率相差不大,且经氢氧化钠蚀刻后的遮光片内孔壁呈现凹凸雾面状态.当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