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不仅承载着美国民众摆脱金融危机的诉求,而且其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大力兜售的“绿色经济运动”(GreenEconomy Act)也寄托着复兴经济的希望,毕竟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以开发新能源和节能为主题的“绿色新政”将被看作是未来美国经济成长的最新动力。
绿色与经济
与美国历届总统相比,黑人出身的奥巴马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情有独钟,以致在他的施政纲领和经济刺激计划中随处可见“绿色”的影子。——绿色大气。在奥巴马看来,经济发达的美国理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奥巴马表示就任后将积极投身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谈判,并且美国不再推拖加入《京都议定书》。不仅如此,奥巴马还提出了有关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实施步骤:首先是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其次是每年制定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
——绿色农业。美国的农业经济虽然比重不高,却是美国高科技及其它相关行业产业链里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推行绿色生物能源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和支持无疑是最关键的。因此,奥巴马执政后除了继续对农业的环保和绿色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外,还将进一步废除有害的化肥和农药,发展安全低毒的化肥和农药,研发产量更高和具有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另外,作为乙醇燃料的支持者,奥巴马虽然认识到了乙醇生产减轻了美国石油供应的压力,但也清楚地看到了乙醇生产对于农业生态的冲击。因此接下来奥巴马将尽量削弱对乙醇的生产规模,转而大力投资下一代的高级生物燃料,如用柳枝稷和木屑等制造纤维素乙醇。奥巴马就此明确了一个目标:到2013年首次生产20亿加仑的高级生物燃料,并确保更多的当地农场和当地炼油厂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新产业中来。
——绿色汽车。为了减少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奥巴马提出了汽车行业节能性产品的再造与替代开发计划,即用10年约1 500亿美元资金来发展无污染的混合性机动车,目标是到201 5年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期间美国汽车的油耗效率每年提升4%。
——绿色建筑。首先,奥巴马将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包括对白宫进行节能改造;其次,将推动全国的学校设施升级,通过节能技术建设成“21世纪”学校;再次,要对全国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原有的采暖系统,代之以节能和环保型新设备。
——绿色电力。奥巴马提出,美国将投资像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到2012年,美国10%的电力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这个比例则将提高到25%,四年内将以再生能源供应美国电力的四分之一。此外,美国还将开拓使用核能的更为安全的途径。目前,核能实际上已占美国无碳电力的70%以上,奥巴马为此决定将确保所有的核材料在国内和全世界获得存储、保护和记录,不应有任何的捷径或管理漏洞。
显然,奥巴马要在美国打造出工业革命以来罕有的绿色经济。根据奥巴马的构想,更清洁的能源结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遍及经济与生活各个方面,若运用得当,足以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确,奥巴马的设想不是空穴来风。如在美国,仅生物燃料产业已经为GDP贡献了177亿美元,创造了15万个就业机会。
天时与政通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信息技术时代,人类深刻地品尝到了工业污染和网络泡沫破灭的痛苦。同样,由美国引爆且已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以追求短期经济收益的经济动力机制创新不仅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因此,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外部(环境)成本较小的持续性成长引擎之上。依此分析,奥巴马的“绿色经济运动”无疑具有应运而生的意义。
事实上,几乎与奥巴马即将起动的“绿色经济运动”同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日前正式提出了“绿色新政”概念,呼吁全球领导人在投资方面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项目,以修复支撑全球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潘基文将“绿色新政”比作“罗斯福新政”,目标是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值得奥巴马庆幸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都对他的“绿色行动”表示出了积极的支持态度,而且包括英法日在内的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拯救经济计划中不约而同地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当然,奥巴马“绿色行动”的支持力量主要来自美国国内——
首先,奥巴马的“绿色行动”源头之一是自克林顿和戈尔时代以来所形成的民主党精神遗产,奥巴马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绿色行动”肯定能得到包括塞拉俱乐部,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蓝绿联盟、劳联-产联等在内的许多美国民间组织的支持。
再次,受风险投资的青睐。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全球“绿色经济”已处于萌芽阶段。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企业家、金融家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采取新的行动。而资料表明,目前美国投资者对“清洁技术”的兴趣仍然强劲,仅2008年前9个月,风险投资者已投入了66亿美元,比2007年全年总和高出10%。
最后,美国民众的支持。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小组日前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有69%的受访者不满当前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迟缓动作;5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政府投资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省能源,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商品价格;2/3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能源转向替代能源,不仅不会损害经济,而且还可以节省资金。
也正是获得了非常宽厚的时代背景和众星捧月般的支持力量,看准了绿色目标的奥巴马无疑会踩大政策的油门。日前,奥巴马推出了一项涉及资金高达5000亿至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绿色因素每年开支至少150亿元,即未来十年美国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的1 500亿美元,可以为美国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另外,为了刺激汽车使用新能源,奥巴马将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同样,为了驱动数十万家庭安装“精明咪表”监督并降低能源用量,美国政府准备开支数十亿美元补助州和地方政府用于电力基础设施的替代和安装。
博弈与变数
从现在看来,奥巴马的“绿色行动”还处于构想阶段,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他在将来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推动这一构想的逐步实施。但是,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民主和权力分散的社会里,在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下滑态势的背景下,“绿色经济”要想取得非常圆满的效果恐怕并非易事。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的约束。由 于政府投资绿色能源开发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且政府投资的目的是吸引商业资本进入以产生“乘数效应”,但是,这种政策杠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业环境的宽松和投资收益的明确。然而,在目前全球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商品消费在削减,能源价格也在下滑,这必然会大大阻碍新的能源替代品的发展。核能工厂太阳能发电基地、风力发电基地、乙醇生产、电力或氢燃料动力汽车的研发以及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巨大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在短期内难以收到回报。研究表明,再生能源替代品只有在国际油价位于140美元/桶时才具有商业意义,当油价降至70美元/桶以下时,它就不具备任何商业意义。现在,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桶的最高价已经跌破50美元/桶,除风险资本外,其他商业资本未来是否大举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回报的新能源产业还充满变数。
第二,美国经济自身的约束。对于奥巴马来说,任职期间最大的任务就是带领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实现经济风向标的好转,然而,“绿色行动”是否能达到这一目的却充满了悬念。首先,“绿色经济”具有“挤出效应”。在美国政府财力已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资金投放到“绿色领域”,意味着其它经济部门的所需投资受到削减,从而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复苏。即便是美国可以通过美元贬值获得庞大投资资本,但美元贬值的代价是美国未来通胀风险的放大和金融霸主地位的渐失。而这显然是奥巴马政府不愿看到的。其次,“绿色经济”存在“对冲效应”。奥巴马的“绿色”政策集中体现在限制排放和实施补贴两大作用力上,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实现,但同时也必然给传统产业形成冲击。如补贴节能汽车的开发和给购买低排放量汽车的消费者减税,无疑将大大损害石油公司的利益。这种状况必然使本已势微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三是“绿色经济”存在“时滞效应”。无论是开发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还是大幅降低碳排放,事实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在油价、天然气价格全面暴跌时,白宫新主人要想说服习惯了传统消费方式的美国民众用清洁能源取而代之更需时日。当然,包括奥巴马本人在内的美国政府可以说有足够的耐性,但急需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却承受不了漫长的等待。
第三,“清洁能源”历史阴影的干扰。美国政府发展“清洁能源”的干预记录一直很不乐观。在卡特总统时代,合成燃料公司花费超过730亿美元却没有生产出任何有商业价值的煤炭液化燃料,同时酒精和其它非石油燃料也没有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在克林顿时代,民主党政府也非常关注温室气体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议题,但受财政预算不足和电力部门重组等因素的干扰最终也没有作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洁能源”投资经常受到财政鹰派的抵制。2004年,参议员马侃几乎是单手阻止了1000亿美元的能源计划,他称对酒精和其它替代能源的数百亿美元补贴几乎就是对特殊利益团体白花钱。一年之后,那一法案再度提出但开支减少一半,多数资金至今还没有支付。无独有偶,2008年年初,一项类似的环保法案也被国会快速否决。因此,在美国财政日显羞涩的今天,奥巴马试图向“绿色经济”大把撒钱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绿色与经济
与美国历届总统相比,黑人出身的奥巴马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情有独钟,以致在他的施政纲领和经济刺激计划中随处可见“绿色”的影子。——绿色大气。在奥巴马看来,经济发达的美国理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奥巴马表示就任后将积极投身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谈判,并且美国不再推拖加入《京都议定书》。不仅如此,奥巴马还提出了有关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实施步骤:首先是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其次是每年制定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
——绿色农业。美国的农业经济虽然比重不高,却是美国高科技及其它相关行业产业链里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推行绿色生物能源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和支持无疑是最关键的。因此,奥巴马执政后除了继续对农业的环保和绿色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外,还将进一步废除有害的化肥和农药,发展安全低毒的化肥和农药,研发产量更高和具有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另外,作为乙醇燃料的支持者,奥巴马虽然认识到了乙醇生产减轻了美国石油供应的压力,但也清楚地看到了乙醇生产对于农业生态的冲击。因此接下来奥巴马将尽量削弱对乙醇的生产规模,转而大力投资下一代的高级生物燃料,如用柳枝稷和木屑等制造纤维素乙醇。奥巴马就此明确了一个目标:到2013年首次生产20亿加仑的高级生物燃料,并确保更多的当地农场和当地炼油厂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新产业中来。
——绿色汽车。为了减少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奥巴马提出了汽车行业节能性产品的再造与替代开发计划,即用10年约1 500亿美元资金来发展无污染的混合性机动车,目标是到201 5年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期间美国汽车的油耗效率每年提升4%。
——绿色建筑。首先,奥巴马将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包括对白宫进行节能改造;其次,将推动全国的学校设施升级,通过节能技术建设成“21世纪”学校;再次,要对全国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原有的采暖系统,代之以节能和环保型新设备。
——绿色电力。奥巴马提出,美国将投资像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到2012年,美国10%的电力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这个比例则将提高到25%,四年内将以再生能源供应美国电力的四分之一。此外,美国还将开拓使用核能的更为安全的途径。目前,核能实际上已占美国无碳电力的70%以上,奥巴马为此决定将确保所有的核材料在国内和全世界获得存储、保护和记录,不应有任何的捷径或管理漏洞。
显然,奥巴马要在美国打造出工业革命以来罕有的绿色经济。根据奥巴马的构想,更清洁的能源结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遍及经济与生活各个方面,若运用得当,足以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确,奥巴马的设想不是空穴来风。如在美国,仅生物燃料产业已经为GDP贡献了177亿美元,创造了15万个就业机会。
天时与政通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信息技术时代,人类深刻地品尝到了工业污染和网络泡沫破灭的痛苦。同样,由美国引爆且已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以追求短期经济收益的经济动力机制创新不仅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因此,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外部(环境)成本较小的持续性成长引擎之上。依此分析,奥巴马的“绿色经济运动”无疑具有应运而生的意义。
事实上,几乎与奥巴马即将起动的“绿色经济运动”同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日前正式提出了“绿色新政”概念,呼吁全球领导人在投资方面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项目,以修复支撑全球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潘基文将“绿色新政”比作“罗斯福新政”,目标是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值得奥巴马庆幸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都对他的“绿色行动”表示出了积极的支持态度,而且包括英法日在内的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拯救经济计划中不约而同地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当然,奥巴马“绿色行动”的支持力量主要来自美国国内——
首先,奥巴马的“绿色行动”源头之一是自克林顿和戈尔时代以来所形成的民主党精神遗产,奥巴马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绿色行动”肯定能得到包括塞拉俱乐部,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蓝绿联盟、劳联-产联等在内的许多美国民间组织的支持。
再次,受风险投资的青睐。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全球“绿色经济”已处于萌芽阶段。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企业家、金融家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采取新的行动。而资料表明,目前美国投资者对“清洁技术”的兴趣仍然强劲,仅2008年前9个月,风险投资者已投入了66亿美元,比2007年全年总和高出10%。
最后,美国民众的支持。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小组日前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有69%的受访者不满当前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迟缓动作;5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政府投资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省能源,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商品价格;2/3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能源转向替代能源,不仅不会损害经济,而且还可以节省资金。
也正是获得了非常宽厚的时代背景和众星捧月般的支持力量,看准了绿色目标的奥巴马无疑会踩大政策的油门。日前,奥巴马推出了一项涉及资金高达5000亿至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绿色因素每年开支至少150亿元,即未来十年美国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的1 500亿美元,可以为美国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另外,为了刺激汽车使用新能源,奥巴马将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同样,为了驱动数十万家庭安装“精明咪表”监督并降低能源用量,美国政府准备开支数十亿美元补助州和地方政府用于电力基础设施的替代和安装。
博弈与变数
从现在看来,奥巴马的“绿色行动”还处于构想阶段,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他在将来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推动这一构想的逐步实施。但是,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民主和权力分散的社会里,在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下滑态势的背景下,“绿色经济”要想取得非常圆满的效果恐怕并非易事。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的约束。由 于政府投资绿色能源开发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且政府投资的目的是吸引商业资本进入以产生“乘数效应”,但是,这种政策杠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业环境的宽松和投资收益的明确。然而,在目前全球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商品消费在削减,能源价格也在下滑,这必然会大大阻碍新的能源替代品的发展。核能工厂太阳能发电基地、风力发电基地、乙醇生产、电力或氢燃料动力汽车的研发以及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巨大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在短期内难以收到回报。研究表明,再生能源替代品只有在国际油价位于140美元/桶时才具有商业意义,当油价降至70美元/桶以下时,它就不具备任何商业意义。现在,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桶的最高价已经跌破50美元/桶,除风险资本外,其他商业资本未来是否大举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回报的新能源产业还充满变数。
第二,美国经济自身的约束。对于奥巴马来说,任职期间最大的任务就是带领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实现经济风向标的好转,然而,“绿色行动”是否能达到这一目的却充满了悬念。首先,“绿色经济”具有“挤出效应”。在美国政府财力已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资金投放到“绿色领域”,意味着其它经济部门的所需投资受到削减,从而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复苏。即便是美国可以通过美元贬值获得庞大投资资本,但美元贬值的代价是美国未来通胀风险的放大和金融霸主地位的渐失。而这显然是奥巴马政府不愿看到的。其次,“绿色经济”存在“对冲效应”。奥巴马的“绿色”政策集中体现在限制排放和实施补贴两大作用力上,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实现,但同时也必然给传统产业形成冲击。如补贴节能汽车的开发和给购买低排放量汽车的消费者减税,无疑将大大损害石油公司的利益。这种状况必然使本已势微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三是“绿色经济”存在“时滞效应”。无论是开发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还是大幅降低碳排放,事实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在油价、天然气价格全面暴跌时,白宫新主人要想说服习惯了传统消费方式的美国民众用清洁能源取而代之更需时日。当然,包括奥巴马本人在内的美国政府可以说有足够的耐性,但急需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却承受不了漫长的等待。
第三,“清洁能源”历史阴影的干扰。美国政府发展“清洁能源”的干预记录一直很不乐观。在卡特总统时代,合成燃料公司花费超过730亿美元却没有生产出任何有商业价值的煤炭液化燃料,同时酒精和其它非石油燃料也没有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在克林顿时代,民主党政府也非常关注温室气体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议题,但受财政预算不足和电力部门重组等因素的干扰最终也没有作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洁能源”投资经常受到财政鹰派的抵制。2004年,参议员马侃几乎是单手阻止了1000亿美元的能源计划,他称对酒精和其它替代能源的数百亿美元补贴几乎就是对特殊利益团体白花钱。一年之后,那一法案再度提出但开支减少一半,多数资金至今还没有支付。无独有偶,2008年年初,一项类似的环保法案也被国会快速否决。因此,在美国财政日显羞涩的今天,奥巴马试图向“绿色经济”大把撒钱恐怕也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