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ge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中微阅读逐渐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主流方式,对现代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微阅读时代中,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方式同样发生了一定变化,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各类文献信息的承载体,在这一大环境下也暴露出读者服务方面的不足。唯有主动拥抱这一阅读方式的变化,通过读者服务的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时至2017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7.8亿人次,其中16—40岁年龄段人群占到總人数的78%,可见我国网民整体呈年轻化分布。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对传统阅读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加之各类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更加短小、便捷的资讯获取方式——微阅读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只需通过智能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便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其阅读方式自然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这种微阅读时代的来临也就给原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一定冲击。所以,面对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面需要极力创新以确保与当下微阅读时代特性相符,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将针对于此展开深入探析。
  一、微阅读概述
  微阅读实际上属于现代生活发展与数字化技术进步的新兴产物,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通过对微阅读这一行为进行分析,可总结出其主要三个特征。一是突破纸质化局限。得益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利用智能终端便能进行知识信息的接收与制作,大大提高了阅读资源的生产效率,也促进了微阅读的快速发展。二是突破时空局限。正因为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现如今人们通过手机便能接收到各类信息源,所以在任何时间与空间都能进行阅读。三是时间碎片化。微阅读与传统阅读行为相比,其时间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分布,这种随机分布的时间规律,也意味着微阅读属于一种浅层次的阅读行为。
  二、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微阅读时代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作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机构,在读者服务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一,纸质图书闲置率逐年提高。随着微阅读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他们更愿意通过电脑、手机去接受与阅读各类信息,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更加便捷,并且信息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深受大学生欢迎,从而导致到图书馆读书的学生出入人数不断下降,随之而来的便是纸质图书的闲置率不断增高。比如,某高校图书馆在2006年的图书借阅总数为108万册,但到2016年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数已降至62万册,为10年来最低值。其二,传统阅读服务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虽然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也积极开展了数字化资源建设以及自助图书借阅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但究其实质依旧停留在“物”的转变,而对“人”的需求有所忽视。高校图书馆最要读者群体为当代大学生,面对他们日渐多元化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并未与时俱进展开阅读推广服务,导致许多大学生对如何使用图书馆所构建的数据库去获取文献资料一无所知,直到写毕业论文要下载文献时才会急切地去学习如何使用。
  三、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
  (一)创新基于微阅读的服务理念
  微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有着广大的用户基础,其受欢迎程度非常高且后续发展生命力极为旺盛。高校图书馆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不应心生抵制,应当主动拥抱时代变化,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读者的需求,关注其成长,对微阅读的阅读方式进行内化利用,摆正自己在微阅读时代中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此外,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现有资源应当进行整合,迎合当代读者的需求将其更乐于接受的信息以微阅读形式进行渗透,从而吸引更多读者走入图书馆。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有意识地培养读者的参与积极性与共享意识,应当多与读者展开沟通交流,尤其是在服务模式、资源建设等工作方面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多听取大学生群体的意见,通过“你买书,我买单”“一人、一书、一故事”等活动的开展去构建读者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对走入图书馆进行阅读更感兴趣,提高用户粘性。
  (二)创新基于微阅读的服务方式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对于读者服务这方面都非常重视,这与其自身价值体现息息相关。不过,在微阅读时代来临之前,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明显的单向性,即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会因为读者的需求而刻意转变,图书馆提供什么服务,读者则被动接收什么服务。然而,在微阅读时代,两者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更多像是一种交互式关系,读者希望能够通过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送找到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信息,而高校图书馆也希望阅读推送更具针对性与效率。因此,在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对自己的服务方式有所创新,唯有构建交互效果更好的读者服务平台,才可确保阅读推送服务效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进行在线互动平台的构建实际并无太高技术难度,因此图书馆可构建进行阅读信息推送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与读者展开实时交流,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展开更具针对性的阅读推送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借阅信息展开分析挖掘,向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学生实现精准推送,既确保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符,也避免了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检索,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在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提供互动渠道,对最新更新的文献进行推送,向读者提供知识导航与预约服务。
  (三)创新基于微阅读的服务内容
  微阅读属于一种发展速度极快的新生事物,虽然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非常高,因此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对这一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在读者服务内容方面也要进行必要创新。正如上述所言,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去展开“微推荐”,将许多具有价值的图书信息以更加生动、简洁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实际上这一做法在全国各大高校均有实行,并且都取得了不错效果,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阅读习惯极为相符。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结合本校大学生的微阅读习惯展开“微书评”比赛活动,具体来讲即是针对专业的不同去设置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在微阅读的同时发表自己的微书评,同时还可诚邀该专业专家学者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同时在奖项的激励下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展开“微采购”活动,目的在于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过去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中,主要由图书馆内部采购人员去规划采购书目的数量与类型,然而采编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无法一一判别所采购图书的实际学术价值,造成许多图书闲置率较高,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而通过“微采购”,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互动平台去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倘若没有学生所需图书的馆藏,则应立即进行图书采购,倘若学生对某一部分图书需求量大,则需要进行数量补充,如此一来便能有效提高图书流通率,这是应对目前纸质书利用效率低的有效策略。   (四)创新基于微阅读的阅读引导服务
  微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一定要主动迎合这一发展趋势,做好微阅读时代的读者服务工作,并且还需对大学生的微阅读习惯进行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上,微阅读作为当下大学生最为喜爱的阅读方式,有利也有弊。其中,有利的一方面即是阅读更加便捷有效,可让大学生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有弊的一方面则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内容毫无“营养”,甚至与健康价值观念相违背,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微阅读作为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浅层性阅读,在连贯性、深入性、系统性方面表现不足,学生无法有效巩固与吸收专业知识。在当前的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创新自身的阅读引导服务工作,基于读者阅读兴趣出发,制作出更现代化、更时尚的微阅读导读信息,以易于大学生读者接受的方式进行阅读指导。还可开展诗词大会、成语大赛、读书推介会等活动,并且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将读者的读书感受进行分享,为大学生的阅读起到正向引导。同时,在图书馆的阅读大厅内,还可将许多经典读物摆至醒目位置,在无意识中去影响学生对读物的选择,这也是对学生阅读引导的创新之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阅读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大学生在这一时代中的阅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然而,任时代如何变化,人们通过阅读的方式去获取信息,满足求知欲望的最终目标并不会发生改变,所以这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因此,在微阅读时代中,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坚持以服务师生需求为目标,主动应对微阅读时代的来临去进行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科研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国帅.全民阅读背景下农民工阅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9):120-122.
  [2]耿靜.全民阅读背景下社区阅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7):105-107.
  [3]于治鳞.微阅读时代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2):82-84.
  [4]张珠江.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阅读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2):42-43.
  [5]朱立红,张萌,康璇.微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1):123-124.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上网浏览新闻与分享有趣的故事,已经成了现代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愈加明显,而且趋于低龄化,网络语言也随着发展起来,而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汉语词汇的影响较为明显。文章就新时期网络语言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词汇;影响;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与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都是贼。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他们就这样幸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发端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彼时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埃德蒙·柏克提出了朴素但较为完整的保守主义观点,因此被后世视为保守主义的始祖。柏克在1790年出版的《法国革命论》一书被公认为是保守主义诞生的标志。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柏克以激情澎湃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击了法国大革命的种种原则,他甚至把法国大革命看成是人类罪恶的根源,是骄傲、野心、贪婪和阴谋诡计集大成
“从今天开始,不准你再踏出家门半步。”这是妈妈严厉的声音。“我的事情不用你管!”我狠狠地回答,之后“砰”的一声摔门而去。所有的声音都在这一刻静止了。正在气头上的我,才不管刚刚说的话是否伤了妈妈的心。  无意间,我一回头,看见妈妈正远远地看着我,眼神里布满了忧伤。我的心不由得一震。  我独自一人走在田间小路上,抬起头看那往日和煦的阳光。它何时变得这么刺眼了?我下意识地用手遮挡,可它却还是透过了指缝,
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需求日趋主动,创新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在散文的创作上也颇有造诣,他的散文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他通常在用一个战士的视角来观察我国动荡不安的社会变迁,并
摘 要: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的热点,而研究范式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不断成熟的认知语言学也在为二语习得理论提供着新思路、新视角。文章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隐喻理论出发,探讨隐喻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影响和运用,将这一研究范式的现状做一个系统的总结。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和重视,促进汉语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认知隐喻;二语习得;隐喻功能;汉语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朗恩·约瑟夫博士忐忑不安地走到银幕前.已经开始打片尾字幕了,但观众席上仍然鸦雀无声.约瑟夫仔细瞧了瞧前排观众,他们脸上的震惊,与二十多年前自己脸上的,几乎一模一样.“
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认为,为人与为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他将中西美学素材构建成为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在朱光潜的思想中,美既不是
如果在中国被问到:你有什么倾向?我会毫无疑问地愿意被归纳到那个被称作“自由主义者”的无形同盟。这个群体有很多的差异,尽管他们在中国因为对公共话题的强烈兴趣和独立批评立场,往往被贴上“右派”标签,但如果放在西方的知识分子光谱中,他们又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以被归为左派,有的可以被归为右派,但他们都有共同珍视的基本价值底线,并且我完全清楚和认同。曾有一次,一个“中国新左派”说我是“死硬的自由主义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