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代言人——沈丹专访

来源 :MIDI音乐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音乐圈中优秀的创作者和制作人,沈丹曾经为宋祖英、江珊、解晓东、李琼、谢雨欣等著名歌手创作并制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歌曲,此次终于“不甘寂寞”,从幕后走向台前,在万众期盼下,隆重推出了个人首张全新创作大碟——《穿越》专辑。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无疑最适合沈丹。经过沈丹签约的公司——鼎天文化的精心打造,专辑《穿越》收录了包括已经在四月份全国打榜的《请你记得我的好》、专辑主打《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目前刚上榜两周,便在中国歌曲排行榜已经上升到第四位的《九月的天》,以及中国电视拳王大奖赛的主题曲,亦是本专辑同名歌曲——《穿越》,另外,还有诙谐蓝调的《无所谓》、深情无限的《你》、《掌纹》、更有动感火热的《just for you》,风格多元、概念性音乐理念,在这张《穿越》专辑里体现无遗。
  
  MIDI:沈老师最近在忙些什么事情?
   沈:最近主要是在做我们公司一个新人的专辑。我自己的专辑这几天也要上货架了。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要帮中音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写一首歌。中音现在出了一套高中低档的键盘,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毕竟他让国外都知道,中国人也能出这么高档的键盘。现在歌词已经写好了,曲子正在酝酿中,估计五一过了以后就应该完成了。然后会去拍MV。
  
  MIDI:沈老师自己这张专辑叫什么名字?
  沈:自己的这张是第二张专辑,名字现在定为《男人萝卜坡》。
  
  MIDI:给我们讲讲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MIDI,音乐制作,这一类的事情的。
  沈:接触MIDI因该是从88年开始,那时候是M1的时代嘛。反正是90年代以前吧。那时候基本上能接触的到的都是电子琴,YAMAHA那时候最高级的电子琴还没有录音功能。那时候最牛的就是M1了,拿着它觉得特别神奇。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始电脑音乐制作,听说最早国内有一版什么制作的软件,但是我没有学过,我见过人家玩,当时心里特别羡慕。
  
  MIDI:从什么时候开始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沈:工作室是这样的,一开始自己单干。最早来北京是93年的时候,那时候是跟着王晓京干,12乐坊的音乐人。那时候就开始干自己所谓的工作室,无非就是一台或者两台合成器加一台电脑,然后做好了东西直接进棚录。
  
  MIDI:沈老师一开始学的什么乐器?
  沈:我是学大提琴的。
  
  MID:学古典的,那您是怎样从古典音乐走到流行音乐上的?
  沈:87年的时候,为了所谓的生活所迫,开始干歌厅。相信现在这些出名的音乐人都走过这条路。最有用的老师,除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基础外,就是扒带子,这个过程对于今天的制作特别有用。
  
  MIDI:您在制作方面有没有什么小窍门之类的东西?
  沈:我自己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跟别人不一样的。我觉得大家的路数都差不多。
  
  MIDI:您拿到一首歌,是怎样来下手制作的呢?
  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系统很概念的东西,如果是自己写首歌,那么从第一步开始就已经考虑到了后面的编曲。如果是帮别人编曲,那就完全的换位思维了。就像一个美发师一样,不可能说这个人长的难看,就不给他理头发,只给漂亮的理头发。有时候的歌是相当奇怪的,各个地方都安排的很不合理。但是你不能说,你的歌难听,我不给你编,你也得做,人家也是有很重要的用处的。具体说有什么小窍门,只能说是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到该用的时候就能很自然的去应付每一个想不到的状况。我接触了很多刚开始做MIDI的一些人,一些年轻的制作人,有时候我们做不过来的时候,就会交给他们手上干,他们就会觉得很挠头。比方说,一首歌前面是三句半,他们就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其实这个跟听的少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听过别人的三句半的东西,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了。我自己一直强调的是,所有的技术都是要为结果服务的。有的小孩说,诶,我这个地方是四七拍的,这个地方我非要玩个四九拍的,他是为了玩技术而做音乐,正好反了过来。
  
  MIDI:今年的超女又开始了, 您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年的超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沈:你要我去预测超女,我还真不是这方面的能手。我觉得第一次超女办的非常成功,完全移植了国外的形式,而且有了企业的参与,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做的痕迹。我觉得这个特别好,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推动。
  
  MIDI:我觉得超女对唱片,宣传方面等等都有不小的推动,对我们这些做幕后的也有不小的影响,但是我觉得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以好充次,滥竽充数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沈:从我这里看,我只看到了好的方面,有更多人投身到这个事业中来,参加到这个游戏中来。我觉得更多的负面影响更多的体现在网络上,这些东西到发行商那里是过不去的。我觉得大多数发行商还是比较精明的。
  
  MIDI:目前好多音乐人都存在一种浮躁的心理。
  沈:现在不光是音乐人浮躁。据我所知,我的一些朋友,公司上班的白领,一个月拿八千一万的,没事下班回家还自己做做音乐,然后放到网上去。诶,这就是我的歌。人家就是图一个乐子。网络的竞争比现实中的竞争更激烈。出了名的音乐人数一下,也就二三百个,但是网上的音乐人那就多了去了,那样子的话,敌人就更多了。
  
  MIDI:从您的角度给他们提一些意见。
  沈:我觉得要想长时间走这条路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如果认定了这辈子,或者50岁之前就做这行了,那就要坚持下去。好好的打好基础,好好的玩好四大件,最简单的就是DRUM,BASS,GUITAR,KEYBORD,在MIDI上学好这四大件。只会以后漫漫的制作道路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说今天出个什么新东西,我去学,明天又出一个,我又去学,其实说回来,音乐最基本的就是那四大件。我接触的一些最音乐的小孩,老是沉迷于一些奇怪的声音,本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变成一首很奇怪的音乐。我就说,你是要卖这个奇怪的声音啊,还是要卖这首歌?要搞清楚方向,如果你是要卖这些奇怪的声音,你可以去帮厂家做DEMO。如果你要买歌,你更多的是要表现你的声音,如果你把音乐做那么花哨的话,可能就会削弱你的声音所占有的成分。说到本行上来就是为了技术而玩音乐,错了,音乐永远是第一位的。
  
  MIDI:问一个特别隐私的问题,曾经有没有想到过放弃?
  沈:从来没有过,从五岁开始学音乐起,就没有想到过放弃。我曾经想到过我可以去开饭馆,开出租,就是没有想到过放弃我的音乐。不是说放弃,而是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我生下来就是干这个的,好象除了这个干不了别的。
  
  MIDI:除了音乐之外,您还有什么其他的爱好?
  沈:我的爱好比较多。我比较喜欢户外运动,旅游。暴走族不喜欢,没有时间去参加。夏天主要是骑马,冬天主要是滑雪。我们有一大帮做音乐的人,都在一起玩,每个星期一定要抽出一两天时间出去,不管是出去干嘛,到景色有别与城市的这种地方晃悠也好,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MIDI:UF8是中音公司送给您的吧。
  沈:第一次看到这个琴,我挺吃惊的,说实话,我很怀疑这个琴是不是中音自己做的。后来跟他们聊了一下,觉得,哎哟,中国人现在是真的进步了,什么东西都敢做了。我用过的主键盘很多了,我觉得UF8与那些七八千甚至上万的键盘相比,手感一点也不比它们差,而且价格比较震撼。我觉得它的最大优点,可能做之前采取了我们的意见,就是无阻力推子,现在还有一款是电动推子。这些无阻力推子在我们做一些比较新潮的效果的时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MIDI:您与国外的音乐人有过怎样的合作?
  沈:与美国和日本的音乐人都有过合作。尤其是跟美国的音乐人合作过的人还是得过葛莱美奖的。是迈克尔·杰克迅《颤栗》那张专辑的制作人。上次也是跟中音合作,中音跟AKAI合作,AKAI想增加中西文化。然后我们去跟日本和美国的音乐家合作。合作的形式就是我这边出词曲,我来演唱,他们来帮我制作。整个制作过程我们都看一下,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来制作一首歌,或者看一下日本人是怎样来制作一首流行音乐的。
  
  MIDI:有没有从其中得到一些人家的经验?
  沈:我发现日本一些一流的音乐人,包括美国一些一流的音乐人用的设备,真不如我们中国的普通音乐人用的设备。(言外之意就是更比不上我们国内的顶尖音乐人了)现在人家都是自己在家一套PRO TOOLS做完前期,然后到很厉害的MIX的棚去做缩混,然后再拿到很厉害的MASTER的棚去做母带。个别的音乐人家里有夸张一点的模拟设备。
  
  MIDI: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吧。
  沈:我觉得国外的音乐人真的是太幸福了,他们完全是生活在天堂里。一个制作人,他没有什么编曲的概念,他们所谓的编曲就是把和声写出来,把鼓的架构打好,然后把一些真人演奏不了的乐器很简单的做进去,BASS肯定是真人弹,包括一些鼓的东西都是用触发器由鼓手来打。一些玩音乐的小兄弟一定要记住了,鼓和BASS是流行音乐最重要的两个乐器,这两个东西一站住了,其他东西都好说了。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的,这次跟国外的音乐人合作更发现是这样的。人家全都是先把鼓弄完,然后进BASS,然后才开始搭其他的东西。和声是一定要写在纸上的,这样自己看起来也比较直观。他们随便一个BASS手问他们弹了多少年琴,28年。外表看起来顶多二十七八,但是实际上已经四十九岁了。他们的乐手可能心态比较年轻,而且穿着也非常职业,一看就知道是玩音乐的。在国内现在超过四十的音乐人就开始不行了,但是我们这一代会好,会超过四十岁。
  
  外国人做事情特别认真,我去的时候,尤其是美国的音乐人给我的印象更深刻一些。他们做的一首小样,他们没告诉我是DEMO,我一听只是觉得编曲有些简单,但是我听上去已经觉得很棒很棒了。我先进取录个小样,然后真正开始录之前,全部推倒,小样上面只保留一些鼓和一些零碎,其他的声部全部重来。BASS找人来弹,吉他找人来弹,一些效果全是键盘手拿合成器或者采样器弹音频进去,这样子的东西就会很有人味了。(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人性化)第二天,别人带我去看BABYFACE的排练,我终于明白了别人的HIPPOP为什么那么正宗,这跟乐手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我跟RICHKY聊过,我们中国的HIPPOP都是用LOOP采样做的,大家知道AKAI出了很多套LOOP的采样盘,里面90%都是他打出来的。他都是把触发器弄到手指或者身体上,这样打出来的。BASS手是FENDER的代言人,汉米尔顿。他BASS不弹了,放一边,拿了一个特别特别老的合成器SY77,我说这琴你还用啊,他说,这琴好啊,不怕摔,用了十几年了,只要是巡回演出就带它。RICHKY也做MIDI,但是你把他的MIDI事件窗打开,里面的线很不整齐,但是听起来没有任何节奏不稳的时候,我从看他的事件窗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自己后来做东西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刻意的不准。一定不要去量化它,一般一首歌做3个套子足够了,我们可以花3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去做好它,那么这首歌做好了一大半了。
  
  MIDI:给我们的杂志提一些意见吧。
  沈:其实我没有什么意见可提,希望《MIDI音乐制作》越办越好。
其他文献
无论是传统的唱片、演艺公司,还是无线增值领域里的CP公司,与艺人、版权人之间自然会形成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如何调整、适应、处理好这种关系,对双方的合作与发展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若处理得当,便会生成相互支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否则便会加深矛盾,出现比如冷战、跳槽、翻脸,甚至对簿公堂的事情,给双方的声誉与利益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今,更多的音乐公司与艺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在
期刊
每当写随感的时候,大脑的意识流跟着笔杆子飞速的旋转,这时候并不太知道到底是思想控制着情绪的律动,还是感觉笼罩着思路的源泉,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弥漫在混乱与迷茫之中。  当决定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在理论与随感的文章里徘徊了4年之久,看着之前我那些比较幼稚的论调,和这几年天马行空的经历,嘴角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点点欣慰的笑容。所以这一次我想再大胆一些,尝试着在创作这条理论中把想象力扩大,这也同样是需要大
期刊
当大家看到这个曲目的名字的时候不禁的在心里会想,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呵呵,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是一位中学的音乐教师。因为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所以在当时上师范的时候很流行摇滚乐,我也不利外的喜欢上了摇滚乐,所以95年自己组建了一支“横行”乐队至今。  说道我的这个作品,那是在05年的教师节前夕,学校交给我的一个任务。要求出个节目。当时就想,要出个什么题材的节目呢?琢磨来琢磨去既要适合在教师节演唱。还要表
期刊
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的原创音乐人勇先,大家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应该刚过完22岁的生日,呵呵。音乐是我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太喜欢它了!  我也是《MIDI音乐制作》的一位老读者了.从第一期开始.每期必买,从中也是受益匪浅。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各位朋友一起交流和分享我的原创歌曲《留白》的创作和制作过程,希望大家喜欢这首歌,并且能从我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对您有帮助的东西。  大
期刊
六、音色组合链    Hypersonic2还增加了一个COMBI功能,可以把多个Combis的音色合排列顺序,实现快速选单的功能,这个对于现场演出是非常实用的个功能。  这就是组合链里的设置图,总共提供了128个槽位来装载组合音色。两个大大的互为反向的三角形就是组合链的快捷选择键。Previous是后退一步,Next是向下一步。例如000号是转载的A音色组合,001号装载的是B音色组合。  当用
期刊
Wave lab是Steinberg公司出的一款音频处理软件,Wave lab的音频编辑区。  它主要对单声道和立体声音频进行编辑处理,多用于母带的后期处理,这个软件与Sound Forge软件的作用是相同的,应用的方法上也有些相似之处。下面我就几个主要功能的应用方式进行讲解。    页面简介    Wave lab的页面非常的简单且美观,给我的感觉是直观、简洁,亲切。它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快速预
期刊
郑钧2005“温暖呐喊”北京演唱会现场版DVD及CD    3月14日,郑钧2005“温暖呐喊”北京演唱会现场版DVD及CD隆重上市。  这是张充斥了汗水,咆哮、嘶吼与狂噪的摇滚演唱会现场版DVD,不多但恰倒好处的温情与泪水夹杂在乐手们疯狂地演奏缝隙间——2005年12月3日的夜晚,北京工人体育馆,郑钧用他独有的表现方式侵染着所有到场者的眼球,考验着观众的心脏。  这是个零下八度的北方冬天的夜晚,
期刊
下午终于拿到YAMAHA MW10,心情相当激动,收好货以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箱子,把包的结结实实的MWl0取了出来。做工相当精良,不愧是YAMAHA的产品,发现竟然还送了一个正版CUBASELE!如此便宜的硬件竟然还送CUBASELF,那是相当惊喜!大体观察了一下,台子有4路MIC输入,带有10路输入,其中4个话放,2个辅助输出,一对立体声主输出,每通道都有3段均衡,带48V幻象供电,和其他小型模拟
期刊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功能强大的录音软件Samplitude。今天我们学习“编辑”菜单里的一些功能。在这个菜单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如图)    其每项功能后面给出的是快捷键,利用好这些快捷键会对你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针对该菜单的每项功能进行逐一讲解。  1、撤销:可以对你刚才的操作进行撤销,而且是无限制的。  2、返回:重做你刚才的操作。  3、撤销历史:查看你所有的操作记录,用鼠标
期刊
1.2.2通过电子手段创造非自然音色。  进入20世纪下半叶,电子音乐、简约音乐、点描音乐、音色音乐、具体音乐等相继出现。相比较20世纪初而言,作曲家们越来越多的把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倾向于音乐构成的基本材料--音色上来。同时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创作的手法与理念也不断更新。1948年法国的皮埃尔_谢菲尔在磁带录音机还没有投放市场的情况下,利用录音盘创作了第一首具体音乐作品《火车头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