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音乐”

来源 :MIDI音乐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写随感的时候,大脑的意识流跟着笔杆子飞速的旋转,这时候并不太知道到底是思想控制着情绪的律动,还是感觉笼罩着思路的源泉,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弥漫在混乱与迷茫之中。
  当决定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在理论与随感的文章里徘徊了4年之久,看着之前我那些比较幼稚的论调,和这几年天马行空的经历,嘴角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点点欣慰的笑容。所以这一次我想再大胆一些,尝试着在创作这条理论中把想象力扩大,这也同样是需要大家与我一起探讨之后才能得出的一个过程。
  第一眼印象我们把理性的思考锁定在“无声音乐”这个基本概念中,因为不这样做,很难有人理解我到底想要说什么。到底我想说什么呢?是电影刚诞生时候的主要题材?是约翰凯奇的代表作?是一种新型风格的音乐形式?还是相对比有声音乐类别的一种纯概念性的理解?
  如果把以上这几点问题综合一下,那就是答案根本的所在,即,抛开一切感官因素,直接探讨一个问题“创作思路与想象力的问题”,其实本文的“无声音乐”仅代表着所有音乐人与音乐爱好者心中的那个有声音乐的搭配与音乐元素的构造问题。
  从小时候我们就有幻想:
  1. 当我踏入校园门槛的第一天面对一群只有个位数年龄的学生的时候,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从他们条件反射的背后我得到了很多种匪夷所思的答案,甚至我可以从他们的眼神当中看到这些答案所给他们那些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印象,例如白雪公主的美,白马王子的潇洒,猫和老鼠的可爱等等。
  2.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当老师让我描写一个我身边的人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的姐姐,因为那个时候她特别的瘦,所以在文章当中,我用了鸡爪子三个字,那个时候引来的却是包括老师在内全班的哄堂大笑,其实现在我还在迷茫,为什么那三个字会让他们哄堂大笑呢?直到有一天我无意当中再次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比喻的并不是我姐姐的胳膊,而是她的脑袋。
  3. 小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无聊,幻想,郁闷,急躁,忧愁等等这一切无必要的状态都停留在大脑当中。前一秒钟我会问:为什么人会活着??后一秒钟立刻会把思路跳跃到外星人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把题目加进这三种情况所得到的结果其实是这个样子:
  第一种“理想”代表着创作的意图,即你在对某种事物的最感观理解的前提下所得出的框架。
  第二种“描写”代表着创作的手法,即简单的不合逻辑的夸张处理。
  第三种“情绪”代表着创作的工具,即你在创作过程中所能表达的最主观的潜意识表现。
  那么这个时候我会有两种疑问:1如果在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创作的头脑,那为什么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在大喊如何创作呢?到底有什么技巧可言呢??2这以上的幻想和题目本身又有何关系呢?
  后面的问题我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如果加上音乐这两个字,那只不过是在我所探讨的基础之上用音乐语言表达而已,而表达之前的任何思维都属于无声的音乐理念。这也只能算是为了表现某种概念所涉及到的一点因素罢了。至于前者的问题,我还是很想留给所有朋友们做一下思考。即如何创作。
  在进行下一轮的具体探讨的空闲,我必须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所说的只能是自己的一种偏面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是加入我个人的经历以及很多主观的见解,所以所涉及到的任何有关概念性的理论都不能为最终理论,只能看作是一种理解的范畴之内。
  写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已经进入我所埋下的思考陷阱。甚至我相信还有一部分人能够感觉到我探讨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我想过,如果这篇文章并不是给一个有过音乐培训经历的人看,或许更能明白我所说的含义。而这中间最关键的钥匙,是你能否抛开你所认识的技术,真的回归到感觉当中来探讨。这不单是这篇文章最关键的点,我想这也是任何艺术形式创作源泉的点。
  好,下面我重点探讨一下“无声音乐”的过程。
  想象力与感受
  我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去找一找五线谱,或者是简谱。然后再往下看。
  谁能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不用回答我,你们最清楚,当老师教你们如何看蝌蚪文的时候就已经给你一个明确的空间印象,蝌蚪!这里面有的人肯定照着蝌蚪东看西看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也有的人则会是跟着不同的蝌蚪文字唱出他们所代表的含义。可问题是有谁能够真正的跟随着蝌蚪高低起伏的形象在脑袋瓜里出现另一副很形象的“蝌蚪戏水图“呢?
  如果上面的这个环境空间我给的很模糊的话,我请大家随便再拿一种你不会的,或者是你很不擅长的乐器来,随便演奏,时间是两分钟。两分钟后再回来看文章。
  现在大家一起来回忆自己所演奏的这两分钟,我曾经对100多人都作过这样的实验,结果让我得出以下这几种情况:
  第一:没有章节的砸,打,敲,击。
  第二:完全不属于自己的风格,这种情况占的比重很多,因为感觉跟着以前所接触到的曲子走了。
  第三:一动不动得玩起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这个时候倒不是又一次提出什么惊人的论调,而是确实没什么意思,觉得无聊。
  第四:你很诧异你为什么能演奏出这样的音乐。
  你属于哪一种呢?
  控 制
  如果你依照规则作了以上两个练习之后,我很有信心的告诉你,你已经具备了想象力和感受这两种能力。但是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究竟是感觉在前还是想象力在前呢?我想答案在于自己的所好身上。
  继续我们再做两个练习
  我这里有大和弦和小和弦(大c和小a),练习的规则是这个样子,1小节一个和弦来回反复,节拍8小节4/4,8小节3/4,8小节5/4,然后在8小节4/4,主旋律自己添加,和弦转位随意,节奏随意,配器随意,速度随意,但是需要营造一种意境,或者是一种情绪例如死亡又或者彷徨之类。你如何表现呢?在这里我只能说,结构很重要的。
  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规定,希望你把现在的情绪写出来,但创作的过程当中不允许使用任何辅助工具,例如任何一种乐器,电脑,又或者是一切能发声的替代品,只有笔和纸。你如何用想象力给我表现音乐呢?给大家点提示,你可以不需要五线谱,因为不是只有音符才可以表现音乐,一幅画,一段文字说明,等等,只要你所要表现的东西最终能通过某种工具表现出来就行了,也就是说这个练习当中,框架没有那么多。
  作完这两个练习之后我想让大家在心中思考一下,你认为相对比而言,哪一个练习对你来说更简单一点?其实单纯的控制力培养也就在这两个练习里面,要是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具体表现在当你个人不管是被动也好主动也好需要创作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
  1. 感受与想象力互相依赖
  2. 感受与想象力互相排斥
  3. 感受与想象力单独存在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可能会非常的得心应手,这也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灵感来了,第二种情况你可能会焦虑不安,这也是通常很对人说的大脑不转动了,最后一种情况也只能证明你比较理智,更适合于搞制作。但是不管你是属于哪种情况,我有一个方法去让自己的脑子清醒,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小窍门,就是如果你有写不下去的时候,那么干脆再给自己创作的空间缩小一点,效果会更加明显。
  
  模 仿
  
  与其说想象力,感觉与控制能力是“无声音乐”过程当中的最基本的框架,那么模仿这项能力将会是把你作品推向另一个层面的关键所在,因为一旦处理不好这一层环节,恐怕你之前所有的辛苦都会付之东流。
  我曾经接触过这么一位学生,他没有任何音乐功底,只有音乐感觉,当他兴奋得跑到我面前让我听他最近哼出来的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的时候,我找出了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给他听,他惊奇得发现自己兴奋得背后,却成了以前三首比较出名作品的串连品,就像是一条被辐射过后的鱼一样,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了。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创作的时候,那是在我睡觉的时候,凌晨3点我突然醒了,回想着我做梦时候的旋律,然后赶紧把它给记录下来,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给我几个朋友欣赏满以为能得到点褒奖,结果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挺好的,和尚念经应该让你去配乐。”
  请大家找一首自己认为比较喜欢的曲子,然后,把它的主旋律记录下来,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例如结构,旋律的搭配,和声的走向,配器的风格,节奏的处理等等,之后把这首曲子放到一边,只取一个乐句,或者是曲子里的某处和弦搭配,再拼贴成另一首曲子,要求是所表达的东西需要跟原作题目一致。你们的结果如何呢?
  其实模仿的关键并非在模仿两字,而是模仿一个意境,一个情感,不同角度看待情感问题我相信所有人得到的愤怒都不是一个滋味,这就需要去模仿。而模仿之后得到的并非是你感觉所使,而是真正的控制情感,我个人认为这样你才更有可能去突破自己的界限。当然这里面少不了观察的因素。
  
  无声音乐
  
  最高的武功境界其实是忘掉招式,甚至不会武功。虽然道理挺渺然挺虚幻,但是用在我这篇文章中我想更为贴切。因为你不管怎么解释,音乐的创造其实更多的是情感的创作,如果处理不善,这样的创作更能伤及自身的精神状态。所以,不管你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做出什么样的风格,使用什么样的手法都不要忘了你最终创作的目的,也就是“无声音乐”的根本性原则。
其他文献
音乐历程  10岁开始学习钢琴  1990——1994年开始组建乐队,创作歌曲,学习编曲技术,潜心创作。  1995 年加盟“红星”,12月发行首张专集《念来去》  1997年为老舍作品电视连续剧《二马》创作制作音乐。  1998年为电视剧《千秋家国梦》创作制作音乐,并与田震合唱主题曲《千秋家国梦》  同年10月发行个人第二张专集《天色将晚》。  1999年为中国首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创作制
期刊
编写 www.musicdiy.com / ahti    让你制作的音乐变得更生动,在某些时候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制作一首纯粹的MIDI音乐),但并不是做不到。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来解决某些乐器的演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者每首音乐都必须用录音来解决,所以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解决音乐的人性化是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为MIDI音乐增加一些鲜亮的色彩。下面根据我这几年里制作音乐的一点点体会总结
期刊
这个老牌的奥地利厂商,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在2005年国际乐器评测产品中AKG绝对是个赢家,他们的C414B-XLII成了录音话筒的最佳(第二名是Neumann M149);并且现场演出使用的AWS 4000系列也评为同类中的最佳!说了半天,言归正传,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录音话筒C414B-XLII.  AKG C414系列产品一共有四种:  1. C414B-XLII;   2.
期刊
说起我的大学时代,那可真是一个美好得让人难以忘怀的时间段。在那段美好时光中,不必说碧绿的草坪;光滑的楼梯栏杆;高大的白杨树;就连我的主课老师批改我的和声作业时的责怪声都是那样的和谐悦耳。再加上那行进在绿树红花之间甬道上的、穿着素雅、气度非凡的教师们以及气质不俗、衣着各异,如三五成群结伴花间的蝴蝶一样的、美丽的少女,不时地发出阵阵像百灵鸟一样的银铃般的笑声,咋!简直是让人感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幸福美好。
期刊
在本月的Pro tools专栏中,我们罗列   了三款最流行的声音修复软件包,来   看看哪个处理的声音最自然,哪个最   容易上手,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    高质量的音频修复在比较合适的价位上,对于工作室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不仅仅是一家制造商的感触,而是多家制造商共同的感触。它可以让不能使用的唱片重新"复活",主要表现在处理噪声、嗡声、嘀嗒声、噼啪声以及这些声音的组合上。现在,我们可以用
期刊
即前两篇FINALE乐谱制作的解答之后,又有不少朋友来信,咨询一些前面我没有提到的问题,今就这些问题做如下阐述。      33、如何为纵向乐谱设置不同的拍号、调号?  首先选中谱号工具,这样在每行乐谱的谱号前就会出现控制点,双击要改变拍号、调号哪一行乐谱谱号控制点,弹出乐谱属性对话框,勾选左下角区域中的调号、拍号,然后确定,回到乐谱主页面中再对要改动谱行进行拍号、调号进行选择即可。      3
期刊
我不会说这是块很高级的压缩,但这是我目前用过的最适合我的压缩,我的要求也很简单,  1.还原度高,pass时对琴的音色至少不会有太大影响,  2.动态控制别一锅端,不管过没过,到没到的信号强度,都一锅端,把动态压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像塑料一样  3.噪音...动态压缩最另人头疼的问题,。噪音拜托尽量的小  4.True bypass,没所谓??但总好过没有吧  5.能用电池,一块两块没所谓,螺丝也
期刊
D1 乐器拾音,人声演唱及演讲话筒    D1 动圈话筒  1.高品质钕磁体咪芯,灵敏度高、噪音低   2.专门设计的频率响应,声音更加圆润、有张力   3.超心型指向,更少的回馈声   4.内置防震架,有效减少轻碰杂音   5.耐用金属铸造   6.ON/OFF开关,适用于舞台演出   7.内置防喷膜,有效减少喷音与风声    D2 人声演唱,录音及弦乐拾音   独有的悬挂设计和超大的震膜,让D
期刊
虽然现在的时代正在走入"世界音乐"的风格(也就是不分风格),但其实每个音乐家或读者们写的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套路,只不过是在乐器的配置上变化大了一点(比如在摇滚里加上二胡或者FUNK里加上琵琶等),但是基本的和声进行和音型套路都没有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大家要做好MIDI,这方面的知识是越多越好。要说流行、现代音乐就得从现代音乐的重要起源BLUES说起。  BLUES做为现代音乐的鼻祖对现代音乐起着很大
期刊
无论是传统的唱片、演艺公司,还是无线增值领域里的CP公司,与艺人、版权人之间自然会形成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如何调整、适应、处理好这种关系,对双方的合作与发展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若处理得当,便会生成相互支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否则便会加深矛盾,出现比如冷战、跳槽、翻脸,甚至对簿公堂的事情,给双方的声誉与利益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今,更多的音乐公司与艺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