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恐怖”弟弟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我的弟弟陈弈言,真是一言难尽。他今年两岁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从外表上看倒像是个文静的小男孩,但是他有着让人毛骨悚然的两大称号——“霸王龍”和“玩具粉碎机”!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先说“霸王龙”,众所周知,它的特点就是霸道。只要是我的零食、学习用品、玩具、书本,弟弟都要据为己有。一旦我不给他,他就立马往地上一趴,开始放声大哭,哭得我头皮发麻。无奈之下,我只好答应他。
  再说“玩具粉碎机”,这个称号的来源就是不管哪种玩具,只要到他手里,他都能有办法让它们四分五裂。有一次,我辛辛苦苦拼出来的乐高小人儿,他三下两下就把它们弄得粉身碎骨。然后跑到我跟前,扑闪着他那双大眼睛说道:“哥哥,对不起!我下次不会了。”唉,我哭笑不得。
  这就是我那淘气的弟弟,但是他也有很多优点:他能不看图纸就迅速地拼出几十块拼图;他还会唱许多的英文儿歌,而且都是我教他的呢;他也会在我被妈妈批评、难过得掉眼泪的时候,把他最喜欢的恐龙和挖掘机玩具递给我玩。
  有这样一个聪明调皮的弟弟,我应该是庆幸还是懊恼呢?
其他文献
一般腹泻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建议患者补充生理盐水,这是为什么呢?  腹泻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水分和热量,导致低钠、低钾等电解质失调。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就会打破。内环境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虽然人体有维持稳态的调節能力,但是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钠离子和氯
期刊
我的家乡有一种好吃的水果——杨梅。  阳春三月,细雨如丝,山坡上的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养育着娇嫩的叶子和杨梅长大。杨梅总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簇在一起挂在高高的、易断的枝头。一片片叶子像莲花宝座一样保护着它们。  初夏六月,杨梅开始成熟,酸味减少,甜味倍增。没有成熟的杨梅是黄绿色的,上面长着硬硬的小刺。时间磨软了它的倔强,阳光让它变得柔和。成熟后的杨梅红得发紫,宛如一颗颗红宝石挂在枝头,
期刊
我从小就非常调皮,爸妈都管不住。只要是关于做家务的事情,我总是第一个“逃跑”。久而久之,不做家务就变成了习惯。只要一提到做家务,我就浑身没精神。可自从妈妈生了一个小妹妹之后,我漸渐变了,不仅会做家务了,也不懒了,因为我长大了。  可能因为是女生的缘故,从小我就喜欢芭比娃娃、公仔之类的玩具。小时候就总嚷嚷着要妈妈生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听奶奶说妈妈怀孕了,我激动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天天盼着小弟弟或小妹
期刊
有说法称,南瓜含有膳食纤维和“南瓜多糖”,这两种成分可以帮助控制饭后血糖升高,同时增加饱腹感。  实际上,直接降血糖的食物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吃东西,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就会使血糖上升,但是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引起血糖升高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糖患者來说,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少吃高血糖指数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关键还是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均衡营养,
期刊
近黄昏,风雨乍起,敲打着竹篱瓦舍。窗外的芭蕉沙沙作响,不觉间,我忆起那段芭蕉贯穿的童年。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寄居在外婆家,长达六七年。陪伴我的,除了外婆,还有那枝叶离披的芭蕉。  从小,我的体质就比同龄人弱,虽说不似林黛玉那般体弱多病,却也是一年到头常常感冒发烧。记忆里,在多少个雨夜里,烧得神志不清的我静静地趴在外婆尖尖的、硌人的脊背上,看着外婆一步步穿过路边的芭蕉林,走到二三里外的诊所。那时的
期刊
有專家指出,多数家长会表扬却不会鼓励。表扬和鼓励看似都是从正面肯定,但二者是有区別的。  关于表扬和鼓励的不同,以孩子考100分来举例说明,“宝贝,你考了100分,真是个好孩子,妈妈奖励你一个玩具。”这属于表扬;“宝贝,你得了100分,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这属于鼓励。  表扬针对的是人,鼓励针对的是行为。“你考了100分,真是个好孩子”是对孩子的肯定,而“你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肯定的是孩子努力这
期刊
班级文化体现班级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素质的发展。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总是将教师看作实施主体,把班级文化建设等同于班级管理。然而,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将幼儿、教师和家长等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所有人物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优化班级文化建设。  一、把班级文化建设的话语权还给孩子  正确的儿童观不应该走向“放任幼儿”或者“控制幼儿”两个极端,有幼
期刊
5月21日下午3点,伴随着活泼的音乐,新邵县新田铺镇中心幼儿园开始了当天的区域活动。中(三)班的姚志(化名)在美工区认真画画,不到10分钟,画纸上出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热气球,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投以掌声,姚志开心地笑了起来。  5岁的姚志是新田铺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新邵县教育局的资助帮扶下,2018年他顺利进入新田铺镇中心幼儿园就读,近2年,老师们一直守护着他眼里的纯真。  这所公办幼儿园的建立,
期刊
我家是一个“动物园”。  我妈妈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她一训起人来,就像狂风暴雨一样,整个小区都能听到她的吼声。她嘮叨起来,又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地叫个不停。有一次,我到了学校发现忘带数学课本了,打电话向妈妈求助,她送过来时还不忘教训道:“你看你,昨天晚上怎么整理书包的?下次我不会给你送了,看你怎么办!”  我爸爸是一只“描”。和“老虎”吵架时,“猫”总是沉默不语,即便顶嘴也没有用。因为“老
期刊
我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总结了他们对孩子的惩罚方法,“独处”是美国家长常用的惩罚方法之一。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別是四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