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这棵小幼苗……等

来源 :新知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这棵小幼苗……
  2月刊的封面文章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科幻电影。我喜欢科幻电影,也对科幻电影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文章很有趣,不过看过之后我想起了一个令人遗憾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科幻电影?为什么没有中国科幻电影能在大家心目中的“经典”里占据一席之地?想来想去,我只能记起一篇很老很旧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对了,前段时间我还看过国产的所谓的科幻电影《钢铁侠》,那是科幻吗?那是科幻吗?那是玄幻吧!中国的电影工业,真是令人失望啊!
  MULE
  RE:幼苗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很多环境因素。1904年,荒江钓叟就在《绣像小说》上开始连载《月球殖民地小说》,100多年过去了,国内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有“科幻文学”专业。环境啊⋯⋯
  
  我们不需要熊胆
  这两天去药店买感冒药,走了两家,只收获了“郁闷”—看见两家店里的售货员都在向顾客推荐“熊胆**药”,我恨不得马上回家取了2月刊的《新知客》让他们看一看,告诉他们这个药有多么伤天害理!在亚洲,身为一只熊是多么悲惨!通过最残忍的途径取得的最沾满血腥的药物,居然是合法的!
  其实在看《新知客》关于熊胆的文章之前,我也看过相关的网贴,所以这让我很难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评述它。黑心的熊场老板们粗暴地在熊的肚皮上开孔,深入内脏,抽取胆汁,当熊没有胆汁可抽也没有熊掌可砍的时候,就像一堆垃圾一样被遗弃在黑暗角落等死!不止如此,我还听说过,有人去养熊场买熊胆制品时,熊场的人会主动问:要不要吃熊掌?如果你点头,他们就提着菜刀带你去挑,一旦看中哪只熊掌(据说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烹饪的熊掌一般都是左前掌),他们就当场砍下熊掌,血淋淋的!
  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们,希望人们抵制所有其实可以用中草药代替的熊胆制品。
  花影压重门
  RE:《反虐待动物法》的专家建议稿将于4月提交,听闻其中有“禁食猫狗肉”的条文,想必—熊也能得到这部法律的保护吧!
  
  不能变害为宝么?
  看了《凉山州“绿魔”》这篇文章,我觉得还有可补充之处。比如,应该多讲讲怎么样能把紫茎泽兰变害为宝。至少我知道,这种植物能治蚊虫叮咬引起的搔痒,还能消炎止血(对于一般的外伤性创伤出血,取一点紫茎泽兰的新鲜叶子,揉绒后敷在伤口,用纱布固定,每天更换一次)。而且,它还能当做天然染料,高温熬煮之后可以用来染成黄色。前段时间,我还听说过它能做猪饲料,大致是用生物和化学技术保存其中的粗蛋白和其他养分、去除毒素、处理特殊臭味和苦味,再把紫茎泽兰中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糖类。
  个人觉得,文章如果能够讲得更全面些,不是更好么?还可能启发一些研究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贵州小工
  RE:赞一个!希望有研究人员能从您的来信中看到更多东西。也许过段时间,紫茎泽兰的有效利用能让我们《新知客》又多一个题材可做。
  
  关于医疗问题
  看了2月刊上的《查不出的心病》,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白求恩现在还活着的话,一定会气得吐血吧?“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要实现他的这个想法,道路还会很曲折啊!
  病人一到医院,马上给开一堆“最高端的”检查,用的是“最先进的”设备,最后再给开点儿“最好的”药物,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最昂贵的”费用了。这些药物、检查、手术,有时候还算物尽其用,有时候却纯属“高射炮打蚊子”。相应的,“过度医疗”这个词也就这么诞生了。
  不可否认,循证医学需要证据的支持。同时,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方将过度医疗作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与此同时,过度医疗更是医方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而且,如果要分主次,后者的排位肯定要先于前者。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一家“不赚钱”的公立医院?
  什么时候,公立医院的“人”能真正服务于医学与生命健康的需要?
  怀念白求恩
  RE:不是我想逃,真的。只是⋯⋯我回答不了你最后的问题。
其他文献
秦始皇的陵墓被打开,未来的分子生物学能否为他找到生父?    “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现在是2022年2月29日下午2时22分,镜头前面的这块石墙就是秦始皇陵地宫的大门。我和身边的考古工作人员一样,穿戴好了防护服和氧气面罩。打开秦始皇陵已经进入倒计时!10,9,8,7天哪!从头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这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作为一个分子生物学的博士生,我当时也在电视上看过这段现场直
期刊
“索菲娅”安置在飞行平流层中的波音747飞机上,它是一台2.5米口径的红外线望远镜,将向人们揭示行星形成的宇宙奥秘。    空间天文学并不总是需要火箭与航天飞机。有时候一架普通飞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索菲娅”(SOFIA),全名“平流层红外天文台”,是一个架设在波音747SP宽体飞机上的天文台。望远镜的口径2.5米,重20吨,飞行在距地面大约1.2万米高的平流层。如果能在今年或者明年正式
期刊
乘坐邮轮沿着挪威峡湾一路北上,直到亚欧大陆的最北端,终于看到了极光:在北极的寒夜里,犹如天空落下的帘幕。    考察者:高杰,资深旅行家,足迹遍及100个国家,曾多次前往南极和北极等地,提倡低碳旅行。现任上海中旅侨务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blog.eastday.com/gaojie0317  2月1日,我将要飞往挪威北极圈内的博德(Bodo),和海达路德(Hurtigru
期刊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多年与小行星打交道,现在则致力于以天文爱好者的心态做天文科普。    2006年8月24日,布拉格,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上,朱进正等着唱票结果。这一轮投票将决定冥王星是否还属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最后结果和他所投的票一样—冥王星被除名。  从会场回到北京,朱进忙活开了。他是北京天文馆的馆长,馆内的所有文字介绍要修改,影视资料要更换,最后,面对主展馆里太阳系行星展区的冥王
期刊
“三人行,必有一牙敏感”,这话在统计学上站得住脚。据此开发的“抗敏牙膏”,原理摆在那儿,但广告宣传却走了样,并有“扩大化”之嫌。    如今,牙膏更像是药。比如最近高露洁一款“专效抗敏”牙膏的电视广告,龇牙咧嘴的画面过后,牙医酷酷地说:“一涂抹,一分钟按摩,一举舒缓牙敏感!”  一管110克,售价30元,“专效抗敏”牙膏在超市的同类产品中格外显眼。不止高露洁,自称抗敏一族的品牌还有舒适达、冷酸灵、
期刊
在豆瓣上看到一条关于《新知客》的评论,大意是说,哇塞,这本讲科技的杂志够“宅”的,诸如此类。  真是没想到。  就算《生活大爆炸》的火爆已经让Sheldon一夜红遍中关村和张江高科,就算“搞科学的”渐渐取代了“二次元禁断综合症”患者(ACG动漫游戏痴迷者)成为“宅男”的代言人,至少我们每天辛苦地在大街小巷、各大研究院逮采访对象的记者们,肯定是打死也不承认这个“宅”字的。  不过仔细一想,这个“宅”
期刊
怎样自由地飞翔?比起自己造飞机,玩动力伞才真正是王道。    1 9 8 4年,法国的登山家罗杰费雍(Roger Fillon)驾着一只方形伞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安全着陆,从此这种加装了动力装置的滑翔伞变成了一项国际比赛项目,甚至是军用飞行器。  动力伞(powered parachutes),简单说就是滑翔伞加形似大风扇的发动机,分为背式和轮式、单人和双人几种。  背式动力伞需要飞行员将一台近2
期刊
  
期刊
“奥林巴斯杯”全国首届共聚焦显微图像大赛落幕  2010年1月20日,由科学网主办的“奥林巴斯杯”全国首届共聚焦显微图像大赛在北京落下了帷幕。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斑马鱼脑部的神经元与血管》、《盛放的肿瘤》、《凤舞九天》、《纳米—中国风》等十六幅作品脱颖而出喜获殊荣。在当天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来自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行业媒体代表与获奖选手共同见证了微观影像世界的奇幻与精彩。  大赛自200
期刊
这是一次中越边境的濒危树种考察,进入热带雨林,爬上高大的木兰树,冒着被从天而降的瓜果砸破脑袋的危险,考察队共发现近20种木兰科植物。    考察者:  中国:孙卫邦博士(从事木兰科植物保护研究),税玉民博士(从事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植物区系及保护研究),陈高博士(从事动植物协同进化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项目官员赵兴峰。  越南:越南植物保护中心(CPC)的6位同事。    2009年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