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作者意见摘要

来源 :科技术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姓和名的问题。姓和名分写,首母大写,这条基本原则不变。有人主张在名的两音节之间加短横,似不可取。
其他文献
1.鲔:音wêi。早见于《礼记·月令》“荐鲔于寝庙”。《诗经》也多处记有此鱼。
期刊
2003年3月12日WHO昭告世界严重疫情时使用了“非典”(Atypical Pneumonia, ATP)的称谓,但是3天以后WHO意识到它的不准确而改为SARS。[1]4月12日WHO确认新的冠状病毒为SARS病原。[2]SARS描述了疾病的严重、急性和呼吸道三个重要特征。SARS的命名原则和艾滋病的英文名称AIDS类似。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准首字母缩写。艾滋是AIDS的音译。根
期刊
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口译工作中,偶尔发现一些汉译不妥或者完全译错了的英语词汇,如eagle即是一例。“动物名称在科技术语中为数不少,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少。”[1]eagle作为动物名称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频率远比在科技术语中出现的频率高,因此造成的误译也更多。
期刊
2002年末在广东省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性极强的肺部的疾病。当时医生对这种怪病不十分了解,暂定名为“非典型肺炎”也情有可原。回过头来看这种命名是不科学的,与国际上的SARS命名不相一致,容易产生混乱。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情况下的产物,将其重新命名无可非议。  SARS这个词是WHO的正式命名,已在全世界学术界广泛应用。我国是否可以沿用,说法不一。个人认为沿用也有其一定道理:一是可与世界接轨,便
期刊
据笔者所知,legionnaires(或Legionn-aire’s) disease译作“军团病”最早见于《英中医学辞海》(青岛出版社,1989),后又见于199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4)。然而,作为规范名的这个译名至今没有推广开来。例如,《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0)把legionnaires disease译作“军团病”,而将其同义词legionel
期刊
1.SARS病毒  目前引起SARS病的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为RNA病毒,在电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囊膜上有大的棍棒形突起的球形病毒体,大小约100(60-220)纳米,多为多形性,内有螺旋状核糖核蛋白。病毒基因组由单一线形正股ssRNA分子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600万道尔顿,有帽和多聚腺苷尾,具有传染性。
期刊
论及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AP),必须先了解“典型肺炎(typical pneumonia,TP)”。通常临床上所说的肺炎是指由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和实变。典型肺炎(即大叶性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为肺炎链球菌,亦可由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引起。据此,如果发生肺炎时没有寒战和迅速的发热,痰液中也找不到革兰阳性双球菌,就认为是“非典型”的改变。
期刊
2002年第4期《科技术语研究》发表了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访问欧洲术语机构的专题报道,文章最后提到了代表团对今后中国术语工作的6条建议,其中第一条便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  作为一名长期在高等学校工作且初涉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对这一建议举双手赞成。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
期刊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一种非典型肺炎的疾病概念,和代表此概念的名称,随着这种疾病的传播,在中国和世界突然迅速传开,成为使用频率空前高的科技热点词。这是一件将被写入人类疾病史的事件。我们从术语工作的角度见证、观察这个事件及其新词的产生、发展和规范化,对研究我国的术语工作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从中探讨、认识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诞生和演变    据报道,去年11月在广东首先发现了
期刊
编者按 从去年底先在我国广东,而后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发生并流行一种特殊的肺炎,可以说是突如其来,而且来势汹涌,以致我国医学界仓促上阵,连其名字都未能深加考究。在紧急情况下将其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国内外对这种“怪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地深化,专家们对它的称谓就有了变化和分歧。关于“非典”这一名称,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不认同了。有人建议叫作“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还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