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出勤率最高的妈妈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澜是个大忙人,但她却是儿子学校出勤率最高的家长。她是主持人、董事长、商界名流,但她最乐于扮演的,却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如果你看到过化蝶的经过,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杨澜说,每个女人,都有这化蝶的一刻,完成一次蜕变,让世界大吃一惊。从“综艺大观”到“杨澜访谈录”,从“阳光卫视”到“天下女人”,再到目前开办的电子杂志,杨澜一次次蝶变,光芒越发耀眼。
  坐在《家人》记者面前的杨澜,精致的淡妆,大方的举止,极富感染力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难掩端庄优雅。去掉诸多光环后,杨澜更愿意简单得如同一个平常女人,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角色。
  
  我很相信家庭生活
  
  世界杯仿佛成了所有女人的噩梦。每过四年,都有很多女人独守空闺,控诉“足球寡妇”的“凄凉”。
  2006年的世界杯,杨澜却在博客里写:明天,世界杯就要开幕了。昨天老公就约了几个朋友飞向法兰克福――往年都只是去看半决赛和决赛,这次兴致真好――要从淘汰赛开始看。不过考虑到他前段时间工作非常努力,常常通宵达旦,的确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就希望他能就此开开心心地去彻底放松一下。临行之时,除了嘱咐他不要丢了眼镜、手机、护照、钥匙等等之外,还有一点,再三提醒――谁知道那些欧洲球迷们会闹出什么乱子来――球赛一完就赶紧离场,以免被裹进什么事端。
  周围的女性朋友难以想象她的“通情达理”,她甚至大方地劝她们――就多给他们些空间吧! 杨澜有资格说这句话,她和丈夫吴征,都给了彼此足够的空间。
  很多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杨澜和吴征的婚姻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各取所需的利益基础上的。杨澜淡然一笑:这是一个通俗小说的俗套。我觉得爱的理由可能不需要向全世界去说,也说不清楚,我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他也挺喜欢我的。当然在这样的物质社会里,不排除会有这样的利益婚姻,但从我的角度而言,他们太低估我的智商了,我会用我一生的幸福拿去做物质的交换吗?我会那么笨么!
  从1995年结婚到现在,两人已经相处整整14年。他们都是希望过稳定家庭生活的人。“我很相信家庭生活,不是那种对家庭生活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我父母感情很好,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带大两个孩子白头偕老地生活下去。”
  杨澜被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事业与生活的平衡”。这对她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在各种角色不断转换过程中,我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做好主持人,就想做好制片人;做好制片人,就想做传媒公司。这还不够,还想做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好媳妇、好女儿。”
   在家的时候,她总会亲自动手,烧几个好菜,全家坐在一起吃饭,享受家庭的温暖;有空了会陪丈夫一起聊天看书,互相尊重和爱护着。“在一起做事,我们俩的个性都很强,争执在所难免,但是这种工作中的争执是不会真正影响夫妻感情的。”杨澜始终为对方着想,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同样得到对方的欣赏。
  
  绝不给孩子丢脸
  
  尽管也承认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具有高超的平衡能力,说起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杨澜的语气却变得不确定,说常有困惑,一直在摸索……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杨澜在上海又喜得小女儿。 两个孩子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杨澜坚持用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时间里,杨澜也一直自己带他们,虽然有点辛苦,可杨澜觉得很值。
  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为了多一点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每次出差,她都会安排儿子到机场接送。回到家中,杨澜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专心致志地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世界。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杨澜会与他们玩拼图、讲故事,会和他们打闹,也会和他们一起看电影。前段时间看《别惹蚂蚁》,一边看一边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带给杨澜很多的快乐。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1岁多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地出差,要离开儿子5天。那天回家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的眼泪也带出来了。
  儿子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3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以后会很难弥补。后来,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对于当初自己的这个决定,杨澜至今感到分外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可是,矛盾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调和。女儿吃奶才3个月时,刚好遇上申奥,杨澜必须得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跑,怎么办?心中有百般不愿,也曾想方设法努力挣扎,可最后还是不得不提前给女儿断了奶。说起这件事,杨澜依然一脸无奈。幸亏如今已上小学的女儿能体谅理解,还会开玩笑地说:“我也为申奥做过贡献哦!”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上什么样的学校呢?在这些事情的关注上,杨澜和当下大多数父母很不一样。按条件,杨澜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贵族学校、特色学校,或更有利于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可是,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杨澜都坚持为孩子选择普通的公立学校。
  杨澜做了权衡和比较,相对来说,中文比英文难学,假如孩子从小没有一个中文写作环境,就难以学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时候需要重点补充的课程不是奥数,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许多父母忽视的中文。
  有一次,儿子学校开联欢会,老师事先和杨澜沟通,请她在会上作一个3分钟的发言。连杨澜自己也没料到,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她,居然会为这3分钟演讲无比紧张,生怕不能让老师满意,又怕家长们会觉得自己矫情,更害怕给儿子丢脸。儿子看出了妈妈的担心,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的认真,在她最终讲完下来后,儿子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杨澜由此得出结论:“其实孩子也会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态度。”
   谁都知道杨澜英语特别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时,从没正经做过什么英语辅导。他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杨澜不小心摔坏了尾椎骨,养好了伤还是继续奔向运动场。最近,孩子们喜欢上了动画片《网球王子》,提出要学打网球,杨澜不仅鼓励他们,自己也加入其中。杨澜发现,孩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运动的妈妈。为此,杨澜和孩子们约定,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
  
  把幸福传达给亲人
  
  有天,杨澜陪儿子去参加钢琴考试。气温35℃。送进签到处,家长就不能靠前了。孩子们高高矮矮地鱼贯而入,手里都紧紧攥着准考证,气氛颇为紧张。
   这些年,为了练钢琴的事,杨澜可没少跟孩子嚷嚷。其实心里也很矛盾:不严吧,那指法不是单凭兴趣就能练成的;严吧,又怕孩子反感,对音乐产生厌烦。所以常常是软硬兼施、唱完红脸唱白脸,真是为难。这次跟孩子约定,考过四级,万事大吉,以后再也不强迫他练琴了。在击掌为盟后,大人小人都颇为释怀。
  不久,儿子从人群中钻了出来。瞧他一脸喜气,知道发挥不错,做妈的心就放下了。拉着儿子的手,杨澜兴高采烈地说:“好了,咱以后不用练钢琴了!”不料,儿子却小大人似的回答道:“钢琴还是要学的,其实我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五级也不是不能考虑。”杨澜笑说:“哇,饶了我吧。”心里却美滋滋的。
  孩子钢琴学校的校长说,全校一百多个孩子的家长,杨澜的出勤率及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是排在前列的。杨澜是个完美主义者,比如说,一首钢琴曲,有一个音孩子没弹准,她就会责备孩子。吴征就说,孩子他爸连五线谱都看不懂,他能弹出来就不错啦,能把一两个曲子弹得比较漂亮就已经可以了,已经比我强多了。
  “在我们家都是我是白脸,他是红脸,他都是鼓励,每次都跟孩子说,呵,你真是太棒了!我是要求严一点,说你能弹得更好,为什么不专心啊。他一回来就说我,干嘛呀你,对孩子要求那么高,他们不爱练就不练呗。我说孩子总得有个良好的习惯啊,他说让他们自由点吧。结果,现在两个孩子总是说,爸爸是他们最好的哥们儿。”
  杨澜很委屈,平时对孩子还是比较宽松的,如果他们做事不专心,也会批评一下,但不会很严厉。她说,儿子喜欢画画,喜欢动物,对昆虫最感兴趣,“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我们会特意带孩子到郊外去玩。”
  每年放长假的时候,杨澜最惬意的是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责任,买菜做饭。早晨起来,带着孩子去一趟农贸市场,那蔬菜叫一个新鲜!眼看早市快结束了,各个摊位还一块钱一堆地叫卖。孩子大呼:“买这么多菜才10块钱!我的LEGO积木要100块!”杨澜说:孩子,你总算有了点价钱对比的概念!回到家里,烟熏火燎地炒出一桌菜来,这个咸了,那个淡了,“但一家人很给面子地吃光了。”
  杨澜觉得,一个智慧妈妈应该观察孩子的潜在能力和才华,她的任务是为孩子们打好基础,至于将来孩子做什么,妈妈是无法设计的。还有,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有些女人喜欢抱怨,怨社会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即使是爱也化作了无尽的唠叨,要知道这样一个抱怨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特别大!
  杨澜说,母亲自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感受到母亲传达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内而外散发的,整个家庭会在这种幸福感之下真正地放松呼吸。
其他文献
并不是所有暗恋都能让人心花怒放,也有个别欲哭无泪的。    最近,我一个小学同学跟我说:知道吗,我们曾经的同窗80正在到处打探你的消息,问你过得好不好,近况如何?他说他当年暗恋过你。  暗恋二字真是活要人命,仿佛一股乌烟瘴气中突然送来的森林氧气,我实在忍不住吸了又吸:他是谁?当年暗恋我哪点?现在在干嘛,结婚没有,做什么工作,富二代否?  随后我找到了他给我写的一篇日记,仿十年前的校园体:若是风,我
期刊
《欲情课》 渡边淳一  古往今来的作家,染指“男女之爱”这一永恒话题犹如恒河沙数,但写“两性爱恋过程中的必守规则”等实用守则的,却寥寥无几。  情色作家渡边淳一的《欲情课》,正是以过来人的角度,讲述“最具实践意义的恋爱讲座”。  有人说真爱并不难求,坏就坏在女人对爱情,总要设下历久弥新、永垂不朽的枷锁。如同Karl Lagerfeld跨刀设计的小黑裙,整夜排队还买不到,终于失之交臂。然而她们渴求的
期刊
婚姻中不愉快时,常常重复这样的事情:彼此间都在诉说自己受伤最多痛苦最多。丈夫说,社会是那样的复杂,我承担的工作你永远无法理解,妻子说,我担当的家庭责任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这就像追逐痛苦的奥林匹克竞赛,但这种比赛方式很难达成他们所期望的心理平衡,因为争执让他们无法平静,被愤怒包裹的他们,甚至腾不出一点点时间来考虑真正的沟通之道——说出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许是更多的分担,也许是更多的认同,或
期刊
约定  高三下学期,我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MM。每天骑车回家都故意绕一大圈同她走一段,估计MM对我不是太感兴趣,我表白了之后没表态。我想是不是快高考的缘故,于是提议我高考之后再去追她,她爽快地答应了。  高考完两年以后我才想起这件事情。    化了妆也一样  昨晚在外面吃饭,看见几个模特样子的女生,身材很好,就是妆太浓,显得很风尘。男友见我一直看她们,就也看过去,说:“别看啦,你化了妆也那样……” 
期刊
直到有一天,我老了,就轮到你了。    时间:2009年7月19日~7月27日    我不是个好爸爸,错过了女儿很多宝贵的成长阶段。教育专家说,父母要有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分享这难得的快乐;心理专家说,四到六岁是女孩的“俄底浦斯期”,这个阶段父爱缺失会影响她将来的婚姻模式。我虽然不是个好爸爸,做个好爸爸却是我一生的理想,因此,带上5岁的女儿和15岁的侄儿,我们奔赴祖国南端的涠洲岛,去铭记一个阳光
期刊
三个结婚纪念日  刚结婚时,我和老公工资都不高。结婚纪念日那天,我们在家门口的饭馆吃了顿饭,连一枝玫瑰也没有。吃饭时,老公一直哄我:咱们不买那没用的东西。  婚后第二年,因为家庭琐事我和老公关系很紧张,我们看不到未来的路,不知道能过到哪一天。但是结婚纪念日那天早晨,不会做饭的老公对我宣布:晚上我给你做饭吃!我很高兴,下班时去花店买了两枝玫瑰,一枝百合。回到家里,我把花摆在饭桌上,对老公讲:两枝玫瑰
期刊
作为父亲,海岩百般“阻挠”儿子的事业。作为儿子,侣皓吉吉在外绝不提自己身世。闯荡江湖8年,吉吉终于得到父亲的肯定。背负“岩太子”之名,经历了无数的阻挠和波折,他终于可以对别人说:海岩是我父亲。      2008年10月28日,海岩叹气最多的一天。他守在电脑前看新浪网对儿子侣皓吉吉的采访视频。这是儿子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表情傻呆呆,眼圈黑漆漆,回答问题木头木脑,怎么一点都没有他爸我面对镜头时的
期刊
老家,一个令所有人敬畏、感恩的词汇。  不管你是谁,面对老家的父老乡亲,山水草木,除了渺小和虔诚,你什么都不是。  老家,一个人生命的起点,老家的烙印往往一生相随挥之不去。  老家,一个人情感的港湾,无论成败顺逆,总会对其深情眷顾。  老家,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落叶归根,颐养天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当你漂泊天涯,孤独无依时,老家总会浮现在眼前,既抚慰你寂寞的灵魂,
期刊
“80后”家务低能成感情杀手  在对“80后”人群的离婚案件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后,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丁晓莉得出结论:“家务低能”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也是导致“闪离”的重要原因。“8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婚后每天围着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转,时间长了就难以忍受,最终导致“婚姻死亡”。  丁晓莉建议,“80后”夫妇可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期刊
谁都不会质疑他俩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爱情,和这爱情的真实性。不同的国籍只是他们身上的符号,幸福,本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在追寻的东西。    2002年3月14日,北京市民政局。  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用歪歪扭扭的笔触在姓名一栏写下“曹操”二字,被工作人员紧急叫停——  “先生,请写下您的真实姓名。”  “这就是我的名字呀。”  “啥,曹操?”在场工作人员无不讶异。  身旁,北京媳妇李之茵笑得一脸春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