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传播、风险感知与投资者行为——基于系统模糊控制的视角

来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加速网络舆情流动性的同时,通过增加投资者的模糊风险感知程度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给舆情传播的系统性监管带来难度.本文首次将物理学倒立摆模型跨学科应用到微观投资者行为系统的构建,并基于模糊理论对比不同策略下的系统稳定性控制效果,验证该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可行性与可控性.选取2020年1月至6月的微博文本为实证分析数据,测度投资者行为的变化效率,检验了我国舆情传播通过投资者模糊风险感知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上存在能够动态控制投资者行为系统稳定的舆情传播有效程度;2)舆情信息会跨市场影响不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决策;3)我国政府主导下的舆情环境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具有良好的稳定市场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呼叫中心企业在人力排班中搭配使用兼职人员;兼职人力无论成本或工作模式都与全职坐席人员不同.针对企业实践场景,构建考虑兼职用工的坐席人员排班问题整数规划模型.在分析认识问题优化结构规律基础上提出两阶段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分解日期和班次决策降低问题求解复杂性,通过表征不同类型人力满足话务有效需求的量化指标,局部优化地生成可用排班方案;然后运用具有模拟退火或贪婪机制的邻域搜索技巧来改善前阶段生成的排班方案.计算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企业规模问题的优化排班方案.最后分析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兼职用工优化策略.研
吩嗪是由假单胞菌或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寄生虫活性的含氮杂环代谢物,在农业和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吩嗪的合成受到复杂的级联网络调控.本文总结了假单胞菌属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对吩嗪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阐明在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控制下小RNA (small RNA)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对吩嗪生物合成的影响,为假单胞菌属调控吩嗪合成级联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以信托机构为例,将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建立模型探究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理.理论分析发现,资产规模、杠杆、关联性和外部冲击是关键风险驱动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系统重要性机构分布较稳定,其关键因素为资产规模、杠杆和关联性.系统脆弱性机构分布较分散,其关键因素为杠杆.机构间风险传染存在关键路径数量较多、路径较短的特征.其中,杠杆和规模是机构间风险传染的关键因素.资产间风险传染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其中,资产间关联性具有更加重要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与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金融能否发挥科技赋能金融的优势进而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金融显著地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对年龄较小、规模较小、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是更为显著的,数字金融能够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是通过为民营企业提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