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开展分层教育的措施,通过合理的分组,进行分层备课,通过分层授课,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几个步骤开展分层教学,对于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科学的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小组,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分层教学既包括教学方式的分层、选择,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也包括对学生的分层评价,对学生的分类指导。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有效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进行英语学习,对于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分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分层级教育,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对语言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分组。要成功地实现对学生的分组,作为教师在接管一个班级之后,就要对自己班级的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并要积极观察他们,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有所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分组。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中,避免伤害学生的面子,尤其是对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更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在分组中,不能使用差生的词语。教师可以把小组设置问题基础组、发展组、竞赛组,三个类型,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层次小组,更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活动。
  二、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实施分层教学,对教师而言,备课量更大的。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选择相关材料,丰富材料,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不同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任务,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备课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个原则,使英语水平层次高的学生能够吃得饱,使英语水平层次低的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比如,在备课“There be”句型时的内容时,对于基础组的学生而言,要围绕促进学生对这个句型进行有效理解进行设计,并能够针对文章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这个句型的应用方式。而对于发展组的学生而言,就需要他们能够利用这个句型进行简单的造句,能够掌握其应用语境方式。对于竞赛中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这个句型,同时能够对其应用场合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能够进行广泛的句式应用。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实施分层授课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既能保持相对的统一教学进度,又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你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层次水平是那个得到完善的提高。比如,对于基础层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单词,能够突出记忆学习法,使学生在模仿记忆中,掌握基本词汇,并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发展组的学生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词汇,能够对词汇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需要重视对这个层次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重视对他们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竞赛组的学生而言,要能够引导他们进行较难文本的阅读,能够发展他们对文本重点难点问题推敲分校研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较难材料的听说训练,能够不断指导他们进行广泛阅读,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
  四、设置分层作业
  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传统方式是进行统一的作业设置,作业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作业积极性不高,通过作业很难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设置分层作业,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作业设置,要保证作业量与作业的难易度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作业的功用和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在设置围绕“What aer you going to do” 应用上“be going to”句型,编写一段话的作业时,基础层的学生通过教师板书词组适当加一些词语能够编写出一段话就可以,对于发展层的学生,教师设置的作业要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编写一段话,而对于竞赛组的学生而言,教师要不仅要要求他们编写一段话,同时,还要要求他们能够用口语叙述他们的未来打算。要通过分层作业设置,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使学生能够通过作业设置有效巩固所学,并能得到适当的发展,这对于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促进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已久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努力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能够成功应用分层教学进行授课,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
  [2]鲁敏.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7).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城市的名片,公示语往往在国际交流中给人留下直观的第一印象。就公示语英译而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拿来主义”过于强调英语为本族语的使用者,忽略了人数更为众多的非本族语使用者。英语共核在遵循最基本语言规范的同时,以“可接受、可理解”为原则,最大程度的包容来自不同文化的语言变体。因此,本文认为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应当注重语言共核,方便最广泛读者的理解。  【关键词】公示语 英语共核 规范性  
【摘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要明确评价的基本目标,不断建构新式的评价模式,更好地促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 英语课堂 教学评价 目标 模式  英语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价值为根本,根据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中学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
本文通过对听力测试的文本分析,以及采访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多名一线教师,对近两年重庆市高考听力试题题型结构和题目设置难度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听力改革的现状,提出教师
【Abstract】Language change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y. Language in use gets a further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social revoluti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the political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为未来的小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解决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提问 现状 原则 策略  小学英语课程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质量将影响未来的英语学习。以此,教师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的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让学生看到更大的、更加不一样的世界。因此高质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给学生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虽然同样重视阅读教学,并且也在努力的尝
【摘要】选择题因其评分容易,结果客观、公正、信度高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以高考英语中的选择题为对象,从其引入、发展、成熟和飞跃四个阶段来简单探讨一下选择题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点指引。  【关键词】选择题 高考英语 试题  一、引言  选择题是各类测试中常用的一种题型,它由题干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选项构成,要求受试者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从选项中做出恰当的选择。选择题答案固定,不
众所周知英语是高中学习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在高考中的分值所占比例也是非常大的。如何学好高中英语,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的高低。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对英语的
【摘要】阅读教学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但成果主要是在英语领域内的关于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时间限于课堂,内容限于所用教材。近年来有关英语课外学习与活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的方法和训练策略等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有关英语课外学习与活动日益受到关注,已经产生一些研究成果。如下:袁桂林对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和实践进行研究,认为
【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lexical cohesion in the text “How Empathy Unfolds” in the new standard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 This paper focuses on four kinds of lexical cohesive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