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优化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数学课堂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四性: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
  1.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a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圓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象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图:这是一个活动组合投影片:
  甲地乙地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应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这块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下面是我在近几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实验 培养 能力  一.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期刊
摘要:高职和中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发挥了与高等教育相同的社会作用,即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并且在青少年的职业能力培养上贡献巨大。但是中职教育中由于体制的问题存在着发展的瓶颈,有时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偏离了中职教育的本质。本文从中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中职教育进行概述,讨论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作用及中职教育改革,引出实训基地建设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并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希望能够为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老师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热情高涨,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设计,撰写了许多相关论文。但是几年过去了,人们发现似乎还是走不出一个怪圈,即教育科研轰轰烈烈,可是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却很难落实,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一)小学
期刊
摘要:实现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就是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他们的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呢?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自主管理 班主任  一、创建灵活多样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自主管理机制是较长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学期)在班级体内全面实施
期刊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
期刊
摘要: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用心去备课、用法去上课,相信学生们也会象喜欢上操作课一样爱上理论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论 课堂管理 兴趣  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摸索,我在网上也查了很多的资料,也借鉴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处理方法,我决定改变原有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彻底爱上这个“理论课”。  一、加强课堂管理,保证教学效果  没有课堂纪律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发挥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导向、视听并茂、省时高效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我们应该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好帮手,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
期刊
摘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纵观目前小学英语的现状,这一话题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为配合搞好新课改的實验,我县大部分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全面开设了英语课,县直学校师资力量较好,而到了县级以下,由于一下加大了英语教师的需求,在没有英语专业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的情况下,各小学的基本做法是,抽调其他学科教师担任教学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