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北州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调查报告

来源 :青海草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是草地生态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观反映和评价天然草地植被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2021年度海北州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调查,汇总和分析了监测数据,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其他文献
选择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3种灌溉水源(农村生活污水一级处理水R1、二级处理水R2、河道清水R3),3种灌溉水位调控(低水位W1蓄污(雨)上限为50~70 mm,中水位W2蓄污(雨)上限为50~100 mm,高水位W3蓄污(雨)上限为50~150 mm),用以开展不同灌溉水源和水位调控对稻田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养分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再生灌溉稻田0~40 cm土层土壤氮素以NH4+-N为主,NO3-N含量较低,NH4+-N相对比较稳定,且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NO3--N更易于随水分向下迁移
以科尔沁沙地扎鲁特旗退化草甸为研究区,应用大数据平台对草甸退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对区域内2005~2017年共13 a的气象资料、草地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2005、2008、2011、2014、2017年的草地退化、沙化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盖度与各气象指标的相关性依次为三季度蒸散量>二季度蒸散量>三季度温度>三季度降雨量>一季度温度(P<0.05),且与四个季度的温度和一季度蒸散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植被盖度随三季度蒸散量和温度的协同变化而变化,也受二季度蒸散量和
现阶段高寒地区矿山植被恢复技术已取得成功经验,但是就如何发挥长期效益、巩固治理成效还在探索阶段.通过对青海省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项目的分析认为,采用围栏阶段性封育、更新复壮、鼠虫害治理和落实责任等措施,可以避免生态脆弱区矿山植被修复后的二次退化,是实现修复区长期治理的重要途径.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内陆,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达到250×104 km2,地形复杂;其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紫外线辐射强,气温低,日照时间长,氧气稀薄.在如此条件下,青藏高原上生存的生物为了适应低氧的恶劣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低氧适应机制.本文对青藏高原上独有的动植物对于低氧的特殊适应机制进行论述,为研究青藏高原生物低氧适应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
绿绒蒿为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除一种产自西欧,其余48种都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其中大部分绿绒蒿生长在海拔3000~4000 m的青藏高原上.绿绒蒿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可入药,有研究表明绿绒蒿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消炎、护肝、保护心血管等作用.本文通过对绿绒蒿的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的阐述和对现有研究的概括总结,为绿绒蒿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青海省引进紫花苜蓿种植以来,获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苜蓿越冬率普遍较低,造成了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局面.破解紫花苜蓿越冬率低,切实提高紫花苜蓿产量、稳步扩大优质豆科饲草种植面积,是省内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试验引进了雅津蛋白桑、速生多倍体高蛋白桑和构树三种木本植物在新疆北疆三个生态区进行了两年试验.通过耐盐碱试验以及越冬性、病虫害、耐寒性、叶面积大小、生长速度、光量子和产量等性状调查和测定,得出结论:雅津蛋白桑适合在北疆改善环境快速造林使用.速生多倍体高蛋白桑适合做饲草,可以在北疆推广种植.构树不适合在北疆种植.
青藏高原气候严寒,不利于引种牧草的生长和越冬.高寒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可选用牧草种类稀少,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需要豆科植物成分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本研究在江仓矿区引进高加索三叶草,为一种在耐寒、耐旱、耐涝和耐牧性方面均表现良好的根茎型豆科牧草.高加索三叶草在江仓矿区的主要引种表现为:高加索三叶草在江仓矿区越冬率很高,连续三年维持在93%以上,不能开花结实,但绿期长达165 d,比当地优势植物的绿期长20 d以上.引种后三年内,高加索三叶草的冠幅、分蘖数、根茎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轴根数、轴根长、轴根
利用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候降水变化明显分为两段,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初期,为降水偏少期,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后,为降水偏多期,说明进入21世纪三江源地区降水增多,并且候降水量在气温突变后降水增加趋势显著,有利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恢复.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的气候状态呈正态分布,在第30候(5月31日)进入雨季,第53候
为揭示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对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质地的影响,利用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制作切达干酪(CDF组)和切达干酪类似物(CD3组),采用商品凝乳酶作为对照(CCF组),分析干酪成熟过程中质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组干酪的硬度随着干酪的成熟而增加,而弹性和咀嚼性则呈现下降趋势,CDF组干酪硬度、弹性、咀嚼性均最小;蛋白结构的致密性随干酪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弱,CDF组干酪结构相比于CCF组干酪较为松散;在6个月的成熟期内,3组干酪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成熟时间和扫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