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常态发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学校德育教育形成严峻挑战。探索一条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联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途径,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教育 德育常态发展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地处吉林市郊区,农民外出务工极为方便,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这些留守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监管不到,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诸多问题:性格上孤独自卑、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学习上不积极,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自律性较差;养成习惯不规范,缺乏礼仪素养等等。
  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无疑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古代教育家曾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既要研究教育方法,又要改进教育策略。因此以学校教育为纽带联动家庭与社会,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是实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常态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 为留守儿童开辟绿色通道
  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针对留守儿童思想、人格、行为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具体研究。细致调查留守儿童背景资料,详细登记,然后分门别类,建立个人档案,为与留守儿童有效交流和沟通扫清障碍。
  2.对症下药,进行深入心灵的教育。如何解决个体存在的问题呢?关键之处在于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团队和集体的关爱。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开展游戏娱乐活动、手工小制作等;每月为留守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吃蛋糕,唱生日歌,互送生日礼物和祝福;设立留守儿童心愿箱,每周开箱一次,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的心愿。
  3.优化组合,相互促进共成长。不同的留守儿童,性格特点迥异,各有其优缺点。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何让这些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孩子相互取长补短呢?根据居住地,将这些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优化组合,每逢节假日,让他们轮流做东,集中在一起,做作业,阅读课外书,完成手抄报,做游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小组活动,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又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4.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派出所、敬老院、烈士陵园、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养殖基地等都要充分利用。与派出所的法制辅导员联合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敬老院大多都是孤寡老人,正是孩子们献爱心给予他人亲情补偿的好时机;烈士陵园安葬的英雄们激励着孩子们,令他们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黑木耳种植基地和牛羊鸡鸭鹅等畜牧养殖基地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科学,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以家庭教育为连心桥 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长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孩子们情感饥渴。学校通过牵线搭桥,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问题,并为亲子沟通提供条件,让鸿雁传情,组织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和提倡写思念日记等活动,让他们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发泄出去。这样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解决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有效解决家庭教育和孩子们感情的饥渴问题。
  2.开办家长学校。祖辈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可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却难以适应现代孩子的教育。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家长学校,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引导家长们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3.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的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怎样有效使用家校联系卡: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严格家访制,对于特殊学生要不定期的进行家访、电话访,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各项信息。
  三、以社会教育为助推器 巩固扩大留守儿童教育成果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就更加需要关注。
  1.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的教育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时在教育方法上面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以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
  2.积极争取村屯社区的支持。在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协同村委会为留守儿童建立乡村图书室、活动室、不定期的组织孩子们活动,消除留守的寂寞,增进同伴间的感情,又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3.联动群团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亲情关系。联系“爱心妈妈”、国有企业和各种协会,为留守儿童寻找“代理妈妈”“代理爸爸”。不仅仅在物质生活上面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更重要的在精神和感情上面关爱,对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的缺失进行弥补,尽可量减弱或消除心理阴影。
  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且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并不断壮大,积极探索教育方法,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执着追求。这种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联动家庭与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的教育体系,能在一定层面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又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常态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丁杰,吴霓.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3】张绍梅,金萱.留守儿童面临两大困境
  【4】周文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中作文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文的水平,可以判断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作文难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解决。本文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一篇课文,是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前,总要精心地备课,确立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把准教学重难点,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也要充分地“备课”,去自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备课”,其实就是指课前预习。课前怎样预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重视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在此形势下,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创新,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擺脱“苦作”,变为“喜作”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小探讨。  一、习作动力系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任教一年级汉语拼音时,我就有意识地训练
幼儿园中的社会领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与幼儿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教师均等化行为的研究,对
小时候不知道元宵是什么意思,只知道那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今夜明月人在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吃过晚饭,爸爸,妈妈,爷爷,和我便搬着自家的小板凳在后院里去看那圆圆的月亮。爷爷将我的小手捂在他的衣兜里,白色的绒毛擦着我的手心,一丝暖意冒了出来。乡村的月总是格外的圆,那时,夜刚刚暗下来,层雾弥散地漾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如墨的层云中探出头来,它不似日光那样夺目,只是添了几分女子的典雅,落落大方。我用稚
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2002年“国际睡眠日”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IFMHN)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有45.5%的人存在失眠,并呈现逐渐
循证护理是遵循有价值的证据,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找出问题,寻找实证,以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循证护理干预前后418例颅脑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对比,证实循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医生来说,锻炼好自己的基本功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适应社会医学不断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医生的基本功包括对病史的采集必须详尽,体格检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利用中职语文教学阵地去强化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未来交际活动的优化有着促进作用。关注中职语文教学中口才训练活动的开展,以此来创新语文教学实践,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强化学生口语表达心理素质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关注在口才训练中的两个关键点。其一,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