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化学学科素养培养途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每一个学科的学科素养都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也不例外,通过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做好传统的化学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 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
  学科基本素养的基本定义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具体到化学学科而言,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是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当前符合中国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环境下对化学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化学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化学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相关品质。高中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等,因此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是通过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素养,形成能够独立思考、勤于动手实验的具体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最终在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将这些能力能够运用到实际中来,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二、 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可行之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思维,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养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的主旋律,各学科除了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素养为目标,着重以化学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做好学生知识学习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 化学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充分的认识
  学科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而在过程中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化学教师应该要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根据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加强自身自我继续教育,更新自身教学方法和知识量,以更好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讲化学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开展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相关活动。
  (二) 注重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很多的能力和潜能都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如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单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要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注重与加强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必要。研究性学习是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景中,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实践操作、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态度。例如我们周边的河水污染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常见现象,很多人已经觉得没有多大研究必要。但化学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周边的这些现象,开展如河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相关方面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河水污染的原因,污染河水的垃圾或者脏水里面包含了哪些化學元素,是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才使河水变成黑色并散发臭味,应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对污染的河水加以治理,应该运用包含哪些化学元素的物品去治理,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通过类似的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生活,来自自己的实际操作,从而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发展基础,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离开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学科将会变得空洞,因此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采取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化学教师首先可以告知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然后每一个实验小组选择的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因两者的量不同,反应时的最终现象也会有差异,通过这个实验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如若浓硫酸过量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反之如果铜过量时会发生怎么样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其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这些现象都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因此化学教师在做好化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注重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在每一次化学实验前进行科学有效的化学目标设计,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假设,对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发生的一些情况能够有所预料,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才是高质量的,也才符合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
  三、 结语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整个人生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应该越来越重视,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也不是化学教师一人或者学生一人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整个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以后更好地立足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
  [2]朱丽敏.对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认识[J].考试周刊,2017(A1).
  [3]杨水金,杨晓棠,吕宝兰.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作者简介:曾雅文,中学二级教师,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历史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是非常多的,而且课程的安排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进行历史课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才能保证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是有一定的衔接的,而且有关人员进行编写教材的时候,对于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历史知识衔接在一起。文章主要是分析了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体系,希望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知
摘要:高中化学具有知识比较零散,易学易懂的特点,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精确记忆。为了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对知识进行有效归纳,在复习时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认清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知识的连贯性,进而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目的是提高学生化学复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化学成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复习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是广大政治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文章对“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有針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策略  政治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