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恋爱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鸽子的故事


  我在一家餐厅打工,这天上菜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头正在和一个老太太搭讪,说:“你长得好像一个人。”老太太问:“我长得像谁啊?”老头说:“我老婆。”
  
  老太太生氣了,说:“你别胡说,我可是有老伴儿的。”说完起身就走。老头赶紧挡住老太太,说:“你先别走,听我讲个故事,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出于好奇,老太太坐了下来。
  老头说,他有一个发小叫柱子,当年柱子才15岁。那年代没什么吃的,柱子用弹弓打了一只鸽子,拿回来炖了汤。结果隔壁村的刘小妹跑过来,慌慌张张,应该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柱子说:“大妹子,别着急,先喝口汤吧。”小妹喝了口汤,终于镇定了些,然后她说:“你有没有看见我家的鸽子?”
  柱子吓得一哆嗦,不敢告诉她真相,安慰她说,鸽子一定是迷路了,过几天就会回来。
  第二天,小妹又来了,柱子给她烧了个土豆。接下来的每一天,小妹都会来找她的鸽子,柱子每次都会做点吃的安抚她,小妹每次都吃得很满足。柱子开始期待给小妹做饭,他喜欢上了小妹。
  有一天,小妹刚进门,就看见柱子站在院子里等她。柱子兴奋地大喊:“小妹,你的鸽子飞回来了!”他从身后掏出一只灰鸽,小妹说:“我的鸽子是白的。”柱子说:“这几天太阳多毒啊,准是你的白鸽子被晒黑了。”小妹大喝:“你当我傻啊!”柱子只好招了,承认鸽子是被他吃掉的,他愿意补偿她。
  小妹说:“那你一辈子都给我做饭吧。”
  于是,他们就开始处对象了。
  结婚几年之后,柱子才知道,小妹一直在骗他。小妹喝下那碗汤的时候,就知道那是自己的鸽子,但是柱子的厨艺太好了。后来她每天假装去找鸽子,其实是去蹭吃蹭喝,结果喜欢上了柱子。
  小妹假装在等鸽子,其实是在等柱子对她动心,她等到了。

异地恋的故事


  老头讲完,看着老太太,问:“我的故事怎么样?”
  老太太说:“听得我都馋了。”
  老头笑了,说:“那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50年前,老头有个工友,叫小高,他的女朋友叫芳芳。小高在第二车间,芳芳在第三车间,他俩感情特别好,对他们来说,隔着一个车间,都像是异地恋。小高下定决心要成为车间主任,这样就能自由地穿梭在两个车间之间,就能时常看见芳芳了。
  于是小高开始努力上进,终于,组织上看到了他的努力——派他去西北支援建设。这下完了,他们真的成了异地恋了。
  小高到了西北,才进职工宿舍呢,就被带进沙漠,加入一个保密项目,从此跟外界断了联系。
  这一去就是四年。
  四年后,小高一回到职工宿舍,就看到床上堆满了来信,全是芳芳的。第1封信,“小高同志,我很想你……”第19封信,“小高同志,我在解放路发现了一家小吃摊,味道特别好,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吃……”第38封信,“小高同志,为什么你一直不回信,是不是和其他女同志发展出了革命友谊?我也要去和隔壁车间的小李发展发展……”第39封信,“小高同志,上一封信是我意气用事了,都是骗你的,我根本没和小李同志接触。”
  小高一封封地拆信,看得又哭又笑,他拿出了最后一封信:“小高同志,我妈给我介绍了对象,如果今年国庆之前,你还不回来,我就得嫁给他了……”
  国庆?现在是十月中旬,国庆已经过去两周了。小高立马去赶火车,花了两天时间才回到老家。他直接冲到了芳芳家,她不在。是啊,她都嫁人了。小高失魂落魄地去了芳芳提过的那家小吃摊,点了碗面,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身前。是芳芳,正微笑地看着他。
  后来小高才知道,原来芳芳每天都会来这里等他。
  当他们之间只隔了一堵墙的时候,她熬不过一分一秒;当他们之间隔了千山万水的时候,她反而熬过了四年,她等到了。

三句英语的故事


  老头第二个故事讲完,老太太点点头,说:“真是个好故事,还有吗?”老头接着说:“那我讲一对老夫妻的故事吧。”
  有一对老夫妻,男的叫老吴。老吴跟他老伴结婚40年,为了庆祝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儿子给他们报了一个旅行团,去美国玩。老吴很兴奋,每天都在练英语,老伴埋汰他,练了两个星期,就只学了三句话。
  他们到了美国,导游带他们到时代广场自由活动。老吴特别兴奋,见到外国人就招手:“Hello啊,hello啊!你们都hello!”
  这是老吴学的第一句英语。
  他们一路看一路逛,老吴见到什么都问,这个how much,那个how much。
  这是老吴学的第二句英语。
  老吴一路上都在卖弄英语,走着走着,却发现老伴不见了。他吓坏了,到处去找。在一个商场听到争执声,他往前一看,正是老伴。
  老伴杵在商场里,死死抱住一根柱子不撒手,旁边站着几个高壮的保安,正在拉她。老吴冲上去挡在老伴面前,对保安怒吼:“你们别碰她!My wife! My wife!”
  这是老吴学的第三句英语。
  原来老伴走丢了之后,一直站在原地,直到商场关门,保安来清场,她还死抱着柱子不肯走。老吴又担心又生气,问老伴傻站在那干吗。老伴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找我的。”
  她站在原地,这是最笨的等待,也是最执着的信任,她等到了。
  老太太听完三个故事,心满意足,就跟老头告别,回家了。
  你长得好像一个人
  我跟老头聊天,这才知道,老头讲的是他和老太太的故事。
  故事里的柱子是他,小高是他,老吴也是他,而刚离开的老太太,叫刘芳芳。刘小妹是她,芳芳是她,老伴也是她。
  他们十多岁的时候在农村相识,到了二十来岁,一起进了工厂,后来结了婚,约好了,要牵手走完这一辈子,但是,老太太爽约了。
  三年前,老太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到现在谁也不认识了。她每天都会来这家餐厅,老头就每天来这给她讲故事,讲他们过去的事,希望有一天能让老太太想起他。
  “你长得好像一个人。”这句话,其实是当年芳芳对小高说的。重逢的那天,小高在小摊上吃着面,边吃边哭,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冒出来:“你长得好像一个人。”
  小高抬起头,发现是芳芳。小高哭得更凶了,哭着问:“像谁?”
  芳芳说:“我丈夫。”
  小高一愣,芳芳接着说:“我已经向组织请示过,组织同意我们结婚,明天你就跟我去办手续,不许再跑了。”
  “你长得好像一个人。”本来我以为,这是最老套的搭讪,没想到,是最深情的告白。
  有一天,老太太照常来了。我算着时间,老头也差不多该到了,这时,门被推开,进来的却不是他,是一个年轻人,长得跟老头很像,胸前佩戴着一朵白花。
  年轻人坐在了老太太对面,说:“奶奶,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心里一沉,那个风雨无阻,每天坐在同一个位子,面对同一个人,讲着同样故事的老头,走了。他等了好几年,想等她看着自己,露出熟悉的微笑,他没有等到。
  老太太看着年轻人,她望着他的脸出神,表情困惑:“小伙子,你长得好像一个人。”
  (发稿编辑:吕 佳)
其他文献
有些习俗虽老,却香气四溢……过年了,韩亮高高兴兴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从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点,城市离家不远,所以春节回家并不拥挤。回家后,韩亮就兴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艺来,他要为全家蒸馒头包子吃。年前蒸馒头包子是乡村流传已久的习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可是家里没有蒸笼,妈妈便跟邻居张大爷借了来。韩亮一边使劲揉着面,一边说:“妈,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做点心给你们吃的,光跟人借蒸笼也不是
耿老汉今年六十挂零,老婆三十年前就已离世,他和女儿翠萍相依为命。按说老耿既当爹又当娘,把女儿拉扯大,女儿对老爸应该更加感恩才是,可翠萍对老耿总是板着个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五年前,翠萍嫁到了县城,跟老公小顾开了个百货商店,生意做得还算过得去。她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回村探望老爸,倒是女婿小顾隔三差五地开车过去看看,顺便给老耿买些好吃的带去。这天,小顾打电话来,让老耿趁农闲到县城去住几天,老耿也早已想外
刘蕊长得漂亮,家里条件好,追的人多了去啦,于是她就养成了一副公主脾气,花篮选花,眼都挑花了,也没挑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如意郎君来。这一下可急坏了母亲何梅,找朋友托亲戚,赶场子一般为刘蕊物色对象。这天,何梅又在“执手一生”奶茶店里安排了一场相亲,刘蕊对男方看不上眼,言语便有些不冷不热的,男方识趣,先走了,刘蕊便在奶茶店里发呆。就在这时,走进来一个中年人,叫崔柏刚,是个骑三轮车卖蛋炒饭的,经常来这里喝奶茶
周子新是个刑警,最近负责了一起投毒案。被害人姓王,是某大学研究生院留学生的带班老师,案发地点就在教师公寓。再过一周,王老师带的这一届学生就要毕业了。据初步了解,王老师的社交圈不大,很少出学校。如果嫌疑人在王老师今年带班的一百多个留学生中的话,等一周后他们毕业奔赴世界各国,这案子还怎么破?周子新压力很大。而且,這案子很邪门,门窗都紧锁着,没有一点破损痕迹;屋内也没有别人的指纹和足迹,牙膏、杯子、碗筷
海强和华子是村里最胆大的两个少年,正逢暑假,两人上树掏鸟,下河捉鱼,碰着三个,惹着四个,这世上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最近两人瞄上了村西头的老龙头家,老龙头家的院子内长着十几棵梨树,现在梨子已挂满枝头,光想想梨子的滋味就能让他们口水直流了。可问题是,老龙头是全村第一的恶人,甭说摘梨子,就是靠近他家院墙,可恶的老龙头都会拎着根粗大的棍子,恶狠狠地瞪着你。海強和华子正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机会来了,老龙头到
小城不大,可修理工却有不少,修理这一行竞争也很激烈,不过修理工老洪却不愁没活干,因为他跟别的修理工不一样。别的修理工吃的是“杂食”,见什么修什么,小到电水壶、电饭煲,大到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来者不拒。而老洪吃的是“偏食”,专门给酒楼饭店修理组合灶。许多修理工嫌脏嫌累,不爱接这种活,可老洪接到活后,二话不说,便往黑乎乎的炉灶里拱。一番拆装调弄,炉灶就又可以吐火排烟了。完事后,雇主问老洪要多少
美国作家亨利在三十多岁时参加了当年州议员的竞选。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出版了好几部小说。巧的是,他的竞争者米勒也是当地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竞选演说当天,米勒首先出场。走向讲台时,他的手里拿着一本亨利的小说,不时刻意地朝众人挥舞。就在大家猜测米勒有什么用意时,米勒走到讲台边,自语道:“这张桌子似乎有点高。”随即,他把手里的书放在地上,踩了上去,然后笑着说,“感谢这本书,增加了我的高度。”众人见状,顿时
勒韦从小就非常聪明,在很多方面也都有天赋,每次说起梦想,他都这样回答:“我要成为最出色的画家、音乐家、作家、医生和建筑师!”勒韦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果农,他常常因此觉得不安。一个周末,父亲带着勒韦去葡萄园里劳作。他们来到一株最老的葡萄藤边,父亲让勒韦选了一串长势最好的葡萄,然后把其余的全部摘下来扔掉。勒韦惊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太可惜了!”“我要培育出最大的葡萄,只有把别的葡萄全都摘掉,才能
小镇上有个孩子叫周头五,十五岁那年,父母在日本兵的一次轰炸中双双被炸死,他成了孤儿。孤儿的日子不好过,凄风惨雨里,周头五喜欢上了一样东西,啥东西?酒。周头五好酒成性,哪一天都离不了酒,可他穷,没钱买酒,怎么办?俗话说,贼有贼计,周头五心生一计,他准备了一条大毛巾,晴天把它晒干,雨天用火烤干。每当酒瘾犯了,他便拿着毛巾出门,绕着镇上那几家酒店转悠,只要瞅着哪家老板没注意,就闪电般冲上去,伸手揭开柜台
皖北萧州的风味小吃,首推“啥汤”,与临近的河南胡辣汤和淮南牛肉汤并称“三绝”。“啥汤”是啥汤?1.丐仙传宝据说几百年前,萧州刘家有位屡试不第的穷秀才,在无奈之下弃笔从商。他在南关开了间早点铺,老两口忙上忙下,生意不温不火。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有个老乞丐冻昏在刘家店门前。心善的刘老秀才两口子将老乞丐抬到屋内,给他灌了姜汤,还腾了一间屋子让他住下来。可这老乞丐也是奇怪,对刘老秀才的救命之恩也不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