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民生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特别是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中央把保增长与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把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成为此次宏观调控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一、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民生问题是人類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工作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社会之所以能经受住各种考验,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得益于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而现实生活中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稳定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些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民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需要我们全面认识、深刻把握。
  (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进入快速增长的历史阶段,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2003年、2006年和2008年,我国人均GDP先后跃上了10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三大台阶,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到今年“十一五”规划期结束时,人均GDP将会达到4000美元左右,预计“十二五”时期将迈上5000美元的新台阶。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7.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7.3 倍。2009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60767亿元,比1978年底的211亿元增加1237倍。在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按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为1978年的39.4倍和34.4倍。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67.7%下降到41 %。2009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5218万辆,比2002年增加4.4倍。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27平方米(2006年),比2002年增加4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32.4平方米(2008年),增加近6平方米。
  当前我国民生需求正在加速呈现出四大转变: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从外部驱动向以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动力转变。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更多的地区迈入中等以上收入发展水平,更多的城乡居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新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涌现,形成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有效购买力,不仅对基本服务保持旺盛需求,对多样化、专业化、优质化的非基本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多层次的社会需求总体格局加速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将有力扩大城乡居民即期消费需求,极大释放潜在需求,不断创造新的需求。而消费结构升级又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明显加大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办了一批老百姓热切期盼、多年想办而一直没有办成的大事。比如,2003年取消农业税,2005年开始推行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特别是2009年在全国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试点,是对几千年来农民没有养老保障历史的重大改变等。这些都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之上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本身并不能自动带来民生改善,更不能取代民生发展。2008年我国GDP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客观地说,在民生等很多领域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曾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是英国的6倍,但旧中国民不聊生,在工业革命的枪炮之下不堪一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表明,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再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立足内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民生消费和民生投资始终是支撑国内需求的主要力量。中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就是因为,民生的不断改善能够优化我国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从而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和手段。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践中,我们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是把改善民生与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有力支撑了内需的扩大。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实施了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增加投资1.18万亿元。新增投资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善民生,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实现一举多得。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政府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投资超过50%。其中,社会事业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55.8亿元,超过“十五”的总规模。民生投资有力拉动了消费需求,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不单是应急之策,更是优化投资结构、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长效之策。
  二是把改善民生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结合起来,以民生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汶川地震灾区劳动力就业,努力缓解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没有出现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去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全年经济实现8.7%的增长,不仅远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而且在“金砖四国”中居于首位。
  三是把改善民生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保民生。中央从2009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正在抓紧落实的重点改革任务有五项,包括:着眼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着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着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全科医生培养,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着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再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不久将颁布实施。这是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又一件倍受全民关注的大事。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不仅直接惠及民生,也有力推动了社会事业和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并将有效地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三)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诸多挑战和难题,要求我们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民生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民生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将改善民生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与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与适应人口迁移变动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民富国强的宏伟目标。
  二、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应着力抓好的重点任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民生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力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保障基本需求
  1、扩大就业
  据预测,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到本世紀中叶仍有近9亿,比欧美国家现在人口总和多近2亿,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左右,而新增就业和自然减员所能提供或腾出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左右。除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外,劳动力素质低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能够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劳动力大量富余,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很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面对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并作为宏观调控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本途径还是发展经济。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与此同时,把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以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还要加强创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
  2、调节收入分配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存在“三个偏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偏低,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我国不超过2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0%以上);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8:1上升到2009年的3.33:1),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改革。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改革的总体方向,即:要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制度基础上,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我们还要充分认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性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保持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有利于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
  3、完善社会保障
  我们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们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并且重点要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同时要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使每个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要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完成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的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30年左右将达到3.45亿,届时“人口红利”会迅速减少,将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此,必须提前作出积极的响应。
  (二)着力满足发展需求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是积聚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领域。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事关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1、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启民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但我们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这就必须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把人口变人手,把人手变人力,把人力变人才”。随着广大群众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较好保障,社会的教育诉求越来越集中到教育的质量和公平两个方面。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公平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教育强调了三点:加快教育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我理解,改革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缩小不同群体发展起点的差距;只有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的难点是农民工子女,包括留守儿童和随同入城子女的教育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未来20年将达到65%左右,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农民工市民化是大趋势,不可逆转。必须加快调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特别是抓紧推进城乡教育制度的接轨和并轨,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条件,使他们具备自身发展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2、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要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幸福的重大民生工程。医改方案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合理划分基本和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建立一个从医到药保障群众基本需求的机制,做到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但要看到,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涉及各方利益的深刻调整,推进极其不易。2009年是我国医改的开局之年,近期五项重点改革已全部启动,进展良好。其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四项基本”,重点保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探索基本药物制度的招标采购机制、零差率后的财政补偿机制以及对乡村医生、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影响问题。要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理、人事、分配、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财政保障等方面配套改革、突破创新,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角色,把服务重心转移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上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定位,医务人员回归防病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治病的功能。另一个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中之难。重点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的改革,维护公益性质,调动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加快文化发展和繁荣
  随着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竞争逐步由传统经济领域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等扩展到人才、文化、管理、创新能力等“软实力”领域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家宝总理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达20%。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有效保障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的权益。另一方面,要从提升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出发,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全面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着力缩小城乡差距
  民生政策应当公平地惠及城乡居民,通过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放大惠民导向政策的积极效应。这里简要谈谈关于农村水、电、路、气发展和扶贫工作的一些思路。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6—2009年,国家累计安排建设投资390亿元,用于解决1.54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后,中央政府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抓紧编制实施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继续重点解决严重影响农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优先解决部分特殊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2010年拟安排中央投资200亿元,再解决6000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水源论证、卫生学评价和建设方案比选、优化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工程规划、资金筹措、运行管理等方面推动城乡区域供水。同时,要加强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确保工程持续发挥效益,让农村饮水不再成为部分群众生命之痛。
  关于农村用电问题。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电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农村电力建设上将把握“三个抓手”,加快解决农村供电问题:一是抓电网改造,努力满足农村用电需求。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继续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二是抓薄弱环节,尽快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向偏远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延伸电网,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三是抓机制建设,逐步建立村镇和电力共建共享的农村电力可持续发展机制。大胆实践,理顺农村电网资产关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金和广大农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电力建设。
  关于农村道路建设问题。2005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东部地区“油路到村”,中部地区“油路到乡”,西部地区“县与县之间通油路”。2010年将基本实现东、中部地区“油路到村”,西部地区“油路到乡”的建设目标。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确保农村道路畅通需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重点实施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同时,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一定要从农民需求出发,可以采用“一事一议”等方式,同农民商量着办事情,体现民众意愿。还要注意吸收各地先进经验,例如有些地方采取群众负责投工投劳、以劳折资、以资代劳的方式,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农民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真正主体,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筹资和养护的机制。
  关于农村沼气问题。2003~2009年全国发展农户用沼气累计达到3550万户。2010年,国家拟安排中央投资35亿元,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沼气用户300万户。同时,强化沼气技术改进,完善针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多种建设模式。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解决好重建设轻管理、重规划轻跟踪、重推广轻创新等问题,并从三项重点工作入手。一是重点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三项工程建设;二是重点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开展沼气科技支撑项目试点建设,继续加大对沼气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三是重点支持农村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通过抓好“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有效带动地方投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关于扶贫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2004年以来,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把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将其与扩大内需、调整收入分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开发式扶贫措施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和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提下,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为标志,扶贫事业进入开发与救助双轮驱动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集中体现在贫困规模庞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突出和收入差距扩大四大方面。形势的发展和贫困问题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扶贫战略,在确保完成解决绝对贫困这一首要任务的同时,把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重要和更紧迫的位置上。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以改善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加大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作为连片开发的优先地带,实施典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试点;强化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承受环境变故的能力。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每人每年收入低于1196元),2009年我国农村仍有扶贫对象40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同时目前我国农村仍有约2亿多人口饮水不安全,110万户、500万人口无电,6000多个乡镇、6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我们必须正视困难,继续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同时,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有干净的水喝、有充足的电用、有通达的道路、有整洁的环境,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抓紧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机制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关系百姓福祉、社会稳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推动。关键是要理清思路、健全机制,这样才能找准出路和建立起长效机制,使民生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民生工作
  1、要着眼长远,处理好解决当前问题与适应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民生问题,在着力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的同时,也要针对民生问题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预先做好研判,注重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整体设计,事先谋好篇、布好局,打好工作的提前量。
  2、要突出重点,处理好贯彻国家政策与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之间的关系
  中国国情最大的特点是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民生问题错综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大框架下,从当地实际出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分清轻重缓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发挥公共财政“雪中送炭”的作用,将资金用在最急需的地方和人群上,有针对性、有次序地组织实施民生工程。
  3、要量力而行,处理好潜在需求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
  个别地方把民生工程建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不是科学发展的态度,更不是真正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建设绝不能脱离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能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充分认识民生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改善民生与当地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
  4、要不断创新,处理好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事业等关系民生发展的建设中,需要统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各級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办好基本公共服务上,负好责任,不能缺位。要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财政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同时要采用政府购买、特许经营、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源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靠市场机制,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和加强监管等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越位,也不要错位。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体制性制约,为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创造条件。
  (二)要明确工作重点和抓手
  1、抓好规划引导,明确发展方向
  当前,先编规划、后安排项目,已成为中央投资管理的基本程序。在县域内也要把规划作为实施民生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原则、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建设时序、规模标准、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特别要发挥规划在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果方面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推动形成县域内集约高效的民生发展模式。规划编制要增强科学性、前瞻性,特别要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过程人口迁移变化趋势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带来的重大影响,避免公共服务设施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的情况。
  2、抓好项目建设,落实发展任务
  项目建设是实施规划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个紧密结合”。一是项目建设要与优先发展领域及解决当前难点、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突出重点,解决好薄弱环节。二是项目建设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因地制宜,解决好共性问题下的特殊性问题。三是项目建设要与综合水平的提高相结合,在加强民生基本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关键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如寄宿制学校、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和重点医疗卫生机构等,发挥示范作用,提升综合实力。四是项目建设要与资金落实相结合,所有项目安排都要与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衔接好,积极调整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落实好项目资金,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3、抓好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制定出好的规划,落实到好的项目,真正发挥出投资效益,还必须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当前,重点是要加快构建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现代公共财政体制,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为基本特征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在坚持政府责任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着力转变政府包办和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传统做法,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
  4、抓好监测评价,保证工作成效
  要建立健全民生工作动态监测制度体系,重点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为主要内容监测,全面、及时掌握民生动态发展水平。要强化公共服务专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加强监测评价结果的使用。
  (三)要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到位,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好“民心”、“财力”和“人才”三个要点。要聚拢“民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上,推动形成自觉自愿、積极主动的工作意识,大力营造有利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政治氛围。要保障“财力”,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动员力量,组织协调好辖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统筹解决民生保障和改善所需的物质支持。要用好“人才”,大力加强民生人才队伍建设,把民生保障和改善作为政绩评价的重要内容,选拔重民生、懂民情、善落实的干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围绕三个方面建立民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1、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切实将基层工作的重心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更加关注民生改善转变,政府职责逐步由单纯强化管制向切实改善公共服务转变,决策模式逐步由政府本位主导向与群众需求结合转变。
  2、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强化财政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的功能。同时,创新民生项目的融资方式,扩大民生项目的融资范围,推动形成以各级财政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民生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3、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切实加强县以下基层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目标任务责任制,将民生保障和改善列为年度考核的突出内容,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考核和抓落实的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建设、财政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合力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民生领域的统计体系、动态监测和防范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加强民生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和管理者水平,提高各类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素质。
  (摘自在2010年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上的报告)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将节能落实在高耗能的建筑领域也变得更加的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现状,阐述了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考虑了节能设计中的自然因素等其他要点,同时对在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建筑物的节能潜力进行充分的发掘,降低能源的消耗,使得建筑业能够长远并可持续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一、引言  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
曾几何时,神州大地上流行这样一首歌:“……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生根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歌声激昂豪迈,令中国人激动自豪!然而“中国娃”当真爱写“中国字”吗?曾经无数次地问过无数中小学生:“楷书有多少个笔画?”没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再问:“英文有多少个字母?”没有几个人答不上来!这只是一个玩笑!一个令中国人尴尬的玩笑!一个令中国人悲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得非常的好,特别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了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来调整和完善我们的
【摘要】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关键词】水资源;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前言  《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
近来,有两档外贸方面的新闻,吸引着国人的关注.一是铁矿石贸易价格谈判,二是吉利收购沃尔沃.rn先看铁矿石.3月30日,澳矿必和必拓宣布,已经与其在亚洲的许多客户达成协议,将把
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班主任就必须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的各项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激励行为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其创造性、主动性,对于鼓舞士气,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使更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为集体作贡献,使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
期刊
期刊
【摘要】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以及对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和谐且舒适的生活空间及工作环境。本文就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过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战略之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
班主任“官位”虽小,但其作用不可小觑。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组织管理,那将是一盘散沙,混乱不堪。但是,有了班主任,是不是就一定能把班级搞好呢?那也未必。实践证明,即使班级总体状况基本相同,各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也可能截然不同,甚至走向好坏两个极端。这种情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更与班主任有直接关联。由于班主任在能力、经验、态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差距,从而对班集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