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历史情境,整合教材内容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文化,利玛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32-08
   通史体例的《中外历史纲要》建立了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引领了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变革,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如其名,《中外历史纲要》是一本纲要类历史教科书,存在历史内容多、概念丰富、课时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妥当,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而制约学科素养的培育。①笔者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创新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教材逻辑,寻找历史线索和创设历史情境,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希冀能够抛砖引玉。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依据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以下均称“该课”)上承明清政治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相关内容,下开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单元的相关历史。该课内容既要联系明清政治的学习,也要为晚清大变局出现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时间上看,该课内容时间横跨明朝初年到清朝中叶近四百年,其中明朝中期、明末清初、清朝中期为三个重要时段,分别涉及明朝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科技和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三大块内容。而明末清初的内容,是明朝中期经济文化的延续,又联系清朝中叶文学艺术发展史。教学设计选中明末清初的相关案例,可以说相对合理。
   从内容上看,该课内容丰富,涉及明朝经济,包含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农业出现新物种、新发展,手工业进步并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商品经济新发展,海外贸易发展,商帮出现,商人地位进一步提高等;涉及明朝及清初诸多思想,包含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却逐渐失去活力,陆王心学发展,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活跃等;涉及明清小说和戏曲,包含四大名著等小说的发展,昆曲、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藝术的发展;涉及明朝科技,包含科技名著、利玛窦等外来传教士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和欧洲测绘技术,《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等内容。虽然该课内容丰富,领域广泛,但综合考虑内容和时间两种要素,笔者发现本课的重难点基本集中在明朝中后期。这就为教学设计腾出了想象空间。
   从全球史视角看,当明清易代,王朝出现更替,君主专制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若干新变化。但是明清的君主专制政治和闭关抑商等政策极大制约了这些新的变化,制约了新变化带领中国创造新历史的可能。与其同时,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引领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新的全球历史,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体。欧洲借力新航路和全球的资源,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的兴起正改变世界,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分析这一课经济与文化时,既要突出明清历史中的新变化,也要适当与全球的发展历史做横向比较,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素养。
   综合上述教材分析,笔者发现,利玛窦这位中西方交流的重要历史人物身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本课创新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利玛窦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地位特殊。利玛窦入华处于明朝后期,即万历朝时期,该朝既是中兴的时期,能够照顾到明朝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又是走向衰弱的时期,能够覆盖明清易代即明末清初的政治思想等内容。利玛窦所处的时期正是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欧文艺复兴大发展、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掀起波澜的时期,而且还处于中西交往的重要时期。利玛窦是“东学西渐”的重要人物,能够兼顾思考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历史。利玛窦是中西科技交流的重要人物,为中国明朝引进了世界地理知识、西方地图测绘技术、西方数学等重要内容,极大影响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史人物,也能照顾中国科技发展史。
   利玛窦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晚明历史经历的特殊历史人物。通过进一步的学术梳理,笔者又发现,利玛窦见过汤显祖(有争议),会见过晚明思想家李贽,和徐光启是好友,还和当时众多的官员、士大夫有交集,这是明确的历史事实。可以说,利玛窦是成功混迹于明朝士大夫中的特殊的传教士。利玛窦曾广泛游历中国,到过澳门、广州、南京、苏州、北京等重要城市,他本人尤其推崇晚明苏州这个城市,而苏州是明清农业、商业、手工业等重要经济内容的重要载体,史料丰富,留有不少利玛窦观察商业的文字资料。
   由此,选择利玛窦游历中国的历史线索,既能照见明万历朝的历史,又能在关键之处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横跨四百年、纵贯明清两代的诸多内容串联起来。笔者认为,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以利玛窦为中心,利用利玛窦和中国各色士人的对话,游历苏州等城市的所见所闻,进而创造相关历史情境,能够将历史知识和学科素养有效结合,是统编教材教学可行性较高的尝试。
   二、设计的总体思路
   该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材分析和利玛窦这一历史人物的特点。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寻找利玛窦游历中国的历史线索,创设历史情境,整合教材内容,落实学科素养。思路如下:
   以后世所绘的意大利传教士形象中儒服的特点探讨导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趣味,了解澳门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又是西方进入中国的跳板,为以全球史观来学习历史做好铺垫。接下来创设六个历史情境,大致上按照利玛窦会见各色明朝人物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展开教学过程:
   一是创设利玛窦和汤显祖的对话情境,来整合该课的文学和艺术内容。通过设置对话,让学生认识汤显祖的贡献——他是“东方的莎士比亚”,由此适当延伸整合其他文学艺术内容。依托教材和史料,结合设问和反问,让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培育核心素养。
   二是创设利玛窦和李贽的对话情境,来整合该课的思想史相关内容。李贽在统编教材中分量较重,既联系王守仁的心学,又有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同时和黄宗羲等三人思想有着相通之处。依据李贽的这个特点,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对话,让学生认识李贽的儒学观点及其“叛教者”身份,探究李贽在当时和后世的重要影响。同时,通过教材和资料找到李贽和阳明心学的联系,进而认识阳明心学,并探讨其中的思想价值。利玛窦和李贽对话的情景构建,旨在通过学习李贽的思想进而认识阳明心学,整合该课明朝思想史内容,进而为学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三人思想做好铺垫。    三是创设利玛窦和徐光启的对话情境,来整合该课的科技史和农业新物种的内容。依据该课科技史内容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玛窦沟通中西方交流的内容,通过设置利玛窦和徐光启对话的历史情境,认识利玛窦和徐光启对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意义所在,并结合教材,了解徐光启、李之藻分别和利玛窦合作,创造了明朝数学和地理绘制技术的新成就。依据徐光启的贡献特点,认识其是明朝的士大夫和科技人物,也是甘薯(番薯)传播的重要推动者,进而完成明朝中后期美洲农作物的传播和对中国影响的学习任务。
   四是创设利玛窦游历苏州的历史情境,整合该课的经济史内容。依据利玛窦对苏州的推崇和苏州在明清历史乃至世界贸易历史中的特殊经济地位,结合利玛窦著作中的文字资料和明清苏州经济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图片,创设利玛窦游历苏州的历史情境,认识明朝后期苏州的商业、海外贸易、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完成明朝经济内容的学习任务。
   五是创设利玛窦和万历皇帝“不见”的历史情境,整合该课小农经济、君主专制、“天朝上国”等内容。依据明清中国政治和国情,以及中西方历史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教师的叙述,思考万历皇帝“不见”利玛窦的原因和影响。借万历皇帝的兴趣点,进而思考当时中国重视和轻视的事物及影响。由万历皇帝的“不见”和士大夫的“不见”,可见当时中国对于西方科技的态度和国情,是“不见”世界形势和世界潮流。同时,该历史情境也为下个教学环节的展开埋下铺垫。
   六是创设延伸思考,探究明清易代、中国落后的深层因素。依据明清易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特点,以及清朝中期的文学特点,并结合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亚洲的殖民扩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等世界历史,探究和认识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认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反映的清朝落后世界的相关因素,进而激起学生思考。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在落实历史知识的同时培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
  三、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明清历史现象万端,既然以利玛窦作为人物线索来创设情境,那么,这就可视为观察明清中国的一个视角,我依此设置本课的线索为:利玛窦:一个看万历明朝的视角——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以利玛窦“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这重身份切入,解释选题的因缘,简述利玛窦的历史贡献,依据图片设问。
   材料1:
   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外国人为何身着中国服饰?
   问题2:除了服饰,图中还能看出什么要素?
   问题3:通过上述问题,推测图中人物的身份与来华目的。
   设计意图:递进式设问,以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通过简述利玛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补充说明其左手拿的是耶稣会的徽标,以此,可点明耶稣会来华传教的目的。
   材料2:
   问题1:如何看待欧洲绘制的世界地图?
   问题2:如何看待万历十年历史地图?
   设计意图:1590年这张有着局限但却是当时最先进的世界地图反映的是当时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体现了利玛窦所处欧洲的先进地图测绘技术以及世界观。联系明清政治史,可发现万历朝中国掩藏着危机。利玛窦来到的明朝是一个中兴之后趋于衰亡的明朝,但仍然有着辽阔疆域和帝国的繁华。用现代绘制的地图是为学生了解明朝强中藏弱的特点提供依据。用两图的目的是简要介绍当时的欧洲绘图和明朝疆域。后图如果使用中国古代地图如“大明一统图”(1376年),时间过早,而稍后的明朝地图如“皇明一统方舆备览”(1625年)则明显受西方影响。
   利玛窦辗转半个中国,历经各大城市及市镇,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明朝的士大夫有着频繁而深入的交流。通过他的一双眼睛,见证了明万历朝的经济与文化。
   材料3:
   问题1:利玛窦何以能到澳门?为何而来?
   设计意图:这里可以引出隐性知识,利玛窦借助新航路开辟后的新航线及葡萄牙在中国的澳门据点,得以来到中国。澳门在16世纪东西方贸易中就有着特殊地位,以此为明朝中国海外贸易繁荣的学习埋下伏笔。
   过渡: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玛窦到达广州,后自制《萬国图志》。经过地方官僚允许,得以在肇庆府留居学习中文。在这里,利玛窦和中国大文豪汤显祖有一次重要会面。
   情境一:1592年利玛窦和汤显祖肇庆府会面
   材料1:
   画屏天主绛纱笼,碧眼愁胡译字通。
  ——汤显祖
   二子西来迹已奇,黄金作使更何疑。
  ——汤显祖①
   材料2: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极大数目的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一出接一出也可连续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
  ——《利玛窦中国札记》②
   材料3:……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新昆腔编写传奇,到万历末年达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地步”。昆腔传入北京,立即获得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宠爱,迅速取代当时活跃在京城剧坛上的弋阳腔,赢得“官腔”的称号。在明末,昆腔成为全国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选修六》③
   问题1:根据材料1,汤显祖的诗歌提到了什么重要的人物和事情?提到利玛窦了吗?还需要什么证据才能更好地证明利玛窦确实会见了汤显祖?
   问题2:根据材料2,利玛窦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明朝”?
   问题3: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回答昆曲起源于何处,万历朝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汤显祖是否和昆曲有联系?
   设计意图: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利玛窦和汤显祖曾会面,依据即汤显祖的诗歌。利玛窦和汤显祖会面有一定的学术争议,却不妨碍创设利玛窦和汤显祖会面的历史情境。通过合理想象,可以增进历史理解和解释。明代闭关自守,最早来华传教士的行踪相当清楚,1592年,除了利玛窦、麦安东、石方西,中国内地再无其他传教士,汤显祖诗作中的“西域两生”,理应就是利玛窦及其同伴。通过反问用什么证据才能证明汤显祖的诗歌中的“二子”是利玛窦及其同伴,可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至于《牡丹亭》和昆曲的关系,则可更加具象地认识昆曲兴起和发展。通过利玛窦和汤显祖的会面,来完成该课文学艺术相关内容的学习任务。    情境二:1599年利玛窦和李贽在南京会面
   简述利玛窦一路北上的游历和其与李贽的会面概况,为理解情境创造条件。
   材料1:特别是那位儒家的叛道者(李贽)。当人们得知他拜访外国神父后,都惊异不止。
  ——《利玛窦中国札记》①
   材料2:夫童心者,绝假纯真之本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焚书》(教材第88页)
   材料3: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熹②
   材料4:程朱理学从先验的“天理”或先验的道德属性的社会关系是第一性;而李贽认为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才是第一性。③
   材料5:利玛窦入华……王学(王阳明之学)在帝国如日中天……竞相质疑官方道学教义并竭力抒发别出心裁的己见……④
   问题1:结合材料1、材料2和教材内容回答,李贽为何被称为“叛道者”?
   问题2:结合材料2和材料4,说说李贽将自己的书命名为《焚书》的原因并指出其思想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3:结合材料5和教材内容,如何理解李贽和王守仁的联系,并指出利玛窦西学入华的思想环境。
   设计意图:利玛窦和李贽的对话情境,根植于这样的史实:利玛窦想通过李贽影响中国士大夫,其正在用拉丁文翻译“四书”需要借助李贽的思考,而李贽想知道一个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儒学。通过该历史情境,希冀引导学生探讨李贽和心学、理学、西学的关系。依据材料和问题,指向探讨李贽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影响,适当探讨王守仁心学的内容和特点,指出程朱理学失去活力后,受到新思想冲击。根据材料,认识到王学为代表的心学的广泛传播为利玛窦游历中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并认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情境三:1600年利玛窦与徐光启在南京会面
   简述徐光启的历史地位,叙述利玛窦和徐光启的简略交往,讲述两者交往在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史上已传为美谈,为理解材料创造氛围。
   材料1:昔游岭嵩则尝瞻仰天主像设,盖从欧罗巴海舶来也。已见赵中丞、吴铨部前后所勒舆图,乃知有利先生焉。间邂逅留都(南京),略偕之语,窃为此海内博物通达君子矣。
  ——徐光启⑤
   材料2:
   材料3:
   问题1:根据材料1回答,徐光启是怎么知道利玛窦的?徐光启会见利玛窦之后对其印象如何?
   问题2:根据材料2回答,徐光启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是什么?如何看待其成就?当时是否还有其他科技成就?
   问题3:根据材料3,简述甘薯在中国传播的概况。
   设计意图:创设该历史情境的史实基础是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史事。选择的材料和问题,指向以徐光启《农政全书》为代表的几部中国科技著作,意在整合中国科技史著作的内容。在此,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教师叙述,可掌握徐光启和利玛窦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容,结合教材探究关于《几何原本》的内容及其影响;探讨以甘薯为代表的外来物种流入和传播概况,结合教师叙述徐光启改良甘薯的种植等技术,了解和学习徐光启爱国爱民的精神,培育家国情怀。
   情境四:1599年利玛窦至苏州,见证苏州繁华
   材料1:许多来自葡萄牙和其他国家的商品,经由澳门运到这个口埠。一年到头,苏州的商人同来自国内其它贸易中心的商人进行大宗的贸易。这样交换的结果,人们在这里几乎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利玛窦日记》①
   材料2:国内没有一个地方出产的黄油和奶制品会比苏州的多,米酒会比苏州的好。这些一般是运到北京和国内其它地方出售的。
  ——《利玛窦日记》②
   材料3:吳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4: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主,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明)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5:苏州城内数量众多的棉布字号。据学者考证, 这些字号即使不是全部, 至少也是绝大部分系徽商所开。
  ——整理自《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的
  徽商与城市发展》③
   问题1:利玛窦看到的苏州是一个什么样的苏州?
   问题2:根据材料3和材料4并结合教材回答,明朝中后期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如何认识该新现象?
   问题3:根据材料5并结合教材回答,明朝中后期商业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创设该历史情景,基于利玛窦曾游历苏州的历史史实。利玛窦把苏州比作意大利的“威尼斯”。④落实明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落实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有关知识,比如农业商品化程度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以及明朝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商帮迅速发展,商帮又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历史事实。结合明嘉靖朝仇英绘制的苏州图画,可帮助学生增强历史的合理想象,促进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情境五:1601年利玛窦到北京,觐见万历皇帝(不见)
   利玛窦一路北行最终到达北京,概述这一情况,为利玛窦之“不见”万历皇帝却得以留在北京定居传教创造理解的前提。
   材料1:谨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经一本、珍珠锒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西琴一张,奉献于御前,物虽不腆,然从极西来,差足贵异耳。①    材料2:南宋《耕织图》问世,万历皇帝修订,康熙雍正编录、改绘、题诗、作序,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版本的《耕织图》层出不穷。②
   材料3:当时中国最有知识的士大夫群体的批评指责:“直欺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检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
  ——教材第87页
   问题1:根据材料1,利玛窦准备的礼物有何用意?你觉得万历皇帝会对哪种礼物感兴趣?
   问题2:根据材料2,万历皇帝感兴趣的是什么?万历皇帝忽略西方地图而重视《耕织图》说明了什么?
   问题3:根据材料3,结合教材,中国“最有知识”的士大夫对西方先进的地图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该历史情境,试图探究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政治统治的负面影响——压制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当时的中国社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西方科技的氛围,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能够接纳利玛窦及其带来的科技,但明朝知识分子总体上对西方的科学和外来文化持鄙夷态度,无知、盲目、自大、自傲,暗于世界发展大势。
   教师叙述:利玛窦未能见到万历皇帝,却被同意留在北京,得以继续和士大夫接触并尝试实现他来华的目的。在此探讨下,进行历史反思:
   反思1:
   材料:
   问题:欧洲百年中的世界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地图变化说明了什么?
   反思2:
   材料: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1640年英国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644年明清易代,又一轮的王朝更替,康雍乾三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说明了什么?
   反思3:
   材料1: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2:
   问题1:根据材料1,并结合教材,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联系明中后期的经济,思考黄宗羲思想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教材回答,是否还有其他思想家?
   问题2:如何看待清代中期吴敬梓和曹雪芹的两部文学著作?
   問题3:结合材料1和材料2回答,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现象和清代中期这两部文学著作,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思三和反思一、反思二有何联系?如何评价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观点呢?
   设计意图:创设反思环节,意图是激励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看待明万历朝的先进和世界潮流。全球史观下中西对比,有助于培育家国情怀。通过思考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以及两部文学著作,指向思考黄宗羲思想的价值,呼应整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又能从文学的特点概述中,了解明清均未能成功推动君主专制、小农经济主导下的社会转型为近代社会的原因,为了解下一课晚清的落后挨打埋下伏笔。通过思考,既能掌握教材中相关历史知识,也有助于培育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四、余论
   本文创设的历史情境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寻找了利玛窦游历中国的历史线索,依据史料,结合教师叙述和学生回答,并辅以合理的历史想象,带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整合了统编教材内容。统编教材内容众多且复杂的难题如何得以破解,才能既落实了历史知识,也落实了学科素养?这种创设历史情境,寻找清晰线索的教学策略,是统编教材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尝试。
  【作者简介】张鹏,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义乌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在美国的学校里,图书馆是特别受人推崇的去处,也是一所学校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图书馆的老师告诉我,她们不会让图书馆闲着,因为这里是孩子们最愿意来的地方。  正在阅览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阅读课的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女教师,她很有些得意地告诉我说,要知道,读书可不等于看书,读书要质疑、要思考,甚至可以猜测、假想,然后才能有感悟、体验,这是仅仅靠“看书”无法达到的。  她找出她带来的资料夹,翻出了一大堆材料,很
近期,第二届财富英雄相亲会在长江畔的豪华游轮上举行了“终极相亲夜”,48位钻石男与50位经过精挑细选的佳丽进行现场相亲。女孩们穿上华丽晚礼服,戴着妖娆面具,走在红毯上犹如明星。她们尽力展示才艺、性感、妩媚,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只为在这场晚宴式的相亲会上找到多金钻石男。  万名美女仅40人入围  1万多名报名者中,挑出40名女嘉宾;5万多名报名者中,只有200名佳人有亮相机会。海选加面试,是确定“幸运
若云遇到琼森的时候,觉得自己遇到了理想的男人。  琼森又高又帅,还是个名校化工硕士。这让好不容易从高职夜校毕业、自认为长相平凡的若云,觉得受到幸运之神和爱神的双重眷顾。  琼森对若云说,他爱上的是她的聪明、乐观、奋发向上和体贴,这些特质,他在那些娇娇女身上看不到。若云发誓,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完美的女人,她要配得起琼森。  生活上,她对琼森百般体贴。不管再怎么忙,都会回家做晚饭;坚持帮他烫衬衫,坚持跪
她是他的大学同学,说不上漂亮,但充满活力的身影和清澈如山泉的明眸,令他春心荡漾。  他和她相约着去图书馆学习、到电教室听课,休息时他骑着单车载着她去郊外踏青。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转眼就到了毕业,他在父母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她也在人才招聘会上找了份私企文员的职务。两个年轻人开始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  但他的父母不喜欢她,嫌她自幼丧父,母亲多病,家境贫寒,并且还没有正
七种消毒方式答疑  用白酒可以消毒吗  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是70%~85%,当酒精浓度低于60%或高于90%时,消毒作用就会显著下降。所以,度数高点的白酒都达不到这一水平。你可别把白酒当酒精用哦!  太阳晒可以消毒吗  直接用太阳晒,而不是间隔玻璃等屏障是有一定消毒作用的。但是,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仅能杀死部分致病的细菌,所以不能作为餐具等入口用具的可信赖消毒方法。要知道,就是将餐具放进专业消毒柜里
儿子班上的一个小同学家遭变故,老师号召同学们“献爱心”,并以小红花为奖励。小儿均踊跃,儿子亦回家向我要钱。我给了钱,但不许他风光地把钱交给老师,让他悄悄给那个受助的学生,或者买些文具给那个孩子。  儿子不解,说,那样就得不到小红花了,而小红花是贴在墙上,昭示一个学生品德的标准。我说,你那个受助的同学每天生活在你们的小红花中,他除了要感谢你们之外,是不是还要生活在自卑之中呢?助人就是助人,为什么还要
以清帝退位的形式和平解决南北战事,结束帝制,实现共和,在以往的研究中颇受诟病。诚然,退位优待以及袁世凯出掌大位的结局未必理想,可是,转换角度,在整个世界革命史上,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200余年的清王朝连同2000余年的皇权帝制一起走下历史舞台,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东西列强都认为绝无可能的地广人众的国度,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体政体政治形式。不仅如此,由于政权的和平更替,包括藩
近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撰文指出,影响人体免疫力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基因和生活习惯等。人的性别、年龄、基因都是不可控的,因此改善生活习惯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方法。福克斯新闻网推荐了几种可增强免疫力的妙法。  1.多吃牡蛎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证实,锌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感冒等疾病的效果。人们若在刚出现感冒症状的24小时内补充适量的锌,病程就会不同程度地缩短。富含锌的食物包括猪肝、瘦肉、鱼
每当问到家长为什么很少带孩子到博物馆时,最多的答案是:“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带孩子看什么,也怕被孩子问住了。”相信有这样顾虑的家长不在少数。  正因如此,才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孩子一同走进历史、发现艺术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博物馆不该是一个一生只光顾一次,而是可以终生学习的场所。  中国博物馆事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百年有余,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类别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仅北京一地登记在
现在,庄梓妍开始理解当初自己结婚时母亲的忧虑了。母亲说:“后妈难当啊,你是什么难偏要去做什么——从小就是这脾气。”梓妍要嫁的男人,华诺德,中年丧妻,独自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生活。  母亲的忧虑梓妍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她想:我是很有小孩缘的人,有爱心有耐心,搞定一个8岁的小女孩还不是几分钟的事情?  梓妍带着一腔热血和柔情进了华家的门,她幻想着因为自己的加入,那父女俩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