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春光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爷爷喜欢喝茶,小时候我家和三爷爷家住在一条胡同里,常见他手持一把小陶壶,走到哪里喝到哪里。茶壶只有掌心大,因常年握在手里摩挲,粗陶竟也养出了包浆。
  三爷爷喝茶习惯嘴对着壶嘴儿,轻嘬一口,然后半眯着眼睛,用手打着拍子,有时还会哼几句小曲儿。不用问,三爷爷这是又“喝醉”了。喝茶也能喝醉?至少三爷爷是如此,因为他喝酒喝高了,也是这般模样。
  幼时,我是不敢喝茶的,唯恐像三爷爷那样喝醉了。
  三爷爷最爱逗小孩儿,他时常手持陶壶,坐在胡同口晒太阳。见小孩儿路过,便一把逮住,二选一:要么喝一口茶,要么弹一下脑门儿。不过,胡同里的孩子都摸清了三爷爷的套路,不等他伸手去逮,忙笑盈盈地喊:“三爷爷好!”这一嗓子传到三爷爷的耳朵里,老人家便眉开眼笑,弹脑门儿和茶事皆可免去。
  父亲也喝茶,但他喝茶的方式与三爷爷不同———父亲喝大碗茶,属于豪飲,用暖瓶泡茶或大的搪瓷缸泡茶才够量。我常去村里小卖部给父亲买五毛钱一包的花茶,沸水泡开后,茉莉花瓣漂浮其间,轻嗅一下,清香扑鼻。
  三爷爷喝的茶都是上好的新茶,要用小壶泡,一次泡几片茶叶都得数清,少而精,需慢慢饮,细细品,和父亲喝茶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一次,我问三爷爷他泡的是什么茶?他笑着说:“我喝的是明前茶,这茶名贵得很。制作这种茶要选用清明节前茶树上冒出的嫩芽细叶,七八个人采摘一整天,也只能采得一斤,所以才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那么贵呀,怪不得三爷爷喝茶‘小里小气’的。”
  三爷爷听了这话不高兴了,黑脸道:“我哪里小气了?哪个小孩儿从我身边路过,我都拦住请喝茶嘛!”
  嘿,三爷爷这话说的。别说贵如金的茶,就是神仙请喝茶,也不能共用一把茶壶呀!你也喝我也喝,多不讲卫生呀。相比之下,我还是喊“三爷爷”逃之夭夭为妙。
  那年春天,我家和三爷爷家都开始建新房子。三爷爷对匠人小工都好酒好烟款待,还泡了好茶。用大的玻璃瓶装着,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瓶子里舒展开来,上下漂浮,茶汤嫩绿明亮,清新又养眼。三奶奶说:“这老头子,为了盖房子下了血本了。买了二两明前茶招待工人。”三爷爷说:“妇道人家懂得啥,人家来给咱家盖房子,让人家吃好喝好,垒砖和泥才有力气。”房子盖完后,三爷爷围着新房转了三圈,高兴得又哼起了小曲儿。
  三爷爷还破天荒送了我家一小袋茶叶,嘱咐父亲说,这是明前茶,不要用沸水泡。最好放进玻璃瓶子里,用80度水冲泡。喝茶虽说喝的是味道,但这么好的茶叶,看看也是一种享受。那天父亲冲好茶后,家里人都尝了尝,大家都说真是好茶———味道清香,回味甘甜,如春雨滴在心头,干了一天活儿,喝上一口,浑身轻松又舒坦。我笑着说:“明前茶这么好喝,难怪三爷爷天天茶不离口呢!”
  “哈哈哈,傻孩子!”爸爸笑着告诉我,三爷爷平日的陶壶里装的根本不是名贵的明前茶,就是廉价的茶叶。三爷爷爱开玩笑,他那是用意念喝茶,清明前喝“明前茶”,谷雨前喝“雨前茶”。但盖房子时那二两明前茶倒是货真价实,还分了我家一袋。
  三爷爷性格开朗,他的“意念”喝茶法让他不管喝什么茶,都能喝出一“壶”春光。
其他文献
事件回放<<<<  2019年7月21日晚,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强势摘金。岂料,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再次成为焦点。赛后,他拒绝登上领奖台,并拒绝与孙杨合影。  时事鲜评  面对霍顿的无礼行为,孙杨回应道:“颁奖是非常神圣的,纵使你有千万个不愿意,但当你站上领奖台时,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你必须尊重中国。”  竞技体育规则规定:冠军只有一个。输要输得起,是一个专业运动
雨簌簌落下,如同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却又不知何去何从。灰色的天空下,淋漓的雨幕后,一条条回荡着刺耳喇叭声的车流、一座座几欲刺破苍穹的高楼让人心绪不宁。  转过街角,小巷子里,雨滴淅淅沥沥地敲在石板上,叮叮咚咚地落在河中柳树的影子里。没有飞溅的水雾、拥堵的交通,只有姑娘打着油纸伞走来,走进一家热气腾腾的面馆,面馆门前老人笑声朗朗,面馆里头店员吆喝声声。雨在此处好像也慢了下来,不再那么急躁,好像一个馋
老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了。  低矮的小草房前面,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干裂的树干。我抱不过来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中,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张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走了。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母亲找了
题目  我们的一天从问候开始,问候也许来自我们自己,也许来自家人,也许来自朋友,有时也来自陌生人……但这声问候定会留下许多回忆,请以“那一声问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题解  这是一道写人记事的命题作文题。从审题立意看,“我们的一天从问候开始”,“留下许多回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温情;从选材角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年前被中央通报,声势和力度空前的问责风暴,开启了祁连山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态保卫战。《经济参考报》记者持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通报追责高压之下,祁连山生态保护总体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非法开采并未根绝。大规模、破坏性的煤矿露天非法开采,正给这片原生态的高寒草原湿地增加新的巨大创傷,黄河上游源头、青海湖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面临破坏。   记者多方
搬进新居后,我特意把父亲从乡下接到城里住。父亲六十多岁,身体特别硬朗,他从乡下带来了好多土特产。此外,他还抱来一只小羊羔,说这只小羊羔是我三叔送的,现在自己进了城,没人照料它,只好带过来了。我笑说:“爸,这里是城市,怎么能养羊呢?”父亲不以为然:“我就不相信这城里容不下一只羊。”  父親买来奶粉和奶瓶,一天给羊羔喂三次奶。每次喂奶,他都把羊羔抱在怀里,专注得像在哺育自己的孩子。羊羔在父亲的精心喂养
题目  那时的快乐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题解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关注两个核心词:“那时”和“快乐”。  首先分析“那时”,这表明文章叙述的内容是往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其次分析“快乐”,在学生生活中,可以称之为“快乐”的事应该很多,到底该如何取舍
下雪了。我的思绪伴着雪花簌簌而落,淹没了眼前的烦恼……  我的小学规模很小,五六年级的学生加起来不足一个班,每次下雪后,兼任班主任的校长都会带我们出去打雪仗。  随着人群走下楼,推开门,周身瞬间被寒冷潮湿的空气包围,让人感觉全身都被清洗了一遍。操场上的雪原封未动,铺成了整齐的一片。被染成白色的树枝厌倦了充当冬日的背景,不想托着这么多从天而降的雪,略微向下沉去,似乎希望雪能见好就收,主动落回地面。 
童年一去不返,我时常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我的童年是在下关区的唐山路度过的。那座两层的南京旧居和风景秀美的江景是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那座楼房早就拆掉了,两年前偶然路过,熟悉的一切几乎都消失了,只有江边还有几分过去的样子。  那座两层小楼是我童年时的家。当年那一片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住户,这些街坊邻居亲切热情的面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街上还有许多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其中一个叫珊珊的女孩与我关系最好
五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在身上,天蓝得像面镜子,远处的洞庭湖水一眼望不到边,湖水没有想象得那么清亮,但是它的浩荡、壮阔吸引着我久久伫立在岳阳楼下,任凭清风拂面,享受着游览江南名楼的畅快。  我顺着湖边小道随性前行,走走看看。在景区牌坊“北通巫峡”出口处,猛然发现浓荫下有一个简易的小摊,一个木架上张贴着几张报纸,走近一看,是不同时期报道了同一个人,连标题也没多大变化:《岳阳楼下剪影人》《岳阳楼下剪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