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及期限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般情形下,异议股东在符合同等条件、股权转让协议成立生效且股东过半数同意的前提下即可进行股东优先购买权。《征求意见稿》第25条第1款对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做了规定,按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股权的流程来看,其中“30天”的期间与同意权的行使期间过度重合,不是很合理。
  关键词:股东优先购买权;起算点;期间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一)同等条件
  《征求意见稿》第24条第1款[1]规定了同等条件的含义。其采用列举式立法体例,只列举了价格、付款方式、期限,并加以“等”字进行类推、省略,在实务上还是比较引起混淆的。不妨再列举“数量”这一重要因素,因为数量是合同的主要条款。
  (二)股权转让协议成立
  《征求意见稿》没有明确指出股权转让协议需成立这一前提条件,但是第25条的规定除了肯定《公司法》第71条规定的书面通知形式外,还明确、细化了书面通知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转让股权的类型、数量、价格、履行期限及方式等股权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此时股权转让合同已经成立。本文同意这种“先签约,后通知”的观点。理由如下:
  因为优先购买权受“同等条件”的制约,而同等条件只能以转让人与第三人之间确定的交易条件为准,而交易条件的确定往往需要成立合同来加以约束,简单的交易意向因未形成合同而没有确定性、法律约束力也明显不足。如果以交易意向为前提条件,很容易使转让人或第三人因优先购买权股东的竞争购买行为而提高报价,从而导致同等條件的灭失,如此一来,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就需在新的交易条件下重新跟进,这不符合商事行为的效率原则,徒增交易成本。先有股权转让协议成立在先,并据此确定同等条件的制度设计,更容易节省交易资源。
  另外,根据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合同成立即生效,此处的股权转让协议一般是指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违法事由等的合同。不过,即使股权转让协议存在效力瑕疵,只要不改变“同等条件”,优先购买权就不受影响。[2]
  最后,须经股东过半数同意,即满足《公司法》第71条第3款所规定的“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如前所述,按照第71条的制度设计,未经股东过半数同意的结果是这些异议股东有购买拟转让股权的义务,且该义务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法律在平衡出让方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中还是偏向出让方,公司不能成为投资者的陷阱,要给出一个通道让出让方离开公司。
  二、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般情形下,异议股东在符合同等条件、股权转让协议成立生效且股东过半数同意的前提下即可进行股东优先购买权。那么,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如何?
  (一)起算点
  一般情况下,优先购买权的起算点应该是其他股东收到书面通知的时间,并且该书面通知应当包含转让股权协议的基本情况,只有其他股东了解了股权转让协议基本内容的情形,才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做出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决定。那么,除了同意权层面的书面通知、出让方还要二次通知吗?书面通知具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公司法》第71条中的书面通知,虽然文义解释上为拟转让股份的出让方履行同意权层面的通知义务,但是从商事法律的效率原则角度进行考虑,此项通知可以有两层意义,一层是为针对该通知内容是否表示同意,二层是为针对该通知内容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那么,做为接到通知的其他股东,也当然可以在同一份文件中表达是否同意以及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两种意见。[3]
  其次,关于此书面通知的内容,《征求意见稿》第25条第1款做出了规定,基本涵盖了股权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书面通知如果能包含这些内容,其他股东基本可以据此作出判断,出让方也就完成了其通知义务,优先购买权的期间可以进行起算。因此,一般情形下,优先购买权的起算点为书面通知达到其他股东的时间。但是存在一種特殊情况,即出让方与第三人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后,根本不履行其通知义务,即根本不像其他股东发出任何通知。此时的起算点如何确定?如前所述,本文认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为请求权,此时优先购买权的权利行使期限的起算点应该是其他股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转让股份事实时。
  (二)期间长短
  《征求意见稿》中第25条第1款对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做了规定,即自其它股东收到书面通知后,如果公司章程对行使期间有规定,就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处理,如果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就按照通知中载明的时间处理,但是通知中载明的时间少于30天或者记载不明的按30天算。对此规定,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在公司章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只有下限、没有上限的规定在商事法律关系中,不是很合理,这可能导致转让人的转让收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实现,并使得第三人与转让人之间的交易处于长期不确定状态,显然对第三人不公平,也不利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稳定。
  其次,30天的规定与同意权的行使期间过度重合,不是很合理。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设计思路,其他股东收到股权转让的书面通知后,一方面要在30天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判断,还要作出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判断,这在实践中难以做到。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之一为30天内股东过半数同意,如果股东持持不表态致使30天期间经过才达成股东过半数同意,那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很可能因此而经过,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三款所称的“同等条件”,应当综合股权的转让价格、付款方式及期限等因素确定。
  [2]常鹏翱.《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要件》,载《当代法学》,2013年第6期。
  [3]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2015年12月1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5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就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活动的最新发展态势作出分析,报告提供了全球各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指标。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活动仍十分活跃,各国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大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有效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加,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趋势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休闲的需求,各种娱乐休闲服务业涌入市场,现在娱乐休闲服务业存在“黄赌毒化”的情况,特别是涉毒问题久禁不绝,显然仅仅从立法文本与执法力度上来探讨问题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笔者基于马克斯·韦伯的“行动”与“秩序”理论,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基于特定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人的行为取向,并非严格按照法律的预期进行,所以存在“有法”但并不“循法”的情形。而人的行动又具有一定
期刊
摘 要:自然人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主体,在社会的发展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良好的发挥自然人的作用,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对自然人进行有效的规制。从民法规制的角度来说,需要我们对其成长态势进行全面保护。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有序运转,同时也是顺应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客观要求。民法作为以人为本的法律,对各个民事主体的规制是十分具体明确的,尤其是对自然人的规制。本文主要从自然人的成长态势这一角度来浅析
期刊
摘 要:固有的民族婚姻习惯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桎梏着人们的思想,在婚姻的缔结方式上也与国家的婚姻法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本文通过介绍彝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分析彝族传统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的冲突及有些传统习惯法对彝族婚姻家庭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协调彝族传统婚姻习惯法与婚姻冲突的建议。只有有效解决彝族传统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冲突,让二者融洽的接轨,才能更好的建设法治社会,推进彝族地区婚姻的向前发展,让彝族社
期刊
摘 要:共犯脱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教授提出的,旨在解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部分共同犯罪人主动放弃实施犯罪并为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但仍未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问题。共犯脱离理论与传统刑法中的共犯中止理论有既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刑法理论界一致认为,共犯脱离的理论源于共犯中止的理论,其产生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理论的不足,从而为犯罪人在犯罪中止之外架设一座“后退的黄金桥”。本文将共犯
期刊
摘 要:我国刑法学通说认为,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1]然而由于我国刑法学承袭了前苏联的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从而与新时期罪刑法定主义所倡导的刑事违法性在犯罪根本标准上存在着重大冲突。本文基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试浅析当前社会下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根本标准的合理性。  关键词:刑事违法性 犯罪 根本标准 合理性  一、刑事违法性的概述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期刊
摘 要:敲诈勒索行为在现在经济社会交往中时有发生,并且形式更为多样复杂,而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就敲诈勒索行为存在较大定罪分歧,本文通过引入消费者购买劣质电脑索赔涉嫌敲诈勒索被逮捕关押这个典型案例,以维权领域为视角,分析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的区分。  关键词:敲诈勒索罪;犯罪;维权;研究  侵犯财产罪中的敲诈勒索罪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形式多样,国内关于敲诈勒索罪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但法律条文具有稳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四川宜宾章某某被绑架受胁迫杀人案为例,分析被胁迫杀人的定性问题。对本案中的章某某行为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该行为符合紧急避险条件,但构成避险过当;第二,該行为应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胁从犯;第三,该行为出于不可抗力,不构成犯罪。笔者从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出发,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对章某某进行定罪和量刑,并得出一般结论。  关键词:被胁迫;故意杀人;刑罚  某日晚9时许,章某某在回
期刊
摘 要: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器官已成为人体器官移植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客体。本文围绕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客体这一核心,对作为重要客体的器官的法律性质作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器官因存在状态的不同,即活体器官、脱离人体的器官有不同的法律性质。  关键词:器官;器官移植;供体  2006年我国卫生部发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人体器官不得买卖,医疗机构临床用于移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法律经由规范行为而调整社会关系。法学关注行为缘于民法和刑法科学,作为部门法之经济法,属于晚近学科,时至今日依然缺乏统摄各个领域的一般行为理论。一般行为理论的缺失,无疑是经济法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来看,对经济法律行为的范畴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行为;范畴;市场经济  一、经济法律行为范畴的理论构造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