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兴趣之源 入识字之渠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统编版教科书对低年级识字部分的编写原则是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生字主要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等的板块识字。生字所属渠道不同,但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一致的,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识记大量的生字。因而,如何巧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识字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编织起识字之网,既有效识记,又发展思维能力,更加热爱汉字文化,是很值得研究的,本人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微课引路,调动学生的识字自主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而教材中的单元集中识字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保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把微课运用于低段识字教学中,易于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识字。
  如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一课《春夏秋冬》里,学生要认识“霜”和“雨字头”。“雨字头”作为一个新偏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不仅记住“霜”字字形,还对其字义和“雨字头”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笔者把这个知识点做成了一个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追溯汉字字源,了解“霜”的构成部件,认识“雨字头”,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再利用微课设计有趣的扩词游戏。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体会到了象形字演变的奇妙,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见,微课可以使识字变得更加形象可感,学生能通过微课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之源的浇灌,学生对识字拥有了无穷的力量,顺利进入识字之渠道,就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
  二、利用思维导图,编织学生的识字之网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后,还应该注意建构和培养其思维能力,使学生识字能力如渠中之水,奔流不息。统编教材将识字分散安排在语文学习的不同板块之中,形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识字环境。如“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展示台”等栏目,不仅有识字的内容,还蕴含着识字的方法。
  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字词句运用”为例,这个板块的识字教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现,通过“车”字带动一个词串的学习。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而又形象直观的思维工具,可以更直观地显示汉字的内在构造特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多种“车”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甚至“上车”“坐车”“车站”“车厢”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脑中已有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还比较模糊。而这个思维导图所呈现出来的,最左边蓝色组是车的不同种类,中间绿色组是与车有关的不同事物,最右边橙色组是表现动作的词语。这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就像有了一个个钩子,与新知识链接在一起,建构成一张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看到火车、马车、汽车,学生就能在此基础上想到其他种类:三轮车、电车、轿车、公交车、校车、赛车等;看到上车就能想到下车;看到车厢就会想到车灯、车轮等其他关于车的部件。利用思维导图,学生重新建构关于“车”的知识,新旧知识有效地整合在了一起。
  因此,在板块识字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零散汉字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的识字更加系统化。这既丰富了学生识字的内涵,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方式,又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使识字之泉源源不断。
  三、探本溯源,让学生更加热爱汉字文化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及其他知识的基础,还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阵地。“随文识字”提倡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有效进行“随文识字”,就要做到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而汉字大多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六种方法造出来的,都是由线条、形状构成,它本身就能表现出一种构图美。在随文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字理明显的生字,可引导学生进行探本溯源。这既能渗透汉字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之美,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笔者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项链》这篇课文中的“贝”字时,就利用汉字的字源字理打开学生的想象力。笔者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结合图片猜测这可能是什么字。
  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脑洞大开,大胆想象,结合图片的提示进行猜测:这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接着笔者讲解这个字的演变规律: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学生在学习中追溯汉字根源,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学完生字“贝”后,笔者再引导学生:看,这么美的贝壳,我们把它放入句子中——“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挂在胸前”,该有多美啊!再把这种美的感受送入到文中,美美地读一读。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特点适当地追溯汉字文化,可以让学生识得更快,记得更牢,还能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之博大精深。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统编版教材呈现生字的三种不同渠道,针对要识记的汉字的特点,巧用多种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与想象,编织起识字之网,从而达到既能快速识记,又能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热爱汉字文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黄晓夏)
  信息
  编辑部介绍:王振辉,《新教师》编辑,负责教育板块及数学学科报道。
  微言
  课堂组织是一门艺术,音乐学科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育人功能,让学生养成音乐课特有的学习习惯,让音乐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更具音乐性、趣味性、实效性。
  ——福建省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 卢德新
其他文献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位于天山之南焉耆盆地的东南部,上连开都河,下接孔雀河,由纯净的雪水汇聚而成,总面积约16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第一次考察博斯腾湖,相信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不会步罗布泊后尘    第一次听到博斯腾湖的名字,是40年前。那时,我从北京来到新疆哈密的伊吾军马场“接受再教育”。军马场有个知青文化圈,一拨拨来自北京、乌鲁木齐以及当地的知青们,多达五六百人。与乌
期刊
2010年12月18日晚,新疆首届冰雪嘉年华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的新疆体育中心正式开幕,这是新疆第一个人造室内冰雪场,可容纳5000人同时享受冰雪乐趣。乌鲁木齐新市区因此而声名大震。    乌鲁木齐市的新型城区    西北边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区之一,也是乌鲁木齐市北部新区的发展中心,科技资源较为集中,中国五大门户之一的民航乌鲁木齐国际枢纽机场也坐落其中。外环路、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
期刊
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小朽。这样传奇般的生命,在地球上,在植物界,到哪里去寻?  “寻找胡杨?去新疆吧,到塔里木盆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才有真正的胡杨树。”一位摄影家鼓动我。    据说,胡杨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胡杨树是唯一能在干旱荒漠中形成森林的乔木树种,所以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就慷慨地接纳了胡杨树。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胡杨树生长在塔里木河流
期刊
七千多年前一个“大漠孤烟直”的黄昏,一支驼队几十峰骆驼叮叮当当地从和田出发返回中原。这本来是中原商人完成了一次普通的西域之行踏上归乡的路程,然而。这次不同的是,驼背上驮的是一种产在和田的奇石,就这样叮当的驼队无意间踩出了一条“玉石之路”。穿河西走廊,过三秦大地,一路向东向东,将玉石文化的神秘面纱,像清风一样轻轻撩开,于是,中原大地的王宫贵族们沸腾了……  据说,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就是由最初的
期刊
新疆北部的富蕴县盛产宝石,尤其是海蓝宝石。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宝石的故事,最奢侈的传说是这样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开采绿柱石矿,遇到结晶特别好的大块海蓝宝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这些晶莹剔透的家伙混入绿柱石中。他们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将宝石砸碎,然后掺进绿柱石中,以每公斤两元的价格卖给矿山企业。据说,可可托海3号矿开采最红火的时候,富蕴县许多居民家的院子里,都堆放着成堆的被认为是绿柱石矿废
期刊
安溪县第十九小学因地处山灵水秀的午峰山下,仰望午峰,有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之意,故提炼出学校的办学发展主题——“卓雅教育”。“卓”就是卓越、卓尔不群的意思,是一种内在素质;“雅”就是典雅、儒雅,是一种外在表现。具体来说,内强素质是要提高学校师生的内在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知识、心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外立形象是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提升全校师生的修养,做到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卓雅教育追求的是教师“业卓止
期刊
葡萄  因为有了心事  变成了酒  发酵的是青春  陈酿的是心情  不可喝不可喝  一喝就醉  那种叫做慕萨莱思的酒……  关于慕萨莱思酒的发明,虽然没有留下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在人们中间一直流传着慕萨莱思源于爱情和友情的传说。  关于爱情的传说是源于一个叫阿曼古丽的维吾尔族女子。  传说美丽的阿曼古丽居住在叶尔羌河边,一次偶然的邂逅,老天让温柔的阿曼古丽和剽悍的刀郎汉子买买提一见钟情。  可当时的
期刊
一、红领巾研学的政策背景与意义分析  红领巾研学指少先队员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这是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少先队员到校外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活动。2020年,新修订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将“研学”增写入“我们的活动”,研学成为了新时代少先队校外体验教育的重要形式。乡村小学开展红领巾研学有助于乡村少先队员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
期刊
“乌伦古湖”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云雾”的意思,但让人记住它的却不是云雾,而是冬捕。  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位于新疆淮噶尔盆地北部,福海县城西北“布伦托”,突厥语意为“灌木丛生”。乌伦古湖是中国上大淡水湖之一,由面积165平方公里的吉力湖(小海子)和面积730平方公里的布伦托海(大海子)两个水域组成,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是主要水源。湖水平均深度8米,北岸断崖,与额尔齐
期刊
【摘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是学校构建全面科学培养人才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各地中小学在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课程内容浅层单一、研学导师严重不足、意外防范体系薄弱、研学经费保障不足等五大问题急需破解,本文就此寻找对策。  【关键词】研学旅行 中小学研学旅行 问题 对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此句通俗质朴之
期刊